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离开 ...
-
晋王虽然从未见过张莺莺,但张莺莺却早就见过他。
几个月前,晋王胜仗归来时,京城的百姓本来就好奇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王爷是何等风采,听说刚刚打胜仗立了大功,一时间,全城百姓夹道欢迎。
宰相张准家里,大女儿张之妍出嫁早,剩张之凌和张莺莺兄妹二人。相伴多年,哥哥对妹妹是百般宠爱,凡她想要的东西都会尽力寻来,讨她欢心。
晋王胜仗归来那天,张准正打算在家里宴请好友林立府。
“莺莺,中午你林伯伯来府里,还有你林哥哥。一定要端庄些,不可像平日里那样胡闹,要像个大家闺秀,知道吗?”张准这样叮嘱女儿。
然而莺莺并不买账,“爹爹,我今天不太舒服,可不可以不出席啊,你们谈话我也插不上嘴啊。”
“这样是没有礼数。莺莺!”张之凌正往屋里走,听到妹妹这样耍赖,忍不住语气重了一些。
“可我不喜欢他,不想见他!”莺莺拉长了小脸,“我不管,就当我去外祖母家了。”说完一手扯着丫鬟就往门外走。
往大门走着,莺莺兴奋地朝丫鬟眨眨眼:“朱儿,陪我去买胭脂吧,听说和玉轩进了一批新鲜玩意儿。”然后,她忽然了转身跑了起来。
“小姐,您慢一点啊。”
好巧不巧,行进的队伍此刻正经过张府的大门。
张莺莺一边跑一边淘气地回头找朱儿:“朱儿,你快一点!追上我啊!”全然没注意到门口正行进着的骑兵队伍。
队伍所行之处,人群自动让出位置,而她偏偏正往那人少的地方跑着,眼看着就要撞上一批高大的马。
张莺莺刚转过头,面前突然出现两只腾空的马蹄,马儿因突然的刹车发出鸣叫声。
“啊!”张莺莺瞬间腿软着要摔在地上。
千钧一发之际,一只健壮的手臂将她捞起,她竟稳稳地坐在了马上。
人群立刻起哄起来。张莺莺刚刚吓得脸色苍白,此刻听众人一起哄,恼羞成怒,忽然来了勇气,转过身子想要对着那人大骂一句。
然而她转过身,看到身后男子的脸却愣住了。剑眉星目,一定就是用来形容这张脸的吧。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深邃的瞳孔正盯着她,下颌的棱角因为并未咬紧而略显温柔。好看的嘴唇本来紧闭着,此刻好像正要开口。
“你……”她的脸腾的一下红了。
“这位姑娘,让你受惊了。”晋王说道。
马儿逐渐平静下来,开始随着队伍慢悠悠地行进。附近的人群里时不时因为马上坐着个妙龄少女而产生躁动。
“一会儿,走到人少的地方,我就把你放下。”
“嗯。”张莺莺低下头,害羞地将头转向另一侧。
队伍行进到集市外,晋王看这里人并不多,起身将她扶下马。然后上马准备离去。
“这位公子,”张莺莺大胆地拉住缰绳,抬头看向他“请问尊姓大名?”
晋王看了她一眼,“姑娘,萍水相逢而已。”说完就要离去。
可是张莺莺拽着缰绳不放,“你不告诉我,我就不让你走!”
旁边的护卫想要拉开她,晋王挥手制止了他。
“我叫阮辰。”
张莺莺攥紧的手放松下来,看着晋王的骑兵队伍扬长而去。
“阮辰……”她小声默念道。这是哪家的公子呢,好像没有见过?
张莺莺一直玩到傍晚才回到张府,此时,张准刚刚送走了客人。害怕进门就看爹爹的眼色,张莺莺跑到张之凌那里,略显神秘地说:“哥,我今日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了。”
“喜欢的人?”张之凌听后不以为然,随即笑出声。
“你会有喜欢的人?你知道什么是喜欢吗小屁孩?”
“真的!我今天第一眼看到他,心就砰砰直跳。”张莺莺说着有些难为情。
“哥,你帮我打探他是哪家的公子,好不好?”
张之凌马上不答应,但是半个时辰后,拗不过她缠,只好先应下来。
“好吧,他叫什么?”
“阮辰!”
“嗯?”
“阮辰啊,他亲口说的。”张莺莺一张花痴脸看着哥哥,“他生得特别好看。”
张之凌心里泛起嘀咕:阮辰,不是皇帝的那个弟弟吗?怎么会在大街上轻易就碰上了?
“在哪遇到的?”
“就刚出门啊,他骑着大马,我差点被马踩到,是他救了我。”
“有骑兵队伍?”张之凌有了头绪。
“对!”张莺莺瞪大了眼睛,“哥你认识他?”
