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十九章 旧情 ...
-
那然后呢?”安桢将团扇一松,双手拉住意欲起身离去的丁景,“然后怎么了呢?你道是说完再出恭啊。”
“大姐夫,这出恭哪是能忍的事情啊。你先容我出一趟,等会儿和你说。”丁景捂着肚子躬着身嗖的跑去了。
安桢听故事只听的一半,又半途在关键处被丁景给吊住了,实在恼的不行,抬头看树梢间若隐若现的月亮,心下觉得这夏日的晚间也是闷热的不行,抓起一旁被自己丢在地上的团扇,使劲的摇着:“这破天气,这么死命的给我热着。活该热死那个木头。”
“大姐夫怎么生这么大的气,又是哪个丫头小厮的不好好干活了?”来人端着一盘葡萄来,嘴里含着颗,手上又拿着几颗,活脱脱一个纨绔子弟的模样。
“学堂放你回来避暑来了?”安桢拿了茶几上的茶杯,一口饮进,“怎么也不先和母亲父亲请安呢?”
“就是请了安,才被父亲差来送葡萄来的。”丁娴将葡萄放到茶几上,颇没仪态的坐了下来,“这葡萄不错,大姐夫也吃点。若是我大姐在,指定轮不上我们这些人来吃了。”
“她爱吃葡萄?”安桢听到了关键词便来了精神,“怎么个爱吃法?”
“独食呗,还能怎么样。”丁娴见安桢不吃葡萄便索性一个人端着盘子窝在摇椅上吃,“像我这样,一口气塞个四五个在嘴里。”
“没个大家女子的样子。”安桢拿着团扇轻轻的打了丁娴一头,“若是要陈少他们看到了,岂不是要他们看了笑话,这往后闺房里那不得是天天要拿你抖话篓子了?”
“大姐夫这话说得可是错了,定是和我大姐呆久了也被我大姐那榆木脑袋给祸害的。这女儿家向来是不拘小节的,再说他们俩人是早知道我这一幅吊儿郎当的样儿的。”丁娴将一盘子的葡萄皮往茶几上一放,“听说阿景在和大姐夫说我大姐的糗事?”
安桢惊了一刹,回身又使劲的摇着团扇道:“这天连晚上也热的很。”
丁娴一把夺过安桢手上的图扇,就着边上的灯光看了看:“这扇面好像还是我大姐画的吧?”她仰面躺在摇椅里前后摇动,许久才又说,“小时候,大姐也不知道为什么天天疯一样的收集团扇,那个时候平城长君和表哥交情颇好,见我大姐喜好团扇,便从宫里送来了许多。”
丁娴瞥眼看安桢的表情,恨喜悲愁连番上场,接着又拿出帕子故意擦汗:“大姐夫应该没见过平城长君的人吧?”
“我自幼身在南闽,也是得了婚约才来了都城。”安桢抬头望月只淡淡的一句,“听闻平城长君婉拒了多位姑娘的求婚?”
“平城长君是何等的身份,自然要找一个能与之白首偕老的人,哪是那些目光短浅贪慕权势的人所能匹配的上的?”丁娴起身将团扇放在茶几上,“要说这都城里的诸家女子,能配得上平城长君的人依我看来也只有我大姐一人。”
“子惜已经与我成婚了。”安桢低头对着脚尖看。
“连我这样不成材的人也能有俩个夫郎,何况我大姐那样的人呢?”丁娴忽的笑了,揉着肚子道,“大姐夫,你放心好了,这样的事情绝不可能出现在我大姐身上的。她是个死脑筋,认定的事情就不会改,当初你们成婚她就起誓终身与你相守。”
“当真?”安桢笑了,转而又愁了,“子惜说你最爱唬人,又是忽悠我来的吧?定是你大姐有过什么事,怕日后被我发现难堪,就要你先来报备?”
“当真,当真,绝对当真。若真要和平城长君有了什么,那依着平城长君的年纪早就和我大姐成亲了,如今孩子都能出门打个酱油了。”丁娴从怀中抽出一封信给安桢,“大姐托人送来的书信,说是给大姐夫你的。”
安桢接过书信,忙拆开火漆,就着那淡淡的灯看,因是看不清字,遂欣喜的拿着信往屋子去。丁娴见安桢已走,一旁丁景过来,拉着丁景到一旁道,“你和大姐夫说了平城长君的事情没有?”
“还没,刚想说肚子就疼了。”丁景找了一圈也没见到安桢,奇怪的问,“人呢,刚还着急的想听故事呢?”
“我说了平城长君送大姐团扇的事情了,你好好圆圆去,可别要大姐夫起了什么疑心,那时没有的事也能讹成有的了。”丁娴抓起一旁的团扇给丁景,“这团扇刚给落下了,等下你送过去吧。”
“二姐,你就最能捣乱,哪件事不好说偏要说起那件事,当年平城长君送我大姐团扇,大姐最后不都还了人家吗?”丁景恨得跺了脚狠狠的踩了丁娴的左脚,“看大姐回来怎么收拾你?”
