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阴篇 04 ...
-
如意
第二日寒琅酒醒倒似无事发生,前日之事绝口不提。江氏推说身上不好,床上躺了整日。寒琅信以为真,扳过江氏肩膀要试冷热,却见她双眼肿得桃儿一般,还带着泪光。江氏忙拿帕子遮了,寒琅这才恍惚记起昨夜情状,心中惭愧,不好说什么,只得走开。寒琅去后,江氏向案前一张,字纸果然没了。
船已过扬州,不日便到长洲。寒琅自觉理亏,几日来总无事找些话来与江氏说,饭桌上有说有笑,还为江氏劝酒,江氏反总淡淡的。她心道:既然你什么都不同我说,想来那人比我更在你心上,我比不了那人,那也不要你来假意殷勤,你找那人去好了。
想到自己从前陪着小心,总以他的心绪为先,谁知他心里却搁着另一人,江氏大觉委屈,气消不下。倒是环儿偷偷劝她:别说姑爷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欺瞒皇上和太傅,说没定过亲就一定没定过,便真有这么个人,不也死了么?想必死了五年十年的,还能怎样呢?
话虽如此,可怎能不委屈!江氏鼓唇含泪地望环儿一眼,什么都没说。从此见了夫婿仍旧含怨冷对。
两人别别扭扭,不觉到了长洲。宋家长洲世宦,从寒琅叔伯一辈尚有许多嫡支不曾分家,聚族安住在祖父老宅。寒琅自己从父亲过身后便有意自立,甫中进士立即携母亲搬出本家,自购了一处小小院落居住。今时锦衣还乡,不单要拜母亲,还要归本祭祖,诸多堂族来来往往,不胜其烦。
初初归家还无甚,宋母温和慈祥,江氏大家闺秀、端庄有礼,尤其与寒琅一同出入应酬,周身大族气派与诸妯娌不同,十分长脸。然而往来渐息,母子三人总算得空在自家起坐,顾夫人却渐渐看不过眼。悼诗那事已过月余,寒琅至今不曾解释,江氏也堵气不问,无外客时总对寒琅淡淡的,连顾夫人都瞧出来。
寒琅原来理亏,言语就比平时和软,又兼江氏床上躺了多天不肯进膳,之后也总少食多睡,不到一月瘦了一圈。寒琅心内十分不忍,总在饭桌上为江氏劝膳。一时说长洲软兜最好,一时又说太湖白鱼不可不食,还讲了许多江南吃食的原委,说这莼菜羹同新鲜芡实出了江南轻易吃不着,当今圣上怕也没吃过。
江氏心思总还在那词上,也不大肯吃。宋母先还装不见,后来愈听不下去,终于忍不住搁下筷子剜儿子一眼。寒琅只作不见,连江氏也仿佛不看出来,还是那副模样。
此时离寒琅拜印还有几日,官中却有些公事要与前任知州接洽,这几日已开始出入府衙,总不大在家。江氏心里闷闷的,睡得晚,起得也晚,醒时寒琅大多已不在。她慢悠悠梳洗了,去宋母处问个安,亦不多留,回屋仍是或坐或卧,发呆昏睡。
江氏自己不觉什么,顾夫人早屯了一肚子意见:料不得媳妇这样轻狂,自己面前也对儿子爱答不理。起得比自己还迟,每日晨省待不得一会就走,自己倒要等她!更可气儿子全不管束,倒像一点不介意,真是岂有此理!她心内盘算,这几日儿子不在,少不得她要教媳妇点规矩。
这日又是日上三竿,江氏姗姗其来,福了一福口称婆母。顾夫人让江氏坐了,且不谈事,只扯家常,问些几时从京城动身、一路顺否,京中家里如何安顿等语。江氏一一作答,顾夫人看差不多了,装作随口提起:
“我看寒儿脚上鞋面花样别致,是你们京里时兴的?你手倒巧。”
江氏不知何出此问,直言相告:
“那是大内尚衣局琢磨的,这些衣裳鞋子常往外赐,我哪有这样巧的手。他们常做些新鲜玩意,婆母若喜欢,我让母亲从家中寄些过来。”
顾夫人听着不像,“寒儿身上诸样都是外头人做的?”
“除了宫中赏赐的,我也常挑些鲜亮缎子给母亲那里,让家里裁缝比着尺寸做。他们手艺还比外头好些,宋郎肤白,穿什么都是好的!前儿我得了匹胭脂色缎子,给宋郎裁了衣裳,才是好呢!不过宋郎平日还是爱穿秘色……”
“谁问你这些!你不给寒儿裁衣裳?”
江氏听了噗嗤一笑:“倒做过一回,歪七扭八,穿在身上像个猪肚子,就再不做了。不过环儿手巧,打络子结穗子的事都是她,比外头做得整齐呢。”
顾夫人这算明白了,江氏在针指上全无巧工。
“环儿又是何人?”
“是我的丫头,叫玉环。”
顾夫人一口茶几乎喷出来:“叫什么?”
“玉环。”江氏说得轻快。“父亲惯爱取笑,家中姊妹的丫鬟全是这样名字,我的叫玉环,我姐姐妹妹的丫头有叫夷光的,叫嫱儿的,还有叫貂蝉的。我母亲跟前的丫头一个叫飞燕,一个叫女英。”
亏顾夫人识得这些名字,眼睛都睁大了:
“那姑娘你叫个什么?”
“婆母,我叫如意。”
顾夫人缓一口气,“这还罢了。”
“这是武曌闺中小名,父亲挑这两个字,是勉励女儿的意思。”
“噗……”
顾夫人这口茶终还是喷出来了,咳嗽个不停,江氏赶忙上前拍着。顾夫人静了好一会,“就不提这些了,如今你二人家私多少,田庄几处,加上寒儿俸禄,每年能余多少银子?可打算在长洲置些田地?”
如意抬头想了想,“总有十几万罢。我那时嫁妆带了十万两,田产在北边,我们来了就托二哥一并管着了。宋郎现下不在家,婆母要个具体数字,那我要把管家叫来。”
顾夫人脸渐渐沉下去,“田宅之事,媳妇自己心里没个账目?这如何使得,给人全算计了去还做梦呢!何况不筹划着,如何稳定家业再图发展?”
江氏听了这话倒笑了:“婆母放心,宋郎有数。况且家中用的都是父亲家的老人,最可靠的。人家说用人莫疑、疑人莫用,要都事必躬亲起来,还成什么日子。母亲早说了,宋郎寒素,我们原不图这些。倒是诗书立家、两袖清风的好,大不了赔尽了再给我一副嫁妆。”
江氏说毕低头想了想,低声又道:“况且这些银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攒下许多也没甚大用。皇上最厌高门世族,从没见过哪家百年之后有个好收场。太要足了强,事坏得更快了。”
寒琅今日凑巧事毕得早,回家先往母亲那边去问安,正听见妻子与母亲房中说话。他本想进去,门外却正听得母亲问自己身上衣物,知她何意,心中一阵烦闷。他便顿住脚且不进去,就在门外听着。谁知江氏一派天然,同他母亲竟是鸡同鸭讲,甚觉好笑。
一会儿里头顾夫人终是将话头绕回子嗣上,正言劝勉,亦提到先收几个丫头通房云云。寒琅脑袋嗡嗡地响,自觉再待下去必然不能忍耐,转身拂袖而去。他不知道,他的妻子摇头晃脑,将那晚他的话一字不落背给婆母:
“子息之事非人之力,乃为天意……”一回江氏也告退了,顾夫人直拍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