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第 62 章 ...

  •   一日,两日……

      联系不到百芝荌的第十天,张婶和哑叔提着行李向村长道别,说要回老家。

      村长挡在两人前,质问道:“你俩就这么走了?不担心小荌回来,发现空荡荡的家会伤心吗?”

      张婶顶着憔悴的脸庞哭泣着,反问村长:“你们把芝荌怎么了?芝荌去哪里了?”

      话未落地,哑叔翻手狠狠地捂住张婶的嘴巴,看也不看村长和洪叔背起两人的布兜决绝地离开了十六号院子。

      “结束了?”洪叔抬手摸着挂在门边的木牌,隐匿着心中的悲哀。

      村长无言,吐出浓浓烟雾,背着手离开了十六号院子。

      “对不起,小媒婆。百芝荌毕竟不是宋家血脉。”说完,洪叔再也抑制不住满腔悲鸣,逃跑离开了。

      然而,今夜注定无眠。

      躲在自家墙角下的陈小晨听完了全部过程,她知道往后隔壁院子会空旷许久。这也意味着她或许再也见不到百芝荌了。

      其实,早在很久以前陈小晨就察觉到了某些异样之处。比如,受训时老师和教官会对百芝荌有所保留。每次百芝荌出任务时,她们小组成员会接受秘密课程。

      “深更半夜不睡觉,蹲在这里做什么?”

      出来起夜的陈丹半睡半醒间发现了墙角处的姐姐,揉着眼皮凑过来了。

      陈小晨平静地告诉弟弟,“张婶和哑叔走了。”

      “噢,走了也好。”陈丹也见怪不怪,很淡定的回答。

      陈小晨咧嘴笑着,脸颊滑过一行泪水,“是啊,走了也好。”

      “姐姐。”陈丹伸手揽过陈小晨的肩膀,任她躲在自己的颈窝哀泣,也不想让她看见自己的泪水。

      二十多年的邻居,无数个日夜的相伴,如今只剩下一座空院……

      虽是夏季,深夜的温度有些凉飕飕。

      张婶和哑叔相伴靠在道路边的栏杆,等候迎接他们的车辆。

      就算离开受人监视的村子,张婶仍心存疑虑,不敢大意,不敢以平常嗓门说话,垫着脚紧贴在哑叔耳旁低声问道:“你说,他们还会跟着我们吗?”

      哑叔也有些担忧,可还是安抚地握住张婶冰凉的手,在她的胳膊写道:不会,别担心。

      这几日提心吊胆的生活,张婶像是紧绷的琴弦,受不得力量的波动,唯有哑叔才能让她安心些。

      靠在哑叔身侧,张婶沉静一会儿,叨咕道:“你说,小媒婆是不是知道村里人对芝荌有怨,才会让我们俩……”

      哑叔摇晃着张婶的胳膊,不让她说下去。小媒婆是他俩的恩人,他们一定会照顾好百芝荌,不会让她孤孤单单地被驱赶到陌生地方。

      去年年底,他们俩确实回老家探亲去了,但也是去处理小媒婆交待的事情。谁能想到,小媒婆托人在他们老家邻村置办了房产。

      这时,一辆出租车减速停在他们的前方。

      年轻的司机师傅摇下副驾驶座车窗,倾身喊道:“这么晚的天,两位这是要去哪儿啊?”

      张婶一听此话,激动地扯了扯哑叔的衣摆,上前扒在车窗问:“师傅,我们要去胜岩村。”

      “行,您俩上车吧。”说完,司机师傅扭头解开车门让张婶和哑叔乘坐。

      哑叔先坐进去,张婶刚要抬脚时,望着远方的灯光,她喃喃道:“小媒婆,我们一定会照顾好小荌的。您放心。”

      **

      半年后,正月十六。

      A省,西北方向,小珠山脚下唯一村落——胜岩村,村尾百家的“优乐二元店”要开业了。

      上午九点三十分,受到邀请的村里人齐齐挤到百家院内,指着花里胡哨的仪式现场热闹非凡。

      一位穿着碎花棉袄烫头发的大娘,弓着腰里里外外打量着每件物品的价格,边说:“瞅瞅,这可都是钱啊。百家小姑娘真是大手大脚。”

      与她相伴而来,身穿黑色羽绒服,大红雪地靴的大娘,看不下去朋友的失礼行为,“嘿嘿,人不能吃完抹嘴不认账。我可记得百家请你给工人做饭时,你可是顺走了好些东西啊。”

      碎花棉袄大娘送出一对儿大白眼,扯扯自己的袖套,大笑道:“切,你家不也一样?建房子时,是谁扯着嗓子,把用不了的木材板子都拿去烧柴火的?”

      旁边站着的年长妇人听不下去了,咂咂嘴劝诫道:“老五家,老六家,你俩真行,真给村里长脸面。也不看看什么场合,你俩消停点儿吧,小心村长媳妇找你们麻烦。”

      老五家也就是烫着时髦小卷发的大娘,抬着下巴暗指帮衬的村长媳妇,问自家婶子:“婶儿,你知不知道村长家和百家是什么关系?为啥那夫妻俩这么好心地收留外来人?”

      老六,拖着大红雪地靴的大娘,附和道:“对啊,村里好久没来外人,冷不丁来一户,而且还是一家四口都不是简单的普通人。”

      年长的婶儿明显不喜欢背后说人家,拍拍俩人的手背,“行啦,打听那些干什么。相处半年多了,还没明白人家是什么态度?关门过自己日子就行了。”

      老五家的还是很关心,问:“你们说这两元店能坚持多久?村里才这么几户人家,谁会天天去买东西?”

      “是啊。”

      对此,婶儿和老六家的也是很好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