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恋山的歌
丈夫远赴战场。一道不宽的小河隔断了两座山。
她同自己四岁的女儿登上了村庄最靠西边的山峰,隔河向对面望去,夕阳的方向便是丈夫所在战场的方向。她常年和女儿相依为命,身子比一般女子更加健硕。即便这样,在到达山巅时她还是气喘吁吁的。女儿紧拉住母亲的手,汗流遍了脸颊,母亲长舒一口气,俯下身子将女儿脸上的汗迹拭去。她咬紧牙关,用一股子猛劲抱起女儿放在自己肩上,小女孩十分聪慧地将双腿翘起,免得弄脏母亲的衣衫。
黎明的晨曦悄无声息地将地平线边缘的云朵染成了粉红色,千缕初春之光照亮了母女二人的身影。山巅上方的天空,犹如美丽的青瓷器。
“妈妈,等到盆中的茉莉花开放时,爸爸就会回来了是吗?”小女孩搂住母亲的脖子,在她的耳边小声说道。
“是啊,妈妈不是对你说过嘛,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的,再也不走了好吗?” 小女孩并未显出兴奋的神色,只是乖巧地点了点头。
“妈妈,你可以放我下来了。”
“你自己小心点。”她说着蹲下身子,将小女孩抱了下来。小女孩双脚一落地,便向狗尾草地跑去。母亲远远地注视着小女儿,觉得她像是林中的小精灵。
午后时分,像要下起阵雨。黑色的乌云在最西面的天空上似绵羊毛般向上翻卷着。
女儿看到石路旁的秋千便停下不走了,母亲轻轻的荡起了秋千,女儿坐在秋千的小木板上,似随风摇曳。小女孩穿一双夏季凉鞋,脚趾裸露在外面,每次荡起时或荡回时她都能感到狗尾草的绒毛滑过皮肤。她的心变得清澈了。在第一滴雨落下的同时,女孩用她那双映有山野的眼睛望了望母亲说道:
“请您把我再荡高一些,荡到空中吧!”
雨“哗啦”一声从阴翳的天顶倾泻了下来,山上的男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跑向这边。母亲拉住女儿跑到石头凉亭下,这是狗尾草丛的最西边。亭子旁的草长势茂盛,远比其他地方的高出许多。女儿蜷缩在母亲怀中,身子温暖了。她俯身半蹲下来,顺手轻柔地采下几根狗尾草。她就这样右手弯过怀中的女儿,左手将狗尾草梳理整齐。
“妈妈为你编一只小兔子好吗?”母亲说着,用灵巧的手指编织起来。女儿静静地看着这毛茸茸的东西,越发觉得它是有生命的。
“小倩,你看这是什么呀。”
“妈妈,这是只小兔子吧,是绿色的小毛兔子。”
“你学着编一只好吗?”
在女儿眼里,母亲的手是强劲有力的,青筋明显的从了肌肤表面突显出来,而现在被雨打湿了,青筋的线条就更明显了。小女孩生来很聪明,很快便学会了母亲的编织方法,自己也编出了一两只,然后小心地把它们放在双膝上。
阳光拨开乌云从湛蓝色的天宇倾落下来,将树叶照的晃眼。透过层层叠叠的叶子,她看到了对面那座山。山上树木茂盛,阵阵沁人心脾的近夏之风从青山的背面吹拂过来,青山山巅那雄壮的样子,让她想到男人宽大的双肩。唱起山歌的她的声音,若聚若离地回荡在群山周边。
秋风吹遍了群山。茉莉花在小女孩的呵护下开出了花,散出淡淡的清香。站立在山巅上的母女,目送着山下的火车走远,火车上载着即将返回前线的战士。
“小倩,看到爸爸了吗?他在向我们挥手呢。”
“爸爸!爸爸!”女孩呼唤着想要挣脱母亲的手。
“小倩听话,爸爸很快又会回来了。”
“妈妈骗人!你不是说爸爸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吗?”
