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前尘 铁口直断 ...

  •   敬德三年。
      桃源镇上后街边扯着卦幡给人算命的卜二爷,趁着一早还没生意的时候,按惯例给于自己有恩的谢家卜了一卦。
      艮上坤下——剥卦。
      异卦相叠;五阴在下,一阳在上,阴盛而阳孤;高山附于地——此卦阴盛阳衰,喻小人得势,君子困顿,事业败坏。
      卜二爷连叹三声:“苦矣。”
      左右顾不上收拾行当家什,将个卦摊扔在路边,自己拔脚就往谢家赶去。
      要说这谢家于卜二爷的这份恩德还要说到三十年前,那年头天灾一个接着一个,先是洪涝继而大旱,一时间饿殍枕籍、哀鸿遍野。活着的人别说草根树皮了,便是吃了涨肚的“观音土”也被人挖了个干净。彼时的桃源镇真真儿的是个人间地狱,官府的救济迟迟不下,各家能逃的都出外逃荒去了。
      卜二爷那时方才十二岁,上面还有个病弱的老母亲,左右出不了这桃源镇。可这桃源镇哪还有填腹的东西,老母亲的身体却越来越弱,亏得谢家老太太可怜,施舍的一碗粥方才得以做了个饱死鬼。又亏得谢家帮着将老母入葬,卜二爷在墓前叩了三个响头,念着谢家的恩德,别了去。
      谢家老太太心善,救得了这一回两回,也是全家人从牙缝里省下来的,卜二爷那时年纪虽小,心里头却明白的很——这做人啊,最忌贪得无厌这四个字。
      此后,江湖上摸爬滚打十几年,跟着个老道士学了点占卜算命的本事。末了,灾荒过了,兜兜转转的又成了太平盛世,落叶归根,卜二爷又回了这桃源镇,扯了个卦幡就在后街边上给人算命。谢家留在桃源镇熬过那段灾荒,现下依然是这镇上的大户人家,独门别院,生意兴隆。
      卜二爷念着十几年前的那份恩德,但奈何无以为报,唯有天天早上替谢家扯上一卦,算算吉凶。也是他学艺精湛,推算的精妙,在桃源镇上,得了个“铁口直断”的名号,又屡屡助谢家化险为夷,谢员外更是与他和厚,谢家老太太施恩不图报,早已忘了施粥的事儿,却感念卜二爷知晓恩义,收其为义子,与谢员外以兄弟相称。

      且说卜二爷占得了这一卦,急急往谢家赶去,却在半路遇见谢家的管家谢元,提着一篮子的红鸡蛋,一脸喜气的拦住他:“卜二爷,我正要找您去呢。您这是急急忙忙的往哪儿去呢?”
      卜二爷瞧他欢天喜地的样儿,一愣,“我也正往谢府里去呢。”
      谢元一拍大腿,笑道:“您这是算出来是不是?正巧着,老太太和老爷、太太赶着我出来请您过去取名呢?”
      “取什么名?我这有事儿和你家老爷讲……”拉着谢元往回走了两步,蓦然站住,回过神来,“你家夫人生了?”
      谢元点头,从篮子里取出个红鸡蛋给卜二爷,“今早五更天的时候夫人就喊着肚子疼,找了接生婆过来,没半个时辰就生出来了,是个大胖小子,足有七斤沉呢。这红鸡蛋刚煮出来,我就来找您了。”
      这谢员外上头本来还有两个亲兄弟,但都不长命,没成人就去了;这谢员外也原本生得两子,但怎奈都夭折了,谢家也成了一脉单传。
      虽说孩子生下来是件喜事,这卜二爷想到今天早上卜的那一卦,心里却七上八下的乱跳。

