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 二世:千秋霸业一朝定(三) ...

  •   王宫的人最近发现,陛下的心情似乎变得非常好。

      具体例子就是他已经很久没有对一些不合格的大臣狗血淋头地痛骂一顿了。

      虽然以前也不多来着。

      他一般都是冷笑或者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而已。

      不过陛下无论干什么都一副和煦的样子更加可怕了有木有?

      陛下,我们胆子小,别吓我们啊!

      相比之下,扶苏殿下更加得宠的消息就一点就不稀奇了。

      估计是陛下的儿控程度升级了嘛!

      陛下宠爱长公子到了什么程度呢?

      嗯,陛下已经很久没有进后宫了。【喂,这有什么关系啊!】

      好吧,实际上,是陛下要带着儿子一起修炼。

      作为第一个接收到功法的娃儿,而且是因为他,秦王陛下才能够踏上长生大道的,陛下对儿子的观感比以前更好了。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天生聪慧的缘故,在跟着自己一起修炼的时候,偶尔还能提出一些对自己极有启发的建议。

      唉,作为没有师父领路,只能自己修炼的娃,就算秦王陛下的条件得天独厚,刚开始的时候也很磕磕绊绊啊!

      作为前辈、要装作不经意中指点遇到不解之处的秦王的扶苏:深藏功与名。

      而且为了不露馅,修炼的是另一本功法的扶苏,为了伪装,对这本功法的理解是很棒哒。

      和风云世界比,这个世界现在拥有的灵力更丰富,秦王陛下修炼起来的速度也不慢。

      秦王的资质棒棒哒!

      在修炼的时候,秦王也没有忘记他的使命——争霸天下。

      饶是这样,七年多的时间,有庶务拖累的秦王也修炼到了炼气十层,将要筑基。

      然后,伪装过的长公子的修为是炼气七层,也非常不错。

      本来,突破到筑基期还不跟玩似的吗?

      但是,坑爹的《天元秘录》,修炼起来还有个不好的地方。

      炼气到筑基,是为转化的第一步,此后凡躯尽褪。

      第二步,是元婴到化神,此后神魂不灭,万法不侵。

      可以说,在此界,便是不老不死的神了。

      坑爹的是,修炼这本功法,在这关键的两步,无论修炼者如何的天纵奇才,必须都需要天材地宝的帮助,才能够突破。

      这种事情,放在那些专门的修真界,估计也就是一颗筑基丹就搞定的事,但是,这个世界特么不一样啊!

      本来很想吐血的扶苏,被系统传过来的消息弄得更加想要吐血了。

      这本功法,属于这个世界人族的顶尖功法之流。

      原因就是因为,要突破境界,只需要两步转化的时候有天材地宝就够了。

      有些更加不好的,每一步,都需要帮助。

      扶苏:……呵呵。

      将这个当作珠子传过来的信息,但不属于功法内容而没默出来的扶苏,马上就告诉了秦王陛下这个悲桑的消息。

      眼见着离突破只有一步,到了筑基期能增加百多年寿命的嬴政,一口老血哽在喉咙里。

      但是最后,父子俩还是想到了办法。

      那么……赵国,就是你了!

      春秋二宝,随侯珠与和氏璧齐名。

      既然随侯珠里有这个秘密,那么,和氏璧,有没有隐秘在里面呢?

      更重要的是,和氏璧这东西,秦国君臣还因为这个,曾经丢过很大的颜面。

      嬴政的曾祖父昭襄王嬴稷,曾经很想要见识一下闻名所有诸侯国的瑰宝——和氏璧。

      本来,随侯珠与和氏璧都是楚国的东西,但是楚国衰落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随侯珠于与和氏璧都流落在外了。

      最后,随侯珠兜兜转转,还是落到了秦王手上,而和氏璧,则成为了赵王的珍藏。

      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之后,嬴稷就不大看得上赵国。

      秦国已经愈发强大,赵国却把锐意改革、开创盛世的国君【虽然是前国君】给饿死了,简直是在诠释应该怎么蠢死的典型案例。

      但是毕竟秦国不能无缘无故地树敌啊,而且,强抢什么的,太丢面子了。

      于是秦王就向赵国表示,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约吗?