“顶多就是和书院的老师说说把我罚抄书而已。”丁娴抬脚揉着脚背,咬牙切齿道,“小心我先把你给嫁给个丑姑娘去。”
丁景看着丁娴歪歪扭扭的走,闹心的往安桢那屋走去。心里开始盘算如何将那平城长君与丁讷的所谓少年往事好好的圆一圆。
丁景在安桢屋外看到安桢在里面来来回回的走,似乎是遇到了什么难事。他踟蹰许久,终是敲了门:“大姐夫,还没睡吧。”
安桢急急的跑来开门道:“阿景,你来的正好,你帮我看看子惜这信里说的是什么意思,我左右上下愣是瞧不出门道来。”
丁景接过信看了一遍,又倒过来看一遍,然后拿过信封看了看:“我大姐这信又是玩了藏字游戏。”丁景将信指给安贞看,“我看这信的内容是:老燕啄桂圆,南迁防萧蔷。”
“桂圆?桂圆?”安桢念着这俩字体味了许久,一拍脑袋才发觉,“我们南闽将这桂圆唤作龙眼,啄龙眼,我觉得有些蹊跷。”
“我看这信倒不像是写给大姐夫你的,倒像是写给母亲的。”丁景将信折好放入信封,“大姐夫,我看我们不如把这信交给母亲吧。”
丁侍郎接过信,又听丁景那样说了一番,心里就有了计较,谨慎的问道:“安少,这桂圆你们都南闽人可是唤龙眼?”
“回母亲,乡人们都这样说,说是前朝有位太君凤体欠安,适时南闽进贡桂圆,女帝亲手剥了递给太君品尝,太君食后忽觉食欲大开,故而女帝龙心大悦钦赐龙眼之名。”安桢低头盯着鞋子,双手绞着帕子,沉默了许久刚欲开口便听得丁侍郎在那念叨了。
“龙眼,龙眼。”丁侍郎攥着信的手青筋暴露,然后有些愤恨的表情,“他们果然着急了。这么快就想动手,也不想想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安桢听了丁侍郎那话心里就越发的不自在不安稳了,她焦急的望着丁侍郎想听她接下去说些什么,哪里知道那丁侍郎就那么结束了讲话,然后指挥着丁景扶着安桢回屋歇息去了。
安桢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到饮水阁的,她见丁景开门离去便忙将他拉住:“阿景,今晚你别回自己屋了,陪我睡吧,我有些害怕。”
“好啊,好啊。”丁景自然是开心的,他不是很在乎丁侍郎说的那些什么螳螂黄雀蝉什么的,在他的心里他的大姐丁讷那是雷劈不死,水淹不死,饭噎不死,地震不死的人,至于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又得牵扯到丁讷的有关旧情的问题上来了。
安桢见丁景没有一丝为丁讷担忧的表情,心下很是不悦,只好旁敲侧击的在责难丁景:“阿景你倒是很平常心啊。”
丁景听出了安桢话里的意思,他一笑就说开了:“大姐夫,不是我不关心我大姐,实在是她的命硬的很,那些小人一旦靠近她就会自动退回的。这世上还没有能克住我大姐的小人呢,我告诉你,这话可是当年国下都城里最出名的老相士说的,可灵验了。”
“那些话怎么好全信啊。”安桢不满的道,“如今子惜正危难时刻,我却还在这里无忧无虑这可怎么说的过去。”
丁景知道安桢担忧丁讷那是对的,可是丁景没有告诉安桢那封信里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她很安全让安桢宽心。所以丁景又开始了他的絮叨:“大姐夫,大姐是圣上钦赐的钦差,哪有什么人敢惹她,而且她又会些功夫,虽然不是什么江湖侠女但总归还是不错的。咱们打不过总还是可以躲得过的啊,凭我大姐的聪明那些人自然都不会是她的对手的。倒是大姐夫你,这样每日担忧来担忧去,若是我大姐回来看到你这一幅憔悴的模样,她还不心疼的要死。”
“她那里不平安,我哪里睡得着。”安桢说着起身开窗看了外面,“你看这都快入秋了。”
“要不索性大姐夫你写封信给那个谁谁的,让她在闽南顺带看看我大姐是不是平安无事。”丁景摇着团扇道,“那个谁谁谁,功夫确实要比我大姐好多了,有她护着,大姐夫自然可以放心了的吧。”
“对对对,我现在就写信给安颜,让她去滇南一趟。”安桢听了丁景的这个提议颇为高兴,忙坐在书案前提笔写信,“明日里我就让人送去闽南。”
丁景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安桢的话,他支着额头在桌上正流着口水睡着了。待到安桢兴奋的喊了他一声,他才醒过来眯着眼问:“哦,天亮了啊。”
“噗!”安桢见丁景那模样自然大笑起来,“阿景,你睡觉怎么还留口水啊?”
丁景听了安桢的话随手抹去口水,颇有几分不平的说:“睡觉流口水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总好比有人拿着块凤凰玉佩也能哭的惊天动地来的好。”说完早就脱了衣服爬到了床的里侧又睡着了,留下安桢一人好奇起那凤凰玉佩,那个人。
这一件事对丁景影响很深,以至于他满头白发的时候还能想起自己曾经说过这些话,这些牵扯起三个已经故去的人的事情。所以当他看到大侄女脖子上挂着那块凤凰玉佩时他很是感慨了一把:“是你的终究还是你的,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念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到结果还是得不到,却仍然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