      卜二爷刚到谢家见过老太太,就见谢老太太欢天喜地的抱出自己的孙子来让卜二爷给占一卦。
      卜二爷细问了出生的时辰,取出三粒铜钱,给占了一卦。
      卦象一出来,卜二爷就喊了一句:“怪哉。”
      谢老太太眼睛不错分毫的盯着卜二爷的脸色,见他这般,不由得惊吓了几分,“我的儿,可是有什么不好?”
      卜二爷忙安抚谢老太太,指着桌上写下的生辰八字和卦辞,“小公子的生辰八字确是大富大贵之相,只是这卜出来的卦象竟是坤卦。乾为阳,坤为阴,加之这生辰八字,若是女子,来日必是凤袍加身,母仪天下,可这小公子却为男身……”
      卜二爷示意丫鬟将孩子抱来他看,孩子在小的时候,面容骨骼都还未长开,但也有例外,便是对方命势过硬,无可更改之时。
      这还在襁褓中的小小孩童,偏偏占了一个命势强硬,无可更改的走向。
      卜二爷心下暗暗叫苦,这孩子确是大富大贵之命,但前半生却要四海为家,漂泊半生,命中并无子嗣,且与父母无缘。
      现下且不说谢家现今是一脉单传,只说以谢家现今的家世富贵,断不会让这小小孩儿漂泊在外,莫不是谢家有大劫将近?
      “糊涂。”卜二爷拍一下自己的脑袋,怎么就忘了要找谢老爷说的正事儿呢。

      谢老爷正在前厅吩咐府里的下人收拾屋子,置办抓周要买的东西。
      正应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句话,卜二爷瞧着谢老爷红光满面,神采飞扬,离得近了才看到谢老爷山根处隐有横纹,此喻大祸将至。
      卜二爷顾不上顾不上寒暄,拉了谢老爷径直去了内堂,如此这般的一说。
      谢家老爷已近中年,日渐发福,隐约还能看到当年年轻时的神采。他经商多年,自是经历过大风大雨,听得此言,略微沉吟,起身做个大揖,“二弟前番多次助我,无以为报,这次却还要烦请帮为兄解一解这厄。”
      卜二爷赶忙将人扶起来:“这些年来,你我亲如一家,这口口声声的喊我二弟,又怎能说‘烦请’二字。不瞒大哥说,这人是谁,我这边已经有数了,”
      谢老爷问道:“何人?”
      卜二爷道:“正是账房先生,周泰。”
      这周泰原本也是灾荒年间被老太太发善心收留的孤儿,较之卜二爷还小个四五岁,从小在谢家长大,跟着前任的账房先生学的一手打算盘、记账本的手艺,后来又娶了谢员外的外表妹。有了这门亲事,谢家更是看重这周泰,前任账房先生走后,这账房琐事便全交由周泰打理,兼之其为人聪敏,倒也渐渐的学些生意上的事儿。
      谢老爷叹道:“怎么会是他?”
      卜二爷和谢家相熟,这谢家上上下下的人莫说面向,便是生辰八字也都看过,因此摇头道:“此人眉散乱压眼,眉身不长,短不及目,主内心奸险阴狠,贪财好色,多庸碌之辈,少有作为。但他八字主他中年得一笔横财富贵,只怕应在这上面。”
      “这可如何是好?”
      卜二爷摇头道:“这等事唯有不沾身方才可躲,现下也只有暂缓之法,大哥日后寻个缘由让他离了谢家方好。”
      谢家老爷听后只是沉吟不语,卜二爷知他为人宽厚,此时必是将信将疑。切莫说他,便是卜二爷也是半信半疑,旁人算命,十有九准已当得起神算子,人不是神,哪来的事事都是拿捏得当的,更遑论这周泰素与谢家亦是和厚……
      如此,谢家小儿满月刚过,谢老爷便寻个由头送周泰去了江南一处的绸缎庄。
      江南最是富庶。

