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初识 ...
-
“真的是你!好巧啊!”
“好久不见”
“你后来去了哪个学校?”“早就想联系你,但是那个座机变成了空号”“你在几班”
“高一二班”
面对顾秋怡的热情,林筱有些无措,又有些熟悉。
顾秋怡在林筱的回忆中占据了三年,在那之前,林筱在班里没有什么玩得好的朋友,顾秋怡是在三年级上学期转来的她们班,因为她父母从外地到这边经商,便把她也接过来。
林筱那时是校排球队的,区里面定期会举办排球比赛,因此每次放学,林筱都要留校练习,特别是赛前,她们天快黑了才会回家。一开始林筱对顾秋怡并不熟悉,尽管每天都有一些男生议论着她,林筱也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有时候因为训练,教练会给她请放学前两节课的时间来突击,有时是德育课,有时是数学课。顾秋怡会在放学后顺路把她的那份作业带到国旗下的主席台,训练时她们都把书包放在这。顾秋怡数学成绩很好,转来的第二个学期,因为成绩突出,老师让她担任课代表,帮她分发作业。
顾秋怡每次从教室走出来,都能看见靠近教学楼这一侧操场上的排球队,和朋友们并排走着,眼神也会不自觉地飘向操场,她有时无比羡慕那些自由奔跑的人们,下一秒又被补习班的作业拉回思绪,在学校,她唯一的目标就是让取得不错的成绩,又或者这是他爸妈的目标。后来借着课代表的名义,她可以在主席台停留一会,一周当中,她最喜欢周五,因为周五放学距离补习班上课有两个小时,她可以在台阶上坐半个小时,看一会她们打排球。三年级下期末考前的一个周五,下午第一节是体育课,那天林筱提前结束了训练,顾秋怡过来放下作业,排球队已经散开了,刚要走,就被林筱叫住
“陪我去小卖部吧,请你吃棒冰”
顾秋怡点点头,在体育馆等林筱换好衣服。吃到冰棍,两个人都开心起来,顾秋怡对林筱很好奇,一路上问了很多问题
“你打排球多久了”“二年级时被体育老师选上的”“那你喜欢排球吗”“嗯,很喜欢”“真好啊,我也想干喜欢的事”“你喜欢什么”“唱歌和舞蹈”“那你也可以学呀”“不行,我妈给我排满了补习,不让我参与其他的活动”“……”
林筱从没上过补习班,父母的精力都放在生意上,并不怎么管她,她也不理解为什么小学要上补习班,在课堂上的时间,足以让她掌握那些知识。
金黄色洒在脸上,热乎乎的,快要走到车站,沿街的店铺多了起来,顾秋怡的补习班就在其中一家店铺的二楼,顾秋怡每天放学都会来这里,在顺旺季解决晚饭,然后上补习班,结束后等着她爸来接她。
期末考在考完的狂欢中告一段落,令人期待的暑假开始了,这个暑假有排球比赛,林筱她们被允许进入学校训练,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顾秋怡的补习班也被安排在学校附近,在经过车站的那条商业街上,她们有时会碰到,于是顾秋怡中间休息时,就会买两个饭团去学校,林筱则在校门口等着,借着排球队的名义把她带到体育馆,两人坐在看台上吃着饭团,看着大家在馆内奔跑,10年mp3风靡一时,顾秋怡用买饭团省下来的生活费买了一个,两人就一人戴一个耳机,笨拙地学电视上扭动,阳光透过落地玻璃洒在看台,洒在她们的周围,顾秋怡常常被林筱的四肢不协调逗得捧腹大笑,随着动作的熟练,不到两周,顾秋怡已经可以完整地跳下来一首歌,林筱是她的第一个观众。
在她们六年级时,学校开始组织校乐器队和合唱团,去市里参加一些比赛,老师们就在音乐课上,让同学们试唱,选拔一些符合音域的同学,顾秋怡一跃而出,被选入高声部,老师给了她们纸质稿和电子稿,为了避免被发现,顾秋怡问林筱借了优盘。之后的早读和午休时间,顾秋怡都要去报告厅练习,临近比赛,老师要求放学也留下来训练一小时,顾秋怡不得不回去告知爸妈这件事,请求将补习班推迟一小时,父母认为她不务正业,撕掉了她的合唱稿。那是她第一次这么生气,与父母争论一通,发现根本无话可说,夺门而出。爸妈一个接一个电话,她索性关掉了手机,那是一个精美的粉色小灵通。顾秋怡走在小区,一时不知去哪,随意走着,就到了商业街。商业街北侧有一段未通车的路,顾秋怡走着走着,前面驶来一辆电瓶车,她并未在意,直到那辆车越骑越近,越骑越慢,最后停在她面前,她一时不知是继续走还是往后退,车上是一个陌生中年男子,他似乎在和她说话,顾秋怡并未听清,但当她的余光瞥到男子的动作,她慌张了起来。男子正岔开腿展示着什么,□□中间垂着不断来回抽动的手,她意识到现在的状况,心脏快要跳出来,突然一双手抓住她的手臂,把她拦在了身后,然后举起手机播出110,男子一看报警了,见局势不好,悻悻地骑走了,林筱将路标和情况告知电话那头,对方表示近期会增加路段巡逻人员。挂断电话,林筱转过身,顾秋怡呆呆地看着她
“你还好吗”“嗯”顾秋怡还没从惊吓中缓过神,林筱不解为何她会在这,也并不打算问,领着她往商业街走。顾秋怡的手机自从开机以来就没有停过,她调整了一会,接起电话“长大了翅膀硬了是吧,你知不知道…”“我待会就会回去,别再打了”挂断电话,顾秋怡喊住林筱“我想吃馄饨”“快到了”进店后,林筱径直走向柜台“老板,两碗馄饨,一碗不要葱和香菜”回过头,顾秋怡已经找好了位子,依旧是常坐的窗边。“她们说我不务正业,撕掉了那张合唱稿,我就和他们吵起来了,出来后我本来想到商业街走走,走着走着就进了那条路,我一开始并不知道他突然停下要干什么,实在太吓人了”“我是看到有辆电瓶车骑过去,但他摇头晃脑的不太正常,在一个人那停下来,我就跟上来看看,没想到是你”“你经常走这条路吗”“嗯,这里人不多,很安静,但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情况,看来下次得绕路走了”吃完馄饨,林筱待着顾秋怡去打印店重新打印了一份合唱稿“呐,再撕我就再打,她们撕不完的”,顾秋怡被林筱这种小得意逗得笑出了声。顾秋怡最后还是被准许参加了合唱比赛,因为她保证她能将未完成的课程通过一点点的课余时间补回来,有那么一段时间,主席台上只有那本作业,却很久没见到顾秋怡的身影。
她们最后一次见,是在毕业前的班会上,那天放学,顾秋怡提前写了林筱的同学录,她说第二天要参加入学考试,可能会错过这个环节。第二天的毕业典礼,林筱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可是直到傍晚,顾秋怡也没有出现。
毕业后,大部门同学都选择直升,因此在初中林筱也能常常和她们碰面,但是一些家境较好的同学,都被父母通过各种渠道塞进了师资靠前的初中,顾秋怡也这样,突然地消失在林筱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