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面对如此神一般的展开,万朝观众乐不可支。

      不愧是仙人办的节目!

      太精彩了!

      还没正式开始,就让我们看了好一出大戏!

      评论区:

      【墨憨斋主冯梦龙:信哉,艺术来源于现实,我的想象力还是太匮乏了。】

      【和熹太后邓绥:这四个元白朕都不认识,不过没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也都两两不认识。】

      【校书郎白行简:观吾兄此刻之神情,令人捧腹,记之当不忘于平生。】

      【状元杨慎:这,乐天先生但凡多等一小会儿,都能等到和想要的人一起组队,然而……】

      众人正热议间。

      却飘过了一条特殊的评论:

      【冠军侯霍去病:有没有人知道二刘组吃的肉干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好诱人啊。】

      刘彻一看,既然冠军侯想吃,当然是立即跟进:

      【汉武帝刘彻:重金悬赏!求肉干做法,望评论区知道的即刻告知,朕厚酬不吝!】

      听他这么一说。

      大家立刻被带歪,都去讨论风干五味脯了。

      【才女左棻:此真膳中至味,肴中上品,膏而不腴,晶莹剔透,色泽玲珑,非徒充饥止馋之物,乃人间绝品也。若以佐酒,则下笔如飞,若能馈客,则宾至不辞。】

      【临川王陈蒨:左棻还是太有文化了,本王见了,只会说好想吃……】

      【车骑将军张飞:俺也一样!】

      天幕前,以美食著称的才子袁枚,不禁精神一振。

      终于轮到他给偶像做贡献了!

      袁枚作为一名小霍将军的狂热粉丝,为偶像写过一首文采飞扬、但风格极度难评的《古意》诗歌——

      “霍将军,年十八,带刀上殿穿罗袜。”

      “双瞳凉入天山雪,一剑横磨瀚海云。”

      “君王亲解黄金甲,翁主争调白玉巵。”

      “片片桃花能解语,甲兵洗尽巫山雨。”

      ……

      其实。

      还是很有画面感的,对吧。

      【随园先生袁枚:冠军侯好!我整理了《随园食单》的风肉做法数则。】

      【首先是风鸡:取一只带毛的公鸡去内脏,建议选当年的雏鸡,经过阉割处理的肥鸡最为鲜嫩……】

      然后。

      还有什么风鸭、腊鹅之类的,一股脑全放了上去。

      观众们心花怒放,开启了疯狂夸夸夸的模式。

      【冠军侯霍去病:先生高义!】

      【太平公主李令月:先生大气!】

      【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生多来点方子,御厨已经在待命了!】

      【苏轼(我在江宁蹭饭吃):准备照这个方子做一下,不知某人是不是也想吃,做好了明天给他带一份吧。】

      观众一愣。

      为啥大家都是正经的官职名作ID,而你却在江宁蹭饭吃?

      难道,官职只是随便当当,美食才是你的本体?

      ……

      元好问望着神情冷漠、负剑凝立的小弟子,眉峰微皱。

      “阿恒……”

      他本以为,对方留在生父身边会过得很好。

      但现在看来,白朴衣衫简素、一人一剑,完全不像是相门公子该有的样子,反而独自在外边闯荡。

      他眸中燃起了愤怒的火焰,正色问:“可是有人欺辱你?莫怕,先生为你讨回公道。”

      白朴摇头:“不曾。”

      他想了想,把“我是连夜从家里逃出来的”,这个说法稍稍美化了一下,轻声说:“我孤身辞家远行,游历江湖,已经一年有余。”

      “……”

      好端端的怎么就离家出走了,元好问一时愕然,“为何?”

      白朴语气凛冽,带着深深的恨意:“史丞相想推荐我入仕,做忽必烈的文学近侍,我不愿为之。”

      蒙古人虐杀他母亲,灭了他故国。

      家恨与国仇重重交织,他这一生都注定只能是漂泊江海的浪子,绝无可能入仕新朝。

      更何况。

      他也不想让先生难过。

      先生是先朝遗民,与蒙古势不两立,他如果入朝为官,便是对先生平生所行之道的背弃。

      白朴顿了顿,解释说:“史丞相一直在派人搜捕我,我不能去见您,会给您带来麻烦。这么久了,我一直很想念您……”

      元好问叹息,轻轻握住他的手拍了拍:“苦了你了。”

      万朝观众见了这师徒重逢的一幕,都感动不已。

      ……

      唉,另一边,白居易却叹了口气,眉头不展。

      这事归根结底,最大的纰漏就出在他身上。

      就连另一个当事人元好问,也是因为收到他的组队请求,从而被误导的。

      “乐天”,元稹温声安慰道,“莫烦心了,今日我们能在此相见,便是最好的事。”

      白居易望着他,轻轻一笑:“是啊。”

