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关于禹桐宗 ...
-
禹桐宗在还不叫禹桐宗的时候,它只是个禹山上静静等待出售的一块地皮。还是无人问津的那种。估计中介商也早就忘了禹山还有这么个地方可以卖。
听说这块地皮曾经是一座寺庙,后来渐渐荒废,被闲置了有百八十年,寺庙柱子也到了嘎嘣脆一碰就碎的年头,禹山闹山精的传说一代接着一代成了村中妇人哄小孩子晚上入睡的必备经典故事。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隐蔽的地方会成为禹桐宗发展的根据地。
禹桐宗的开山老祖原名李二狗……呃,名字虽然土气了点儿接地气了点儿,但不妨理解他是个草根出身云游四海的高人。
李二狗在知命之年感慨良多,觉得自己半生漂泊应该找个地方安定下来,顺道找个好苗子继承自己的衣钵。
李二狗或许是因为出身农村,户口没往大城镇里迁,对山啊林啊情有独钟,禹山那块地方就被他看对了眼,加上本人勤俭节约,所有的家当用来重新建立宗门的房子什么的绰绰有余。
不过在官府登记落户的时候,李二狗犯愁了。
一是自己这个派系没有一个像样的名字,李二狗自身是个没读过书不识几个大字的文盲,想要取个高大上别人一听就觉得很牛气很厉害的名字对他来说实在是很有难度,二是自己的名字,怎么听怎么像个村头混混地方街霸,一点高人的味道都没有。
于是,李二狗就去请教了村头负责给大家读信的吴先生。
吴先生高深莫测且指一算眸中精光一闪,最后慢悠悠说道:“干脆你的这个派系'禹'字打头,禹山多桐树,干脆就叫禹桐好了。”
但凡是有点见识的,一听就知道这是在忽悠呢,这名字取得也太随便了,就地取材得这么干净利落,村里人知道吗?
事实是,李二狗还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
他只是满脸感激:“多谢先生赐名。”
“至于你嘛,”吴先生快速看了李二狗一眼,“二为双,狗就算了,不过双后总得接点什么好有始有终,看你如此风尘仆仆气度不凡却有这么个名字想必过去艰辛,能有如今成就不容易,就叫'双成',图个吉利。从禹山姓禹,亲近大自然。”
“先生英明!”
于是在李二狗满目对读书人的迷之崇敬之下,禹桐宗就此扎根,李二狗也变为了禹双成。
虽然过程真心有点随便,好歹瞬间感觉就不一样了。
改名叫禹双成的李二狗也如愿收了一个称心如意有出息的徒弟,就此禹桐宗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发展起来。
只不过禹桐宗实在是太偏僻了,所以禹桐宗上下百年来最多从来都不超过三人,人数实在是少的有点可怜,直到到了第八代宗主禹玄息一口气收了七个,禹桐宗才算热闹上了好些年。
但是在初代宗主这里,禹双成乐得清闲,每日种种菜看看书认认字,把毕生所学传授给自己的徒弟之后就撒手不管任其自己摸索,等到时候差不多了就把他赶出去历练,完完全全半放养模式。
真是随便得潇洒。
按理这样看来,这徒弟空有一身功力,但是自己的招式却全部自己摸索,多半要废,可放到禹桐宗这里来。呃……诡异地顺利。
徒弟争气,在外把禹桐宗名号打响之后,也收了一个。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藏书阁里的藏书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神秘,禹桐宗出来人无一不是实力杠杠的第一,但禹桐宗却一直秉承着一代只传一代一个只收一个的规矩,人数从来就没达到过三以上,谁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总之就是这么保持下来了,队形还别说很整齐,也许禹桐宗主代代都是个隐形的强迫症也说不定啊。
后来到了第八代宗主禹玄息,总算是有了个不按规矩来的,先是年少时因为在师父教导之下一个人闷得难受,养了一只黄色公狗叫翠花,养着给自己解闷,出师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收了徒弟禹以墨,扒着徒弟哭诉禹桐宗的坑人之处。
“我就纳了闷了,以往历代的宗主一个人呆着难道就没有一个憋出病来吗?我现在看见狗就有种忍不住跟它说话聊人生的冲动,还好在我还没真的养出这毛病被人看成疯子之前我就被师父赶出去历练了。”
面对毫无形象可言趴在小徒弟肩头嘤嘤嘤的禹宗主,禹以墨选择无视。
后来实在是受不了,禹以墨直截了当地问道:“既然如此当初你怎么就上了贼船呢?”
禹玄息一愣,随后严肃又沧桑地说道:“那是因为为师有一个梦想……”
“说人话。”
“当初你师祖承诺包吃包住。”
禹以墨:“……”
不得不说,禹桐宗的气运真是开了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