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行 ...
“我要看到机票订单。”面前的电脑屏幕里,崔女士直截了当地道出她打来这通视频通讯的目的。
距离学校举行毕业典礼的日子只剩下一周,虽然早在月初姜幼灿便已经向她保证过,等参加完毕业典礼,隔天她就会登机回国。
但是,她的口头保证早已丧失了可信度,鉴于去年她都能瞒着家里人私自申请延毕。
所谓能拖一天是一天,机票当然是没有的。
姜幼灿不敢看崔女士的脸色,低头在订票app里查询航班。
哥哈飞首尔没有直达,略过几个需要转机两次的航班,她最后选了转机巴黎的航班。
“订好了。”她把手机朝向摄像头,给崔女士看机票信息。
看到上面转机巴黎的字样,崔女士想到什么,拿过电话拨通内线,在助理那确认了近期的行程安排。
两秒后,姜幼灿听到她不容置疑地说,“把机票退了。”
姜幼灿对此言听计从,甚至都没有问为什么。总归回国是注定的,是无法更改的。
果然就听她母亲,也就是崔女士继续道,“月底我要到巴黎出差,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回国。”
“好。”姜幼灿重新买了张飞巴黎的机票。
目的地变了,离开哥哈的日子还是毕业典礼隔天。
崔女士脸色缓和了些,“我27号到巴黎。”
而她是22号的航班,这就有了差不多五天的缓冲时间。
至少比直接回国好。
挂了通讯,姜幼灿这般想着,心里一下子放松下来。
她三两口吃完被通话打断的早餐,收拾好餐具,回卧室换下睡衣。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回国的事宜,其他事情都好处理,唯有一事她始终无法拿定主意。
关于她那间书店的去留问题。
当年因缘际会之下,她在克里斯钦尼亚有了一间旧书店。虽说自由城是哥哈著名景点,她的书店却鲜有游客光顾。
这店在她手里开了五年,会来光顾的始终是自由城里的当地人。眼下她要回国,似乎也没有开下去的必要。
只是她在国外待了近十年,来哥哈也有六年,好像除了学业之外,她也就只有这么一间旧书店。
不管怎么说,总要做出抉择。
姜幼灿换好外出的衣服,驱车前往自由城。
她住的公寓离自由城不远,十分钟后,她已经驶入这座城中之城。
沿着熟悉的道路往前开,当视野里出现那抹橙色尖顶时,她想,或许这是她最后一次来这里。
将车停在门口,她从后车厢抱出个白色收纳箱,开门走进书店。
店里门窗紧闭,厚重的窗帘阻隔了日光。整栋房子像被按了静音键,姜幼灿只听得到自己的脚步声。
她拉开窗帘,把收纳盒放到靠窗的座位。有本摊开的书被反扣在面前的桌上。
此刻阳光正好,书页边缘被染上了金边。
她想起来,这是上个星期过来这边的时候,在路上买的那本新书。她还没有看完。
她把书合拢放进收纳箱,来到一排排书架前,开始找要带回国的书籍。
可走了一圈,箱子里还是只有那么一本书。
相较于当初接手书店之际,这几年店里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多了几排书架,显得更加逼仄。
看着这些书,她宁愿让它们留在这里。
回到窗边的座位,她干脆坐下来,把那本书从收纳箱里拿出来,继续之前未看完的部分。
或许这本也不用带走。
不知过了多久,饿得咕咕叫的肚子,提醒姜幼灿到了该吃午饭的时间。
她习惯性地将书反扣在桌上。
出门的时候,她顺手将挂在门把手上的木牌翻了个面,让刻有“OPEN”字样的那面朝外。
而在姜幼灿离开没多久,几乎是前后脚。
有人推开了书店门。
自由城是一片被森林湖泊包围的城区,她的书店就坐落在湖岸边。
午后的阳光灿烂耀眼。
她拎着外带的三明治往回走,绕过书店侧面,走到窗边的时候,下意识往里面看了一眼。
她原先的座位上,此刻正坐着一个男人。
他背靠着座椅,身侧是窗帘,面容隐在后面,只能看见他搭在桌上的手。
袖口露出一截劲瘦的手腕,被一只腕表圈住。
他在看书,她临走前反扣在桌上的书此刻被他捧在手里。书名“How To Stop Time”,前面两个单词恰好被他的手背遮挡住,只剩下“Stop Time”。
时间在她眼前静止。
姜幼灿脚步顿住,隔着窗玻璃诧异地望着他。这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由于太过惊讶,她一时愣在那儿,挡住了部分阳光,一抹阴影落在他捧着的书上。
男人把视线从书上抽离,抬头望过来。阳光也在这瞬间穿透玻璃,映进他眼底。
视线交错间,姜幼灿看到他被光线闪了眼睛。他侧过脸,眉心轻微拢起。
姜幼灿看清他的模样,心里更是惊讶,面上若无其事地收回视线。
她走进店里。
靠窗的墙边原先有一排座椅,后来为了给书架腾地方,她把多余的座椅收进了仓库,只留下她自己常坐的位子。
没办法,她只能往窗边走。
周围满满当当都是旧书,窗边的男人有种独特的气质,他坐在那里,成了店里唯一的陈设。
听到动静,男人转头看她。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很快垂下眼,动了动手指翻了页书。
他似乎把姜幼灿当成了来书店看书的客人。桌子不大,他把书捧起来,把桌面留给她。
姜幼灿也没客气,把三明治往桌上一放,脱掉外套,在他对面坐下。
她买了份开放式三明治,哥哈当地特色,属于游客必点套餐。刚来哥哈那会儿,她经常吃。
黑麦面包被切成小份,点缀着不同口味的酱料。饿得狠了,她一口一个很快消灭了大半。
对面的男人在看她。
她察觉到了,于是吃完嘴里的再去拿的时候,把袋子往他那边推了推,“吃吗?味道不错。”
这是姜幼灿对孔刘说的第一句话。
他眼底闪过意外,又似乎没有,转瞬即逝的情绪收敛得很快。
姜幼灿也没在意,刚才连吃了两个榛子巧克力口味的,有点腻。她看了眼袋子,见里面只剩下一个三文鱼口味,便推荐他吃蓝莓奶酪口味。
三文鱼搭配芥末酱,解腻刚刚好。
她的小心思全被孔刘看在眼里。他放下书,拿过那块蓝莓奶酪三明治,说了声谢谢。
姜幼灿笑了下,说不客气。
过了一会儿,她问,“好吃吗?”
