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风云初起(一) ...


  •   不知不觉已经快要到年尾了,朝中各部,宫中各司,都在忙着一年的收尾工作。而靖王府这边,虽比不得誉王府那般热闹,也开始渐渐有人开始来往。不过好在,竹惜已经脱离了危险,在蔺晨的精心照料下元气也一点一滴地恢复,虽然现在还是体虚畏寒,不过也没有了生命危险。而梅长苏,也抢在年前,开始了他搬动老巢的工作。
      “蔺晨,你当真就这样走了,也不跟小惜说一声吗?”
      梅长苏刚刚搬进新的苏宅,蔺晨便来告辞。
      “这是她接下来的药,我都配足了量,靖王府那边我也留了一份一模一样的,如果再出现像这次草药丢失的情况,两边好可以互相补充。”
      梅长苏夺过蔺晨手里的包袱,“我在问你,你就这么走了吗?”
      蔺晨停下手里的动作,一脸不耐烦地看着梅长苏。
      “不然呢,留下等着参加萧景琰的登基大典?还是留下给他收尸?”
      “你......”
      “哎呀,好了好了,”蔺晨摆了摆手,“你看,我留下不就是给你添堵吗?时间长了,我可管不住我这张嘴。”
      梅长苏朝蔺晨翻了个白眼,“你就把小惜这样扔下,不管了?”
      蔺晨抬眼,看了看梅长苏,忽然带上了几分认真的神气。
      “小惜若是需要我,只要她一句话,哪怕是让我上武英殿刺杀皇上,我也绝对不说一个‘不’字。只是......”蔺晨摇了摇头,耳边的碎发垂下来,恰好挡住了他有些落寞的神情。
      “所以啊,”不过片刻,蔺晨重新拾起那副玩世不恭的嘴脸,“我还是哪凉快哪待着去吧。左右你手里我训练的信鸽,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你招呼,我三日之内,一定来到你身边。走了。”
      蔺晨潇洒地拍了拍梅长苏的肩膀,迈开大步,头也不回地向外走去。梅长苏默默立在原地,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缘分二字,真的是世界上最美好,而又最无情的谜题。若是当年他没有遇见蔺晨,怕是早已葬身梅岭,又何谈后来的宏图大业,小惜,怕也是无法从夏江的毒手中存活下来;这是缘。若是当年他早一点遇见他们,在小惜爱上景琰之前,说不定今日,便是另外一番局面。只可惜,阴差阳错,这便是,孽。
      “宗主。”
      梅长苏暗暗叹了口气,金陵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甚至不愿给你一丝喘息的机会,让你单纯地伤春悲月一下。
      “什么事。”
      被调来打理苏宅事物的江左盟舵主,黎纲答道。
      “誉王殿下前来探访。”
      梅长苏轻笑,这个誉王,倒是咬得够紧,也有足够的耐心,若不是那般多疑凉薄,凭其人品和能力,倒也是一个良才。
      “请进来吧。”
      不多时,誉王便毫无架子,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一见面,自然先要寒暄一番,梅长苏的宅子,竹惜近日的病情变化等等。梅长苏心中暗笑,誉王难道是在府里闲的无聊,来找自己闲话家常?不过,誉王有耐心,他梅长苏又何尝没有?因此,二人你来我往,说了半天,似乎真的是一对老友在叙旧,谁也不往正经事上绕。
      终于,还是誉王忍不住,提起了庆国公的事。事情完全按照梅长苏的预料,庆国公的事,一石激起千层浪,梁帝决定以此事为由头,进而扭转大梁境内日益猖狂的贵族兼并土地的风气,所以,无论誉王在皇帝面前替庆国公说了多少好话,皇帝都没有松口的意思,最终,把这件案子交给了向来刚直不阿的靖王主理。
      “誉王殿下,想让我做什么?”梅长苏端起青玉茶盏,递到誉王面前,誉王碍于礼节,接过来抿了一口,不过看样子,也是无心品味江左盟的秘制茗茶。
      “殿下若是想让我保住庆国公,那便免开尊口。一来,我没这个本事,二来,也没这个必要。”
      “没必要?”誉王皱起了眉头,语气也有些生硬。片刻,誉王想到,梅长苏还没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还是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请教态度。
      “先生可知,太子在军方的实力有宁国侯谢玉,而我原本手里攥着一个庆国公,也已是被他落下了一大截,现在在折了庆国公出去,那......本王在军方,岂不是没有任何势力能说上话了。”
      梅长苏不紧不慢地品着手中的香茶,水汽氤氲,将他的眉眼都浸润得不那么真实。仿佛真的在检验誉王的耐心一样,过了许久,他才慢慢放下手中的杯子,对誉王说道。
      “殿下细想,军中,谁的势力可以与谢玉抗衡?”
      “那自然是穆王府和景琰了。可是......”
