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季夫子施施然坐在桌案旁,一手执经书,一手握着戒方,眯眼看了看底下的学生们。
  “蔣仪,《急就篇》。”夫子缓和的声音中带着惯有的威严。
  “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
  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
  勉力务之必有喜,请道其章:
  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
  周千秋,赵孺聊。爰展世,高辟兵。
  ……
  ???
  褚回池,兰伟房。减罢军,桥窦阳。
  ……
  姓名讫,请言物。”
  蒋仪清了清脑袋,抛开杂念,开始认认真真的背书。
  只是听完之后,所有人都默了:!!!
  记不住背忘了什么的不稀奇,就没见过这中间丢了一大半还能这么面不改色接着背下去的。
  夫子酝酿好情绪,心平气和的把蒋仪叫到跟前,然后很认真的给了他三戒尺。
  问:“中间那部分书,可是忘了?”
  谁想蒋仪无辜的摇了摇头,迷茫道:“中间还有吗?可能是我昨夜翻书多翻了一页吧。”不用怀疑,该学生过目不忘,人家只用看一遍就能背。
  蔣仪是大房嫡出,排行第三,上面还有一对双生兄姐。作为一个纯粹的安安静静的美男子,蒋仪四岁入家学,到如今九岁,他做的最多的便是呆呆看着窗外那棵桃树。那桃树什么时候开花结果,什么时候开始落叶抽芽,每年又长了几尺几寸……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而夫子也从一开始的训戒,再到后来的警告以至惩罚,再到如今这般时不时提个问、背个书便放过他了,只是偶尔气性来了也会抽抽蒋仪的手心,小小惩戒一番。几年家学,所幸半桶水的蒋仪还是比族里那几个早期纨绔要靠谱些。
  散学后,和悌照例走进了季夫子的独门书室。这间书室名为蒋家特设,实为每任夫子专用,这也是身为蒋家家塾先生的优待之一。
  见到和悌,季夫子明显是满意的,捋着胡子笑眯眯的打量着她。
  在季夫子眼里,孟和悌嘉敏好学,善思善作,是个十足的好学生。但这并不能够让一位早已桃李成蹊的夫子因此看重,季夫子青眼孟和悌自是有其他缘由,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孟和悌尚且算不上知之者,可她不仅是好之者,更是大大的乐知者。哪怕没有蒋仪那样过目不忘的本事,在夫子眼中也好过蒋仪这类不思进取的学生。
  要说不足,便是和悌小小年纪就私下读过不少杂书,而又都不甚精通。
  “近日又看了些什么书?”夫子问道。
  “回夫子,恰好看到了《吴起杀妻求将》那一篇。”
  季夫子;“……”
  “身为女子,当…当以德养德。”
  “是,夫子。”
  季夫子点头以示赞许,早忘了这话说过不只一遍。
  “吴起此人,和悌以为如何?”季夫子侧身转向一边去,偏又微微俯耳,明明很想听听和悌这个小毛孩子会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却又装作不在意的样子。
  对于吴起杀妻求将,和悌自觉没什么好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只道是:“人各有志。”
  季夫子听到这句话沉默了,和悌所言比起前人所评价的残忍亦或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以说是更为客观,但却未免无情。
  “把你昨日写的字拿来给我。”见字如见人,不一定完全准确,看看倒也无妨。
  和悌走到门口,招呼一声等在外头的丫鬟柳眉,伸手拿了字又走回去。
  季夫子远远望见门槛外的小丫鬟生得一双俏生生的剑眉,再听和悌叫她的名字“柳眉”,整个人都不好了。
  季夫子端详着手中的字,半晌才下结论,“神蕴三分,只是技巧稍嫌不足。”虽然很不想打击自己的好学生,但这话,说白了就是:你的字真的有点丑。
  至于看字看人这回事,很明显,凭着和悌这张就差没写着我是个乖乖大好人的脸,也可以断定她成不了什么大恶人。况且看字也确实没看出和悌偏激带刺的一面,连点子急躁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