他点头,“不错。”
姜幼灿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袋子里那最后一块三明治。
怎么办,不够分。
她灵机一动,给他推荐了这家店,“就在前面路口,走路过去不用五分钟。”言下之意,是让觉得三明治味道不错的孔刘自己去买。
话说完,她极其自然地吃掉了那最后一块三明治。
她擦擦嘴,收拾好包装纸。再抬头时,发现他又在看她,眼里有笑意。
姜幼灿淡定地移开视线,去店铺后面的茶水间倒了两杯水,回到座位把其中一杯顺着桌面推过去。
“谢谢。”孔刘双手接过。
“不客气。”她说。
这段礼节性的对话结束,空气霎时安静下来。
他喝了口水,放下杯子继续阅读。
姜幼灿握着玻璃杯,看着他手里的书欲言又止。这本书她就剩下个结局没看。她想把书要回来,把结局看完,可人家毕竟是客人。
之前出去的时候,自己怎么没把书收起来,姜幼灿撑着脸叹气。
往常接连几个月都不会有外来游客来她店里,偏偏是今天。
就好像崔女士那通电话是这一切的开端,她还没有回国,跟国内有关的事物便先一步迫不及待地向她涌来。
姜幼灿脑子里乱七八糟地想着,眼睛不自觉地看向对面,视线落在他右手上,那里有颗浅色的痣。
她无意识地盯着那颗痣看。
孔刘伸手去端杯子。她还盯着看,视线随着他手上的动作移动。
他喝着水,抬手的瞬间,眼睛看向她。
四目相对。
姜幼灿微怔,仿佛时间再次停滞。
她眨了下眼,低头错开他的眼睛,盯着自己杯子里的水瞎看。可等了一会儿,她还是能感觉到他的视线。平静而沉默的视线。
“这本书的主人公和你有点像。”姜幼灿试图打破沉默,开始没话找话。可话一出口,她就想捂脸了。
“和我有点像?”孔刘若有所思。
“不是,”她解释,“我是说,和你演过的一个角色有点像。”
《How To Stop Time》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汤姆的法国男人。比起他那太过寻常的名字,他的人生则显得太不寻常。
一个活了439年的男人,一个“时光逆行者”。
孔刘了然,“从年龄上来说,的确和金侁的设定类似。”
年龄?她说的不是年龄啊。
姜幼灿喃喃了一句,“金侁他老人家有900多岁吧。”而汤姆只有他的一半。
孔刘眉头动了动,他老人家?
姜幼灿说出她觉得汤姆和金侁相像的点,“他们都在找一个人,我说的有点像是指这个。”
孔刘视线下滑,拿起书翻了翻,一时没接话。
见状,姜幼灿在心里“啊”了一声。
难道她给人家剧透了?
“不对啊,我记得开头就有提到,”她把杯子移开,单手撑着桌面探身过去,“不是这里,你往前翻。”
孔刘把书横过来,放到桌子中间,照她说的翻到开头。
姜幼灿把脑袋凑过去,仔细搜索着。好在很快就找到了,她松了口气,抬头,“你看——”
他恰好低下头,两人的距离一下子挨得很近。
猝不及防间,她晃了神。
孔刘看向她所说的地方,书里的主人公的确在找一个人,一个能让他过正常生活的人。
他之前一目十行的,大概是没注意。
“是挺像。”孔刘说着抬眼。
这一次,姜幼灿没有移开视线,而是直视着他的双眼,隔着比之前几次对视都要近的距离看着他。
他的眼睛呈深褐色,当阳光从窗外照进来,颜色会变得更浅。眼尾微垂,看得出岁月的痕迹。脸上轮廓感明显,有着好看的笑纹。尤其是鼻梁侧边那颗痣有种难以言喻的味道。
这是第四版开头,为了不让我有机会写第五版,最终还是决定不存稿了。(存稿存稿没有,一直在重复码前三章,我也是醉了)
——
《How To Stop Time》这本书国内是18年出版的,翻译的书名是“时光边缘的男人”,中文版翻译得好文艺。
大概17年6月下旬,孔叔真的有去哥本哈根自由城玩,他朋友还在ins上晒了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行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