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先是从“遭遇暂成诗缱绻,相思渐入骨支离”开始的。所谓“韩石相思句”难辨真伪,只是小说家言,却好像笔墨清香,来源千古。

      要说《红尘有幸识丹青》此文,实在是称得上“了不得”三字。
      也不是什么轰轰烈烈,也没有什么奇异诡谲,反倒是泼墨山水间绕不开的十丈红尘,成就一场相思成劫,百转回身。
      要是细说起来,倒更像“百工长短”。这篇文章真真道出些我们这些俗人掌控不了的风流。罗烟素绢,暗纹锦缎,一笔小楷金文,一方青玉精印……翩翩的小处繁华大处风雅。
      铺垫长,却好看。恨不能时光回转,继续在老爹监督下练出手入得了眼的字,却偏偏生不得砚墨风骨,堪堪只识得了他人好坏。
      拿了宋思减叶君然的故事做引,一样帝王两样诗。这边厢终是命也用了、指也断了、心也碎了,一辈子因着别人的故事和心境反倒融在了一起,续写他人尽不了的前缘。这段情始也奇终也奇,寥落数笔,写尽相思,但终究是我太纯情,信不得没缘由的爱情,还是阿堵那个学文的人深陷古来姻缘一眼万年,拿着“爱,本身就是爱的因由”这样似是而非的句子堵我们这种没情趣的人。总还是觉得这段“心香一瓣刻骨刀”来得太快,深得太快了。然而除了我这笨蛋理解不了的情根深重之速,后来的那些种种还是真的好。漫漫风月,无尽绵长,没有大喜大悲;缭绕与否,终还是承安丹青两个人的事,我们这些看客只一口气看得他们嬉笑山水、共净风烟便已知足。
      这文章最好处在于细致。阿堵的功力着实厉害,深浅衔接处,时而有源,时而无据,拿出来的诗词真真的好,引得此文悠悠然荡气回肠。无干戈,有家国,一派温柔;最终按的是各安天命、儿孙自福。繁复是繁复了一些,藕断丝连地结束整个故事,哪一个魂归,哪一双成对;的确是皆大欢喜,但总缺些当断则断的气势,反倒显得小儿女了。

      最后的余韵更让我觉得要笑出来。教育工作者阿堵,信了轮回,信了天注定。后世子孙,得了文物工作者和商界沉浮子的名号继续干戈纠缠。虽非我爱,倒也有点几年前界内好文的缠绵意,让人和暖。

      顶顶喜欢师傅给丹青改的名字。
      朱成碧。
      看朱成碧思纷纷,支离憔悴为忆君。这是武曌最妙的句子。
      一方印上刻的“看朱成碧”,只勾引的我想要改名,或是嫁个姓朱的男子,哈。

      此文风流再造,实在佳品。
      我也学着捧了谢稚柳先生的《中国书画鉴定》,扮一回“轻衫细马青年少”,得点仙风道骨,咽些笔墨下肚。

      盼场红尘,凉风有幸,识得丹青,风月无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