      二人久别重逢,本有许多话要说。

      奈何因为正在直播,众目睽睽之下,最终就变成了……当众对暗号。

      零星说上几个字,断断续续,前言不搭后语,却能完美地领会到对方的意思。

      他们确实心有灵犀,万朝观众却跟着倒了大霉。

      光看见嘴在动,实际上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

      【蜀后主刘禅:二位,请问现在讲的还是汉话吗?】

      【魏孝文帝元宏:反正不是鲜卑语,因为朕完全没听懂。】

      【少女将军荀灌:幸哉此二人被分到两个组,不然大家以后看节目只能连猜带蒙了。】

      白居易见到这一条,去问天幕能不能撤回,重新分组。

      天幕不语,只一味地播放嘉宾信息。

      呵呵,你自己选的组,现在让我撤回就撤回,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

      门都没有!

      ……

      天幕给出了元白一组的介绍:

      【元好问:字裕之,一代文宗,世称遗山先生,宋金以后的数百年间,文坛最牛逼的大佬之一。】

      听了这话。

      宋金年代之后的人,已经开始琢磨,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是不是也是那个「之一」中的一员了。

      “用修肯定是”,朱厚照瞥了一眼下边站着的杨慎,莫名有点小骄傲。

      这可是朕钦点的状元,老厉害了!

      朕的眼光一向很好!

      “师母……河东君应该也算吧”,南明隆武位面,少年夏完淳同样思索着。

      柳如是不仅擅长诗文,更是多才多艺,书画琴筝词藻格律样样精通。

      她不算谁算?

      【元好问幼岁时,作为神童名满天下,16岁即写出冠绝一个时代的《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他是公认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的全才。金亡后,拒绝了蒙古大汗的招揽,因而被囚禁。数年后放出,归乡隐居,为故国著史,书未成而卒。】

      【他留下的遗稿,被后世奉诏修史的脱脱全盘收编,写成了《金史》。】

      评论区,魏孝文帝持续刷屏,一直在追问“你是朕家的后人吗”。

      元好问颔首说:“我确实是元魏后裔。”

      居然是同宗,元稹有些惊讶。

      他瞅了一眼元好问的字,裕之,再想想自己的字,微之,陡然生出了一股微妙的感觉。

      遇见高仿了!

      真糟心!

      天幕继续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千古文豪,唐代最高产的诗人,没有之一。】

      【他的名字就是一个经久不息的传奇。从民生诗、政治讽喻诗到山水诗、禅意诗,诗文的各题材中,就没有他不擅长的,堪称是粉丝遍天下,声誉满九州。】

      【用元好问的话来说,他是五百年间第一人:“并州未是风流域,五百年中一乐天。”】

      白居易有些汗颜。

      什么五百年第一人,这话真是元好问敢夸,他都不敢听。

      谁成想,元好问却一脸平静,好像并不觉得自己说了多么出格的话:“我一向只是就事论事,实话实说罢了。”

      白居易:“……”

      元稹却瞬间对他大为改观,抚掌而笑,神采奕奕地说:“阁下果然很有眼光。”

      元好问徐徐扣出一个问号:?

      我夸的是你吗,你倒是搁这骄傲上了?!

      ……

      紧接着,是元白二组的介绍:

      【元稹:字微之,大唐未来的宰相、文豪,博学多智的多栖型天才作者,诗歌戏曲小说散文无一不精。】

      【一代名臣良相,有金石之心,至诚之念,济世救民,庇护黎元。】

      【常年被野史谣言疯狂迫害,受害程度一骑绝尘。对于这些没皮没脸的造谣者,他一向报以冷笑,并来上一句:“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观众们:哇,好酷的诗!

      但是吧。

      元稹看起来挺英秀潇洒的一个人,怎么凑近了一瞧,满脸都写着“大冤种”?

      他在后世亦有不少粉丝,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周世宗柴荣。

      柴荣虽然政务无比繁重,但仍旧在百忙之中,抽空通读了元稹的《长庆集》全文。

      览其文集而善之,乃写其均田辞为图,以赐藩郡。

      国境内每个州县各发一张,殆无遗漏。

      此刻,柴荣坐在澡德殿中,神色真诚地感叹道:“奇也,元相国一代英才,怎么总有人故意为难陷害他,可能是心火上扰,脑窍不清吧。”

      观众:果然还是咱们世宗陛下会说话。

      低情商:脑子烧坏了。

      高情商:心火上扰,脑窍不清。

      ……

      接下来,是白朴的介绍:

      【白朴:原名白恒,为了纪念自缢于幽兰轩、国君死社稷的金哀宗完颜守绪,取字兰谷。】

      【元曲四大家之一,金元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他是金国前宰相白华、与完颜氏郡主的幼子,金世宗完颜雍曾外孙。】