      赵王:和氏璧是寡人的珍宝……

      赵国群臣:如果是真的……秦王,土豪,当然约啊!

      不想失去珍宝,但是又害怕自己为了这么一个死物放弃了得到十五城的机会,从此在赵国的历史上遗臭万年的赵王何,向群臣表达了自己的【划掉】犹豫【划掉】忧郁之情。

      秦国名声一向不太好啊,他们一向和蛮夷之人一块混的啊,白白为了一块玉璧割让十五城的事情,他们不太会做啊。

      赵国群臣细思恐极:说的好有道理,我们竟无言以对……

      妈蛋,搞得秦国和赵国不是一个祖宗一样。

      搞得秦赵的祖先当初是商朝大贵族的时候,守边疆的地方不是秦国的那一块疆域一样!

      人性呢?

      #时任秦王:同宗赵国认为我大秦国都是蛮夷,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赵国不答应的话,光是别人看他们的眼神都不对了。

      所以最后,赵国选择了派口才极好的使臣携带和氏璧出使秦国。

      哦,忘了说,那位出使前是赵王近侍的门客的使臣,现在是赵国的上卿,蔺相如。

      昭襄王自然不会用十五城换和氏璧。

      但是面对赵国的使臣,秦国君臣还是尽力展示了秦国和善的态度。

      昭襄王在日常理政的章台召见了蔺相如。

      但是蔺相如觉得,作为赵国使臣的他,并没有得到秦王的重视。

      除了秦国的典籍之外,几乎各个诸侯国的典籍,都记载了秦昭襄王认为和氏璧被带到秦国之后,就注定了它归属秦国的命运。秦昭襄王对待赵使蔺相如的态度,轻慢,且轻蔑。

      他肆意地让近侍和宠姬观看赵国国君心爱的至宝——和氏璧,好似这是属于秦王的小玩意儿。

      最后?

      自然是邪恶的秦王的阴谋没有得逞,机智勇敢的蔺相如成功地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功成身退。

      秦国人简直都要笑死了。

      来到秦国的使臣,如果他们的国君真的重视的话,哪一位不是身份高贵?

      公卿贵族尚且不论,便是嫡系王族也是有的。

      而当时的蔺相如是什么身份?

      不过是赵王近侍的门客罢了。

      在秦国人看来,这位使节,本身就隐含了赵国拒绝的意思。

      还有接见蔺相如的地方,章台,那也是在秦王的王宫之中。

      虽然秦王宫庞大的规模之中,有好几个理政的地方,但是以城换璧这种事情,本身就不可能放到严肃的大朝的殿上去。

      太荒谬了。

      没有哪个大臣会真的支持国君如此行事。

      而秦国打着的直接强取豪夺的主意,虽然都心知肚明,但是就更不能放到台面上去说了。

      结果,最后秦国从头到脚都被批得一文不值。

      可笑。

      而拥有蔺相如的赵国,在其后的渑池二王相会中,又狠狠地羞辱了秦国一把。

      奇耻大辱。

      而秦国,却不得不将这口气咽下。

      嬴政想到了曾祖父昭襄王曾经表现出的不甘和怒火。

      又想到了赵国,在最近,秦韩紧张的关系中,妄图插手的愚蠢。

      那么……就让赵国付出代价吧。

      秦国上下正在紧张地备战。

      秦韩的关系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紧张地步,和韩国同为三晋的赵国,在观望的时候,还忍不住在里面插了一手。