      “殿下若是将靖王拉到翼下,岂不比十个柏业要来的有用得多。”
      梅长苏的话对于誉王来说,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没错,萧景琰确实是皇子中最不受宠的一个,可恰恰这也说明了,在某种程度上,皇帝对他是另眼相看的,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不外乎如是。况且靖王在军中的影响力,莫说是柏业,就是谢玉也及不上他的一半,可是......
      “可是景琰的脾气,怕是不会听我差遣。”
      梅长苏轻轻笑道,“殿下不想谋朝篡位,又何须靖王听从差遣呢?军方的实支持,说白了,其实不过是一句话,一个态度罢了。再者说,若是太子真的有什么不轨之心,就凭靖王那个脾气,还用得着殿下的差遣吗?”
      誉王心中好似拨开乌云见了太阳般通透,这个梅长苏,果然不一般,几句话,就解了自己这么大一个难题。
      “那本王该如何向景琰示好,还请先生明示。”
      若说刚刚的誉王还保持着一点点矜持,那他现在,在完全是不耻下问了。
      “陛下派靖王主审侵地一案,这一案说也简单,人证物证俱全;可说难也难,一来,这一审,触动了各豪门大族的利益,二来,官场的规矩,靖王怕是并不十分懂得。誉王殿下也不必太过殷勤,只要在适当的时候,于这两方面,给靖王行个方面便是了。”
      誉王一想,各地豪族跟自己关系一向来往亲密,而刑部又正是自己的地盘,助萧景琰一臂之力本是易如反掌。
      “可是先生,景琰那个脾气,怕是......”
      梅长苏看着誉王似乎有些难为情,便难得地友好地笑了一下。
      “殿下是担心,靖王不能从中领会您的美意吧?”
      誉王的耳根有些发红。
      “殿下放心,这点小事,苏某还谋划得了。而且,”梅长苏抬头望了誉王一眼,眸中闪出一丝狡黠的光。
      “我的好妹妹,不还在靖王身边呢吗......”
      誉王听梅长苏这般言语,心中负担了大半年的胆子终是卸了下来。 “那便有劳先生了。冬日时气不好,本王不耽误先生休息。等来日气候宜人,再请先生到府上小聚。”
      梅长苏亦不客气,抬手一摆,“殿下走好,恕不远送。”
      出人意料的,誉王刚刚走到门口,突然放慢了脚步,转过身,想要开口,却又有些犹疑。
      梅长苏眼皮都不眨,懒洋洋地说,“殿下有什么话想问,但说无妨。”
      誉王思量再三,终是忍耐不住。
      “敢问先生,一年多以前,贵盟的竹公子,也就是竹惜姑娘,只身投入靖王帐下,是否是先生属意安排?”
      出乎意料地,梅长苏却是摇了摇头。
      “江左盟虽被江湖中人传得神乎其神,但殿下有所不知,盟中众人行事向来凭的是自己的心意,并不完全受苏某控制。”
      “哦。是这样。”誉王表面上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实则却在暗自思忖,这位麒麟才子,到底是在推脱,还是江左盟果真如此不同寻常。
      “不过竹惜十三岁便入我盟下,于军事武技,尤其是陆战一道,极具天赋。我又请了名师着意点化,方才有了她日后的盛名。”
      梅长苏一番话,说得云淡风轻,却是将誉王惊出了一身冷汗。竹公子自身颇具天赋,梅长苏又授意教导,学成之后若想成名,势必要投入某位将军的麾下。而以当时竹公子的名头,以及江左盟庞大的江湖势力,怕是只有云南穆王府与靖王方才得以让其俯首。而穆王府世守南境,水战大大多于陆战;而靖王则是常年在北境,与大渝和北燕对峙。竹公子若想展露自身锋芒,势必,也只能选择效忠于靖王。
      念及于此,誉王真真是恨不得拍掌叫好。麒麟才子,果然心思机巧。举凡大才,都有高于常人的傲气与坚守,未必会全部听命与主君。而梅长苏此举,看似任由那竹公子自由发展,实则早已暗中谋划好了她所能走的唯一的路。不过......难道这位麒麟才子,十多年前,就已经想好今天的路吗?
      “殿下不必多虑。”梅长苏将誉王的细微神色变化都看在眼里,心中冷笑。
      “苏某并不是神人,并不能与十年前就预料到现在的场景。不过是私心想着在军中能有自己的人手。怕的是万一哪一天哪位权贵气不顺,觉得我江左盟碍了他的眼,我军中有人,也是免我盟众于灭顶之灾。不过眼下,无心之举,却助殿下收复靖王,也实在是意外之喜了。”
      一番话,皆是站在誉王的利益方,誉王不禁闻之大喜。一个庆国公如何,一个靖王又如何,今日最大的收获,便是将这麒麟才子,牢牢地抓在了自己手中。
      “先生的功劳,本王一笔一笔都心中有数。待得他日大业得成,我定不辜负先生的一番苦心思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