      【六岁幼年,经历亡国与蒙古人的屠城血祸,被元好问救下,从此在其身边长大。】

      【毕生以金国遗民自居,历尽风霜,浪迹江湖,绝意宦途,不愿入仕蒙元。擅写苍凉悲壮之辞,作品极尽凄美典雅,文采斐然。】

      【天幕有诗赞曰:

      【三都烽火映穹霞,汝水埋魂铁未赊。朔雪啼鸿穿废垒,寒星照剑泣胡笳。

      万家残破尘侵井,百郡荒凉月满沙。独倚江南招不返,潮声夜夜向京华。】

      镜头前,白朴神色沉郁。

      他还很年轻,本是风华炽烈的年纪,却经历了太多痛彻心扉的惨剧。

      这一生,从亡国皇孙,到江湖浪子,注定了是流离孤绝。

      观众也不禁为之叹息。

      一个国家的覆灭,山河破碎,万民泣血,竟反而成就了师徒两代大文学家。

      评论区,一位名叫赵翼的诗人,分享了他写给元好问师徒的诗,《题元遗山诗》: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恰与此情此景,最为相宜。

      然而,有一个年代的人见了白朴的履历,不仅不感叹,反而还幸灾乐祸,弹冠相庆。

      哈哈,金国亡得好!

      正是南宋理宗朝。

      宋理宗赵昀,当年拍板决定了联蒙灭金的国策。

      之后,又过河拆桥,逼迫灭金的功勋主将、岳家军三代将领孟珙含恨身死,又鸩杀了镇守蜀地的大将余玠。

      此刻的他,自以为强敌已灭,威胁皇权的名将们也都死了。

      当然一片欢天喜地,快乐异常。

      白朴见宋理宗这厮竟然还有脸笑,真是上赶着自取其辱,不由冷嘲道:“笑之前,先看看你自己罢!”

      “我朝先帝完颜守绪,是一位公认的仁主,在位十年,勤俭宽仁,未尝妄戮一人、未尝营造一殿,故深得民心。”

      “即便在兵败逃亡途中,治下的百姓都没有放弃他,反而争相拜于道旁,箪食壶浆相迎。”

      “最后亡国,亦是堂堂正正,国君死社稷。”

      “无数人甘愿追随他赴死:「在朝者死其官,守郡邑者死城郭,治军旅者死行阵,市井草野之民发愤而死,皆其所也」。”

      “就连敌人蒙古人见了,都不得不承认他的才干,说,「天兴不是亡国主」、「十年嗣位称小康」、「图存于亡,力尽乃毙」。”

      “他本非亡国之君。”

      “只是命不好,不幸遇见了上帝之鞭成吉思汗,遂成必死之局。”

      “已做了最大的努力,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对生民、国家、社稷,都可以说是全然问心无愧了。”

      “——如此所作所为,根本就不是你赵宋那一堆昏君弱主,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白朴说到这,当即冷笑一声,来了一句千古名句:“不知我金之亡,比汝徽钦二帝如何?”

      天幕前的赵宋人:“……”

      绝杀!

      ……

      东晋永和位面。

      谢安从天幕上收回目光,凝视着自己的那份邀请函,沉思许久。

      他的邀请函上已经注明了组别,叫做“王谢组。”

      如果放在先前,他可能会觉得这个“谢”是自己。

      “王”呢,应该就是指他的好友王羲之。

      但从元白的案例来看,分组是随机的。

      这个“王”,很可能是古往今来的任何人。

      谢安现在是青年时期,隐居东山,寄情林泉,不问俗世。

      每日闲情雅致之余,就是教导家里的几个孩子读书。

      小谢道韫坐在对面,正在写谢安给她布置的家庭作业。

      她是个无比聪明的小孩,将笔一搁,眼珠一转,漂亮的眸子中流光溢彩,很快就有了主意。

      “叔父,这个王姓之人虽然是随机的,亦不会与你毫无关联”,她语调清脆地说,“可能是以前的老丞相王导。”

      “不对”,下一刻,小谢道韫又推翻了自己的观点,大声道,“很不对!”

      谢安含笑倾听。

      “倘若是他,倒好了”,小谢道韫托着腮,像模像样地长叹一口气,“就怕虽然是王丞相,却是北边的那位呢。”

      世人都说,“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

      前秦的那位侍中、大将军、司隶校尉、都督中外诸军事、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丞相、清河郡侯…….

      王猛王景略。

      倘若和她叔父分到一组,不也是一种“王谢”吗?

      谢安笑了,声音温和清澈:“令姜放心,不会的。”

      小谢道韫咬着手指头,一阵迷糊:“为什么呀?”

      叔父怎么就能确定,难道是有什么细节被她忽略了?