“没有……”张之凌顿了下,“等我帮你打听打听。”
张之凌转头告诉了父亲。张准听儿子的叙述,瞬间知道自家的女儿喜欢的是哪一位了。
这个阮辰,本是先帝废妃之子,虽说没有参与当年皇位之争,还在边地封了晋王,但听说此次收复失地他立了大功,并不像是一个庸才。不过,皇上虽然委以重任,但眼下不清楚皇上对他的态度。若是皇上对他信任,那么,自己的女儿和这位王爷结了姻缘,对巩固地位必定有利。
过了几日,正巧皇上让张准进宫陪他下棋,张准便在皇帝面前假装不经意地提起晋王。他没想到,皇上竟连连称颂自己的这位弟弟此次战功显赫,是一位贤才猛将。张准于是顺水推舟,和皇上提起自己正值婚龄的女儿没有合适的对象,又添油加醋地说了那日晋王在街头英雄救美的事,让人一听便觉得他们二人是一见倾心。张准巧舌如簧,皇上听了,便答应了宰相的请求。
晋王成婚这日,王府上下装点得流光华贵。
宰相嫁女,十里红妆,引得京城百姓传颂不止。
婚礼上,张莺莺一反往常的顽皮,脸上是淡雅可人的妆容,身着金丝刺绣的江南丝锦,脚踏双鸳祥云的锦缎鞋。
晋王带着迎亲队伍接她到王府门口,她忽然要晋王背着自己,不然就不肯进门,惹得一帮童嗣起哄,好生热闹。
世人都传:晋王宠爱王妃甚至到了不舍得她走进门的地步。
没人知道,婚礼那晚,晋王入了洞房就没有笑过,而是将自己灌得大醉,直到不省人事。
短短一个月,就发生了如此多的变故,然而晋王大婚的消息竟奇迹般地、丝毫没有传到璟夕那里。
或许是偏院太过偏僻,或许她错把那天远处传来的爆竹声当作了别人家的喜事。
直到冬至那天清晨。
早早的,外面下了场大雪。
“阮辰,我想去赏梅花。”王妃自嫁过来后,不叫王爷而是直呼他阮辰,语气中既亲切又略有撒娇的意味。
“不怕染上风寒?”晋王在一旁摆弄着瓶中的红梅,没有看她。
“不怕,我抱着你取暖,就不会冷啦。”张莺莺从背后环住晋王的腰,撒娇道。
晋王拒绝,只是脸色没有表情,然后吩咐人拿两件大氅来。
午后的阳光正好,照在雪地上,雪花亮晶晶的惹人喜爱。璟夕在窗边瞧着,心生欢喜,叫小菊扶她出门去走走。
刚走到梅园的门廊附近,就听到女子银铃般的笑声。
“阮辰,你看这红梅!”
矮墙后面,璟夕抬眼望去,看到梅园中的一对碧人。
“小菊,王爷身边的姑娘是?”璟夕问道。
“夕姑娘,是……刚过门的王妃。”小菊小声说。
璟夕愣了一下,然后瞪大了眼,震惊让她仿佛要脱口说出什么,但她片刻也没吐出一个字。
她忽然觉得有些头晕,本能地伸出一只手扶住墙头,眼睛却仍望向那边。
晴空下,闪闪发亮的雪地上,只有两对脚印和那一对衣着银狐大氅的男女。
女子笑靥如花,男子则从高处折下红梅递到她手中。
时而二人对视,时而男子注视着眼前美丽的女子。
他背对着璟夕,但她可以想象到此刻他眼角的笑意。
“莺莺,回去吧,小心着凉。”晋王说对王妃说。
然后他们牵着手离开了,女子手里拿着他刚刚为她折下的那枝红梅。
璟夕呆呆地看他们离去,嘴里终于喃喃道:“阮辰……”
“夕姑娘?”小菊将璟夕的手抱在怀里。那双手正冷得像冰。
“他!他何时成亲的?”
“姑娘……咱们回去,小心您的风寒。”小菊不知怎么回答,心疼地看着她。
璟夕缓缓踏出一步,忽然扑倒在地上,口中喷出一口血来。
“姑娘,您怎么了?来人,快来人啊!”小菊一边扶她一边大喊。
可是没人应声。
这里这么偏僻,怎么会有人听到呢。
“姑娘!”小菊吓得哭了出来,颤着手去擦璟夕嘴角的血。
而她只是呆呆地看着那血迹。
“小菊,”她微微抬头看着自己的丫鬟,想要说些什么,下一秒却从口中涌出更多的鲜血来。
“夕姑娘!”
璟夕这样跪倒在雪地上,过了好久。她不知道从哪生出了一股力气,挣扎着站起身,然后连走带爬地向偏院去。
那一刻,心好像被谁用刀子剜掉了一块,疼得她要窒息了。
阮辰定是,早就把她忘了,不然怎么会突然娶了妻。甚至,看他们的样子,是恩爱有加的。
她先前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什么“甘愿伺候他一辈子”、“只做他的丫鬟”,此刻,像一个天大的笑话,在她心里忽然崩塌。
她突然明白,她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会娶别人,突然恨,自己只是个丫鬟。
但她更恨,恨他娶了别人,恨他……
她好像一下子被打倒了,伏在床上直到深夜,然后在寒冷的清晨,胡乱将自己的东西收拾了。
她现在只想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