她的嗓子顿时哽住说不出话来了。就在丈夫走的同一天,她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昨晚孩子睡着后,你曾向我诉说你的苦衷。请夫一定放心,我会照顾好小倩的。我只是觉得这孩子可怜,你回来前她就一直盼望着茉莉花开的那一天,但这孩子跟我跟惯了,我带她也带惯了,偶尔遇到难处,邻居们也会帮忙。现在是战争的关键期,请你一定以国家为主,希望战事早日告终。
母亲仰头望着对面的秋山,想起了丈夫的回话…………
亲爱的阿欣,你的信我已读过。小倩就交给你照顾了。等到战争结束时,愿你在老地方等我回来。
太阳西沉了。小女孩望着远处的山,它像极了父亲。母亲牵起女儿的手,像是在与丈夫告别似的唱起了嘹亮的山歌。
冬日的寒冷,冻结了远方的炮火声。战争结束了。年近四十的她裹着厚厚的棉衣,跟女儿兴冲冲地来到了山下的小河口。火车在站台边停了下来,归乡的战士们就穿着那单薄的秋衣从车厢飞奔出来。母女二人站在迎亲团体的后排,颠脚向前张望,前排相聚的人们不断走过。小姑娘用她那十几岁孩子独有的敏锐的眼光盯着站台。
“是爸爸!是爸爸!妈,爸爸回来了!”
女儿大声呼唤,猛劲地跳起,刚落下又跳起来,眼神紧跟着站台上的战士。
“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看到了,是爸爸啊,还穿着军装呢。”
“ 太好了太好了,那棉衣你拿了吧。”
“拿了拿了。待会儿我要亲自为爸爸披上。”
“好,好。”母亲脸上拉开久违的完全绽开的笑容。
团聚的欢声,久久地在群山中回荡。矗立在河对岸的那座山,仿佛已接触到苍白的云层。
“看看,多长时间了?”她对女儿说。
“过了三分钟,大概快来了。”
“爸爸!爸爸!”女儿一边喊一边奋力向远处挥手。
乌云压在了山尖上,山峰恍若一位无敌的英雄托起了整片天空。雪花飘落在女儿的睫毛上,很快又融化了。迎亲团渐渐散去,母女二人依然站在离站台几十米远的山下眺望着。雪,渐渐大了起来。
“后面还有多少人?”
“还有十几个人。”
“后面的人都下来了吗?”
“只剩下几名重伤员了。”
“后面还会有人来吗?”女儿向最后出来的军官询问。
“没有了,我是最后一个下来的。”
大雪茫茫,散落在群山和道路表面。女儿努力在雪地上搜寻无果后,反倒平静下来,回首望着母亲。而她只说了一句:
“小倩,爸爸是英雄。”
女儿没有回答,走到母亲的身边。她便牵起了女儿的手,女儿也便牵起了她的手。那一日,山脉被大雪严密的覆盖,依然响起了凄凄山歌。
胜利军回村后,村子发展迅速,一排排现代式高楼拔地而起,新一代的少男少女们成了这里的主人。那一年,政府在山上开展了旅游业,每日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山下的石路上,展出各种纪念品和艺术品,一直到傍晚都像集市一样热闹。
似水流年中,她已年近古稀。
女儿搀扶着年迈的母亲从山上下来。隔河的那座山似往夕的映像般在她的眼前展现了出来。泪眼朦胧中,她又用她那已经沙哑了的衰老的声音,唱起了熟悉的山歌。她从未意识到,此时的山歌已不是彼时的山歌,那美妙的旋律完全被扭曲了。二人正站在步行街的中央,从全国各地前来游玩的游客,都将一边的肩膀翘起,用惊讶的眼光看着母女俩。人们停止不前,议论着、猜疑着她的身世。由于街中心的行人不前,街后方的行人一并往前拥的缘故,造成了混乱的局面。恼怒的商铺老板挤入人群,给景区管理员拨打了电话。一伙穿着同样制服的人乘电车从山上下来了。
“就是她们,那个疯婆子带着一个姑娘。那声音啊,让人的心都收紧了!”
“是啊,是啊。”
管理员给以她严厉的警告后,她止住了声音,热泪像连珠似的滚落下来。她用双手捂住女儿的脸说:
“小倩,妈妈一定会为你找到爸爸。咱们一起去寻探爸爸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