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话
写这篇同人的理由其实有很多,不过最主要的是私心的认为,过去那个时代里如此浓墨重彩出现过的人物,以这样的方式退场,有些不甘心。除了那几句似是而非有关面具的说辞,实在很难在理智层面上将退场与前情吻合上。另一方面,他们的曾经太惨烈,太华丽,以至于我久久不能从退场、暂退的转折中回过神来,所以脑海里就设想了一个关于他们的结局。
北兢王这个角色,仔细斟酌揣摩之后,在我的观念里,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则得王权而生,二则为王位而死。从他踏上争王权的这条路开始,已经注定不会有无害的结局,游戏开始,牵扯的面太广,牵涉的人太多,不容许任何人喊停,那个最初入局的原因早已无关紧要。而且私以为北兢王的冷静,某种程度上已经驾驭了情感,或许退场之前的种种表现都是假象,亦或是他确实神伤过,可心痛过后,依旧会面不改色的对苍狼千雪出手,下手比谁都狠。
苍狼和北兢王的再次交锋,我设想了很多次,原剧中北兢王的戏份反复对比琢磨,从语气、口白、环境描写中寻找蛛丝马迹,最终才下决心写北兢王的新局。关于面具的说法,也是选用了北兢王和欲星移的一段对话作为参考。
在写千雪的时候,脑海里一直浮现两句话:“不自由,毋宁死”“人间自是有情痴。”
中间部分失忆退隐孤雪千峰,暂时的宁静是一种海市蜃楼般的对比,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树欲静而风不止,千雪站在这场风暴的中央,他的选择真的不多。这一场恩怨,迟早要赤裸裸摆在眼前面对,没有一场厮杀,这道坎永远过不去,而这和生死成败,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
对于温皇,则铺成了两条线:神蛊温皇和任飘渺。
任飘渺的部分,原剧中其实非常有趣味,宏观来说,他只做了一件事,比剑。九龙变前半部分,任飘渺与宫本总司一战的布局,可以往前推到西剑流之乱。而任飘渺与银燕、剑无极一战则贯穿九龙之局。所以有理由怀疑,魔世开启的目的,于任飘渺而言,是找寻下一个剑道高手。
而神蛊温皇的戏份,是从智斗二字入手的,打一开始,他就是冲着北競王去的。
原剧中神蛊温皇在西剑流之乱中与赤羽的对手戏,九龙之局中与苍离的会面以及和俏如来的对峙,都明朗朗的表明了他对智斗的执着。
而两种性格相结合,便成了一手抓智斗,一手抓剑斗,于是,就有了这一局中温皇对峙北競王,任飘渺对峙鬼也召冥,这样的两手安排。
最后,有必要说明的是,以上观点,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这个故事也只是写一写我脑海里苗疆一脉的结局。各位道友随便看看就好。
也请不要问我是不是谁的粉或黑。于我而言,粉和黑都是文章以外的事情,平常时候,可以粉粉成花痴,黑黑成煤球,可一旦开始写文,尽力站在中间,一碗水端平。文中角色的行为对话并不是随意定的,而是在作者的价值观内,按照人物的性情一点点揣摩出来的,什么时候会说什么话,什么情况会做什么事,一点点顺延,文章自然而然走到了结局。至于揣摩的对与错,那是作者思想和笔力深浅的问题,这里不作说明。关于结局,其实确实有考虑过至少三条以上其他线路,可是细思之下都太过突兀,究其本质都是被情感所左右的结果。而私以为作者为了情感左右结局,只会打乱文章节奏,自己写的别扭,读者看的出戏,所以依旧采用了这个版本。
嘛~就这样,本文正式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