      “因为”,谢安低眉浅笑,“嘉宾限定是两人一组,装不下这么多人。”

      小谢道韫恼了:啊啊啊,叔父你又逗小孩玩!

      谢安考虑到此去归期不定,特意将东山别墅的一切都安顿好,又给小谢道韫留了足足三个月份量的作业,仔细道了别,这才准备动身。

      他温声道:“令姜松手吧,我会早些回来。”

      “不要!”小谢道韫大声说,攥住叔父的衣角,一直不肯放开。

      舍不得,根本舍不得!

      自己一出生就被送到东山抚养,还是第一次离开叔父这么久呢!

      她也想跟着一起旅行!

      当然。

      这和叔父布置了太多作业,而且还让她每天在天幕评论区发言,汇报学习进度,也有那么亿点点关系……

      谢安无奈,正要哄一哄小朋友。

      却见邀请函上光芒一闪,出现了一行字:“嘉宾谢安您好,请确认是否要带上您的侄女谢道韫一同参加节目。”

      谢安惊讶:“还可以带家人?”

      天幕:“通常情况不可以,但小令姜太可爱了。所以,我特意找我的主神父亲申请了一下,祂同意了。”

      芜湖,小谢道韫眼前一亮,提着裙裾,在原地高高兴兴地转了个圈:“谢谢仙人!”

      终于可以出去玩啦!

      ……

      北宋元丰位面。

      王安石二次罢相,迁居江宁钟山。

      江宁是六朝故都,古来最钟灵毓秀之地,一望江天万里,远山如黛,风光如绣,恰如一幅水墨晕染开的烟雨江南画轴长卷。

      他这段时日,过得相当平静安逸。

      看看书,下下棋,写写篆隶,和不请自来的苏轼斗斗嘴,还养了一只小毛驴。

      每日饭后无事,便骑着小毛驴在山间闲逛,涉过苍翠林木,闻流莺低语,披夕阳而归。

      流光轻转间,岁月如幻梦。

      前半生,那些朝堂上的风狂雨骤、雪虐惊涛,乃至春光骀荡的汴京风华,都仿佛成了很久远的事。

      暮色时分,王安石悠然骑驴归家。

      他家现在叫做半山园,但是,在几百年前的东晋时期,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谢安宅。

      此地正是谢安故居。

      时过境迁,旧迹几乎荡然无存,只剩院中一个谢安当年堆出来的土墩尚在。

      王安石望着土墩,诗兴大发,当场就做了一首《题谢安墩》。

      “我名公姓偶相同,我宅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我名公姓偶相同?

      没错,谢安字「安石」,与王安石的名字一模一样。

      这个墩虽然从前属于你,但现在我来了,自然就是我的啦!

      时人听了,便嘲笑他性情执拗,不肯让步:“王安石在朝与人争新法,既罢,与死人争墩,亦其性也!”

      王安石并不放在心上。

      这天,他收到了《环球旅行记》节目邀请函。

      左右闲着无事,就去一趟吧。

      ……

      王安石穿过传送门,恰好看见对面的人迎面走来,头上也顶着“王谢组”的牌子。

      二人自然地组成了一队。

      迷雾散尽后,他看见,面前是一位温润修雅的青年,轻袍缓带,倏尔朗朗一笑,气质清新脱俗。

      手中牵了一位玉雪可爱的女童,眉眼秀丽,灵动敏慧,虽面容还一团稚气,却已依稀可见日后的绝代芳华。

      “在下陈郡谢安石,这是侄女令姜”,谢安含笑说,“请问阁下是?”

      王安石颇为惊愕,下意识便回答:“临川王安石,与你同名。”

      “既然如此”,谢安微讶,眸中笑意加深了些许,“我在家中行三,阁下叫我三郎就好。”

      正说着,他目光下移,一下瞥见王安石手中的诗卷。

      不由眉梢微挑,好奇地问了一句:“《题谢安墩》……咦,这个谢安不会说的就是我吧。”

      “——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小谢道韫大声念出诗句,歪过头,很不解地问谢安:“叔父,这个黑伯伯为什么要冒名顶替,抢我们家的墩子呀,他做了坏事,没人把他抓起来吗?”

      王安石:?

      坏了,真被他遇上正主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每晚九点更新,祝大家看文快乐,天天开心嗷! 康康预收: 《[综]在武侠世界当千古一帝》:嬴政/李世民/苻坚/柴荣/刘彻/朱棣/陈蒨,穿成武侠世界中的背景板皇帝,本色出演千古一帝 《灭金,但从蒙古开始》:战神孟珙(郭靖原型)重生改拿郭靖配置,从金刀驸马开始灭金灭宋夺蒙称帝,成为世界之主 《反贼阵线联盟[综历史]》:少年时期的李世民/刘裕/朱棣等人:我们造反啦,我们要当新天子!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