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4、第 144 章 ...

  •   我慢慢看着最近几月的京城消息,微微拧眉。
      烛烈在天子宝座上坐的时间越长,反而越来越冷静克制,比优柔寡断、多情多思的惠帝更像合格的帝王。我不相信白龙鱼服的传说,帝王行事当以利益优先,就像当初的百里昭仪一样。这其中有几分真心还未可知,雍州夏家怎么会大张旗鼓地主动送夏暄入宫?
      百里炽繁替我细细剥着蜜桔,拿了一瓣放在我手中,笑道:“阿九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如今的八大世家还是当初太祖时期的八大世家么?”
      我豁然一惊,立时顿悟。
      是了,大靖开国至今已七百年,海晏河清,江山稳固,不再是太祖登基时百废待兴、风雨飘摇的局面了。
      七百年前,太祖皇帝为了巩固权力,封赏功臣,特意册封了八位异姓国公,特许世袭罔替,代代传承。他们分别是信国公阮氏、郑国公杨氏、邺国公夏氏、勋国公齐氏、仪国公长孙氏、代国公赵氏、鄂国公郦氏、邢国公楚氏。八姓国公同气连枝,扶持照应,在此基础上经历数百年逐渐衍生出新的豪门世家,其中实力最盛的八姓世家被称为八大世家。
      太祖圣光皇后的本家青州云家,邢国公之后的楚家,鄂国公之后的郦家,勋国公之后的齐家,邺国公之后的雍州夏家,以出美人闻名于世的华州崔家,被崔家扶持起来的谈家,以及徐州韦家……这些世家大族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互相联姻结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系盘根错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致引起了大靖天子的重视与忌惮。
      天子的忌惮是何时产生的呢?只怕太祖皇帝时便埋下了种子罢。
      当年的圣光皇后一生育有六子三女,太祖皇帝膝下三分之一的子女都由她所出。圣光皇后的嫡长子,太宗皇帝的元后贞顺皇后育有两子三女,蹊跷的是,只有三位长公主长大成人,两位嫡皇子却都幼年早夭了。之后平帝的继皇后文怀皇后、昭帝的宝历皇后、安帝的果毅皇后,这三位出自青州云家的中宫皇后,甚至连帝姬也没能生出来。
      与大靖皇族有着密切血缘的云家,缺少延续皇族血脉的内廷主人,便在岁月的长河里渐渐凋零。是云家的姬君都没有生育能力,还是大靖的帝王不希望有云家血脉的皇子降生,恐怕只有当年的太祖与太宗等列位祖先才心知肚明。
      没有哪位帝王能够真正容忍世家的权利触犯皇权。
      “果毅皇后过世,青州云家本家便开始被其他世家打压……”百里炽繁慢条斯理地掰开一瓣蜜桔,轻轻放在桌上的小瓷碟里。“————云家没落了。”
      “鸿贞年间,鄂国公郦氏涉及谋害皇太子被宣帝灭族……”百里炽繁往瓷碟里轻轻地放了第二瓣蜜桔。
      郦家灭亡,即使后来燕德夫人荣宠无比,也未能恢复家族的往日荣光。
      “德昌年间,怀安夫人病逝,母族崔家被邢国公楚氏趁火打劫,先帝无动于衷……”瓷碟里无声无息地多了第三瓣蜜桔。
      崔家大厦将倾,无力挽回。残余族人意图谋反,更是被烛烈清剿殆尽。
      “平成年间,祝南夫人失宠,冷宫自尽,赫赫扬扬的韦家就此一朝失势……”百里炽繁往自己嘴里塞了瓣蜜桔,意犹未尽地笑了一声。
      我捻了瓣蜜桔,真甜。

      因废后被牵连的楚家,私通叛国的谈家……八大世家如今仅剩齐家、夏家,名存实亡。
      而当年的八姓国公亦废了两家,代国公赵从思无子继承爵位,迟早要被烛烈收回,这代的郑国公杨道声因嫡女广王妃得罪了皇室,日子过得水深火热。信国公府长辈昏聩溺爱,子孙均是游手好闲、斗鸡走狗、不务正业之徒,家族虽人口繁盛,但朝不保夕,已近山穷水尽之势,根本用不着烛烈出手。
      唯独齐家、夏家两家门庭显赫,如火如荼,势力越发庞大。齐家眼下指望齐皇后在内廷坐镇,生下嫡子延续家族荣耀,夏家却从各个世家的兴衰起落中觑到了一丝危机。
      夏家在雍州盘踞数百年,上至京城重臣,下到地方州府,各处都安插有自己的人,夏家的势力如蛛网一般,把整个雍州控制得严严实实,滴水不漏。烛烈继位后往南方八州调拨了一批新任官员,却没有得到丁点有价值的东西,想来夏家动过不少手脚。
      夏家对雍州的掌控力着实令人心惊,长此以往,恐怕怕雍州只知有夏家,不知有天子了。
      欲壑难填,夏家不会不知道烛烈的用意,但他们舍不得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还有将来的利益,于是趁着天子南巡的机会来了一出借花献佛。
      “其实早几年陛下就有意处置雍州夏家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百里炽繁拣了个柿饼递给我,忽然古怪地笑了一下。
      “夏家这一代中,最出色的便是吏部尚书夏瞩,只可惜他命中无子,只能过继夏瞻的嫡三子夏昀延续香火。夏瞻的嫡长子夏喻是夏家寄予厚望的下一代家主人选,嫡次子夏晗要拿来联姻,唯独幼子夏暄……虽然千娇万宠,却最容易被当成牺牲品。”
      “……往陛下身边放人,就算得不到盛宠,能够探听天子动静也是好的。”
      百里炽繁轻描淡写,语气有一丝隐藏得极好的轻蔑之意。我忽然想起了当年的谈锦宁,彼时烛烈是如何提起他的?
      “些许浊物,毋须劳神。”
      我有些怔忪,烛烈和百里说话的语气越来越相像了。
      百里炽繁忽然拊掌笑道:“今日良宵佳节,当尽情谈笑才是,老说这些扫兴话作甚?延湛已经说动了肇秋,不日将前往东海,这是天大的好消息,我命人做了东海的特色菜肴,阿九今晚要好好品尝才是。”
      青惟水的师兄肇秋即将赶赴东海,倒真是难得的好消息了。
      我心下微微一叹,今日是重阳节,宫中按例行重阳家宴。前些日子韫娴以替母守孝为由,连烛烈赏赐的月饼都未吃,全赏给了宫人。今晚有百里炽繁在,她不便出席,仍然在移清殿清修,长此以往,那么单薄的身子如何受得了?
      蟹黄鱼翅羹、红杞海参鸽蛋、银皮蟹膏、鹿肚酿江瑶、清蒸虾子海参、桂花鱼条、蟹肉双笋丝……我望了一望,百里炽繁叫人预备了满满一桌荤菜,守孝期间不能动荤食,我指了一道珍珠桂圆炖官燕,示意宫人给韫娴送过去。
      百里炽繁笑道:“此处的厨子做得一手好点心,桂花松子糖和芋丝酥都是应季的点心,不如一并送去移清殿。”
      我欣然应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