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雨相和 ...
-
陶乐和我是从小的朋友。这么些年我看她在成长的路上磕磕绊绊摔了爬起,她看我从假小子头型到乌黑长发装淑女,彼此是熟悉到可以在半夜call过去一把鼻涕一把泪也不觉得无赖。
陶乐生得山眉水眼,左颊一个浅浅梨涡,有点婴儿肥的娃娃脸,笑起来一副天真无邪没心没肺的样子。
高中毕业后我去了东南边陲的一座滨海城市,夏日如迷茫心境般炎热而漫长。她在我们曾心心念念要一起去的L城,那里四季春花烂漫,天空高远。我曾半开玩笑地揶揄她说如此良辰美景人面桃花的地方,不谈场刻骨铭心的恋爱实在辜负韶华。她的回应倒是淡然如水,隔着电脑屏幕我仿佛听得到她不紧不慢的语气,随缘就好。
缘分很快便到了。半年后我得知她恋爱了。
彼时我正宅在宿舍里抱怨湿冷和无雪的天气,手机毫无预兆地铃声大作。忙不迭地接起,情绪瞬间被感染:“你丫干嘛呢?我恋爱了哈哈哈……”已经记不清是怎么道的恭喜,只记得放下电话的那一刻我欢脱得跳脚,仿佛是自家女儿终于觅得良婿后生无忧。
陶乐自小父母离异,其中缘由已难追溯。据说陶乐的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父亲则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信仰差异加上性格不合,婚后俩人一直争执不断。陶乐10岁那年的一个雨夜,亲眼见证了父母的决裂。本以为是如同往常一样的争吵,发展到二人一夜无言,第二日晨起仍旧泪水涟涟。母亲的离去给陶乐的成长带来了怎样的阴影,我不得而知。只记得某日放学后教室里那个把自己藏在课桌底下,哭到说不出话流不出泪的女孩子——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呢?
问及陶乐和她亲爱的二熊相遇的过程,得到的答案令我瞠目结舌,不得不感慨缘分的奇妙和强大。陶乐说她从不留意漂流瓶这种东西,只不过误打误撞捡到并回复了一句就捡到了一个男友——于是我再次酸溜溜地感慨,缘分到了爱情原来如此简单。
“有没有人想唱歌?”
“如果你想唱,我不介意听。”
最初的对话便是这样,于是陶乐和二熊真的开始一个唱歌一个倾听,顺便越聊越开心。从网络上相遇到确定恋人关系不过短短二周时间。两周的时间去了解并爱上一个人,听起来实在匪夷所思。所有好友都不看好俩人的这份感情,二熊在澳洲留学,两人的距离远比地图上的茫茫大海还要令人望而生畏。异地恋本就是艰辛酸涩难以长久,何况俩人没有丝毫实地的感情基础,我在替陶乐感到开心的同时也难免觉得不安,生怕某日接她的电话听到的不是欢喜而是哭诉。
陶乐选择的恋情在他人眼里是如此虚无飘渺,但她在这份爱情中得到的幸福感却是显而易见的。原本在社交平台长年潜水的她开始不时发一些心情状态,原本不喜课业的她踌躇满志要考取二熊家所在地的研究生……这种变化是令人欣然的。假期回家见到她,我几乎找不到半点从前的影子,陶乐不再是那个性格有点冷淡透着沉重忧郁气质的小女生,在一起吃饭她颇有风范地张罗点菜,去唱歌她亦不再胆怯羞涩。爱情使人成长这话虽土气,但放在陶乐身上绝对是诠释的典范。
我见过二熊的照片,白色的桉树树干边一个高大的男生,戴一副黑框眼镜,笑着的样子干净温柔。和陶乐发微信的语气温吞如水,会不厌其烦地叮嘱她出去玩要记得带钱包过马路要当心车辆……体贴得让人莫名安心。
但是这样只是每天通讯工具交流,需要陪伴的时候、伤心难过的时候、快乐想要一起分享的时候,对方都不在身边——这样真的算是爱情吗?这么问的时候我得到了陶乐大大的白眼:“你又没异地恋过,怎么会知道其中的好?”我一时语塞,只得在心里默默祝福。
转眼间这份感情走过了三年。三年里俩人共见过三次面。三年间身边仍旧坚守的恋人似乎也只剩下陶乐和二熊这对。爱情的事情太过冷暖自知,没有人知道陶乐和二熊在这段感情里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只是幸运地作为成长过程中相伴的见证人,听过的分分合合多了,看过的缘起缘灭多了,相遇和离别都从刻骨铭心转化为常态,不再值得大惊小怪。
得知二熊将要回国的时候,我心里忽然有松口气的感觉,仿佛已经看到陶乐和他婚后的幸福生活。然而仿佛逆转剧般,二熊回国的前一天我听到了他们分手的消息。
分手理由像是鬼扯的借口般——“不愿互相耽误”。
然而两人平静得像是从未与对方有过绵长爱情,用陶乐的话说,做回朋友是最好的选择,不必因为琐事争吵,也不必担心相对生厌,逢年过节问候,各自安好便足够了。我不知道这话是否口是心非,只是心痛得仿佛有着如此经历的是自己。
彼时我们还都是对未来自信满满有着无限美好期待的年纪,换句话说可以肆无忌惮地各种纠结各种作,而不必担心黏在生活表面的柴米油盐有天会轰隆隆涌到自己面前。在爱情里勇敢和坚持都不会被看作不成熟。
但是有些事终究要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