      至于谢家小儿,卜二爷单取一个“无”字。谢无,意指谢家无此人,只盼瞒得过老天,莫要在这小儿的命理上作怪。
      这边事儿都定了,卜二爷却发现自己测字算卦的出了问题,现下不管谁来卜卦必是十卦九不准,卦卦牵强附会,全然不通。
      卜二爷心知自己这次是强改命格,泄露天机,惹了祖师爷生气,索性闭了卦摊,借着之前赚下的银资在桃源镇附近四处游玩,或是外出找个池塘垂钓,或是到茶楼听几段古本……他不曾娶妻,亦无子嗣,当真是逍遥自在。
      如此过了一年有余。
      忽一日,谢家管家谢元神色慌张的赶来,怀里还抱着小谢无,慌慌张张的叫道:“二爷,不好了不好了,我家老爷被官府拘走了,道是他贩卖私盐,是砍头的大罪。”
      卜二爷接过他怀里的孩子,也着急道:“莫要慌张,怎么回事,你详细说来。”
      谢元噗通一声跪下,哭道:“今早官府一早来府里拿人,就说老爷贩卖私盐,带到公堂就开堂审了。老爷不认,但这堂上人证物证俱在,官爷就给判了刑了……”
      卜二爷宛如被雷劈了一般,立在当场,顾不得拉谢元起来,便一屁股坐在后面的梨花木椅子上,“怎么会,谢大哥向来遵纪守法,这贩私盐可是死罪,哪里来的人证物证。”
      “这人证是表姑爷,物证也是他拿来的,只说是老爷写的书信。”谢元哭道,“这知府大人就给判了刑了,死刑,抄家,家眷充军,老太太和小少爷暂不处置,这是老太太买通了官兵让我把小少爷偷着给您送来。她还让我给您带一句话,她本来施恩不图报,但现今小少爷只能拜托给您了,只盼你以后也莫要与谢家再有什么瓜葛……”
      卜二爷水晶心肠,通透的很,他知道老太太这是存了死意了,看着怀里还在熟睡的孩儿,卜二爷的眼泪也不得不“吧嗒吧嗒”的往下掉,人算不如天算,这谢家的灾难还是没躲过去。

      卜二爷偷偷的抱了孩子去看谢老爷,带了点吃食,未及说两句话,就见卜二爷刚买通的狱卒对他摆手,让他藏到一边。谢老爷因是死刑犯,不与其他犯人关在一起,卜二爷便寻了个拐角处空牢房躲进去。这边刚急急忙忙的藏好,那边就有人进来了,卜二爷躲在一旁从门缝里看,却正是那周泰施施然走进来。
      谢老爷坐在狱中的矮木凳上,只管吃卜二爷送进来的吃食,瞧都不瞧周泰。
      周泰隔着木栅栏做了一揖,“老爷。”
      谢老爷放下筷子,叹口气道:“我自问不从对不起你,你何必害得我家破人亡。”
      周泰摇头,“那我的才能哪里比不上你,又因何故要一直屈居在你之下,听你使唤。你将我分到江南,害我背井离乡,说是让我掌管江南的生意,倒不如说是嫉贤妒才。”
      谢老爷道:“你错了,商人重利,没得文人嫉贤妒才的账目。”
      周泰咬牙道:“我自问没有丁点儿比不上你,就因为出身不好,你就在上,我就在下,你让我如何甘心。现如今,我本想只得到你的家财而已,但怎奈知府大人要斩草除根。你放心,你走后,老太太和你的儿子我必会善待。”
      谢老爷不置可否,破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他自是懂得。

      周泰走后,卜二爷出来,先给谢老爷叩头,“若不是我让大哥将周泰送离桃源镇,也许事态就不会如此严峻。”
      谢老爷从栅栏里伸手扶起他,叹道道:“怨不得你,这左右不过是命。只是小儿就拜托给二弟了。”
      看着襁褓里伸手要抓自己胡子的小儿子,又忍不住落泪道:“原本是为瞒天过海,方才取名谢无,现今给我儿再加一字,唤作无虞,只盼我儿日后平安无事。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现今也算给谢家留了后,却恨自己不能给老母亲送终,二弟啊,为兄这些就托付给你了。”
      说着人就拜了下去。
      卜二爷跟着跪下点头,眼泪也止不住落,却只有襁褓里的小儿露着一张笑脸,伸手乱抓。

      未出几日,谢老爷就被押到刑场处了刑;谢老太太为不免连累他人,也自去了;谢夫人被罚充军,为保清白,一根白绫也随着去了。
      卜二爷替他们三人收殓了尸身,收拾好家当,便抱了谢无虞离了桃源,以避开周泰和这昏庸的府衙。
      剥卦最后一爻方才是阳爻,否极泰来,许是要应在谢家小儿长大之后了。
      到此时,卜二爷方才知晓当时自家师父教自己学《易》时说过的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毁经经存,注经经亡。”
      天道有常,你窥得了,却改不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