      其实这很正常。

      山东各国向来“同气连枝”,自从他们陆陆续续地将其他的中山、鲁、郑等国灭亡之后,剩下的韩、赵、魏、燕、齐五国,对秦国就极为防备。

      相比之下,远在南部边陲的越国虽然好些,但是也将秦国当成了越国争霸路上的重大阻碍。

      但是赵国的插手,是秦国最看不上眼的。

      秦赵追根究底,是同一个祖先,他们的王室都是嬴姓赵氏,可是,诸国之中,和秦国斗得最狠的,也是赵国。

      在这个时候,秦王嬴政若是提出要赵国的和氏璧,可能大臣们都会觉得他已经疯魔了,玩物丧志。

      可是嬴政却知道,他得到和氏璧的日子,或许并不会太远。

      赵国自己也在作死呢!

      饿死了自己的父王、也用蔺相如狠狠下了秦昭襄王的面子的赵惠文王赵何已经去世了,现任的赵王是赵何的太子丹。

      秦国曾经趁着赵国新君继位而攻打过他,在有军神之称的武安君白起的指挥下,赵国瞬间被连下三城。

      那是四年前,秦王政亲政六年之后,大权早就被掌握在秦王的手中。

      最后,以赵国向齐国求救告终。

      而齐国的条件,是要赵国的长安君到齐国当质子。

      长安君是赵□□的同母弟,作为小儿子,更是备受太后惠文后的溺爱。

      赵□□最后是靠臣子对太后的劝谏,将弟弟“卖”给了齐国,才得到齐国的出兵相助,转危为安的。

      赵□□如何能和秦王政相比?

      想到这些,为天材地宝烦忧的秦王陛下瞬间就恢复了好心情。

      回到寝殿,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

      后宫的赵姬给他添了一位小公子。

      算上已经夭折的儿子,这是他的第二十三个孩子,不过确切的排行,这是十八公子。

      当时扶苏也在嬴政的身边,嬴政瞬间就看到儿子表情有些发愣。

      哎哟,儿砸,你这是怕粑粑疼刚出生的小屁孩儿,不疼你了吗?

      自从儿子逐渐长大,自己就很少能享受到儿子撒娇的乐趣了呢!

      这么想着,嬴政有些好笑地抬手揉了揉扶苏的脑袋。

      若是当初,嬴政还算重视血脉的时候,他其他的公子说不定还能得到他的一些关注。

      但是,一经修真,除了对长子的疼爱还依旧存在未曾改变之外,嬴政发现,他对某些东西,已经看淡了不少。

      就算修真者血脉稀薄又怎么样啦,他这里公子都出生了这么多个了,多生一个不多,少生一个也没差。

      嬴政现在已经很少踏足后宫了,更多的精力,除了修真之外,便放在了政务上。

      长生有了,只剩下看着大秦千秋万代了有木有?!

      而扶苏,是嬴政非常满意的继承人。

      这是他手把手教大的儿子,处理政事的手段看着很是老练,心胸也比那群长于妇人之手的公子开阔了不少,还有眼界……除了自己,就属扶苏的眼界最高了!

      扶苏满足了嬴政对于继承人和儿子所有的想象和标准,所以说,如果嬴政的父爱是一百份儿的话,扶苏起码有九十份儿!这还是往少了估计。

      被自己“担心弟弟抢走爸爸的爱”的长子萌到了的秦王陛下,已经在想着,是不是要给扶苏宝贝儿找两个身份高贵的伴读,让他知道自己对他的拳拳父爱。

      顺便,让他从伴读那边对比一下,也更能突出自己好爸爸的形象呢!

      别以为他不知道,他手下的文武群臣,对孩子都是闷骚,父爱从来没有像他一样明显地表达过呢!

      经过对比,扶苏宝贝儿一定会更加明白,寡人是一个好爸爸哒!

      还沉浸在新添了一个小公子的消息中的扶苏:我擦……

      嗯,这不是因为什么修真者难以拥有后代,而是因为……胡亥,秦二世,始皇帝十八子,又称少子。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是讨债鬼已经来了的节奏……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1章 二世:千秋霸业一朝定(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