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琉璃 ...

  •   雄鸡高唱,旭日东升。

      又是美好的一天,卫青伸了个懒腰,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又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眼前是一片黄土,黄土上用砖石砌成宽敞的路面,路的两旁,昨晚见过的石熊和从未在云阳宫里见到过的石鼓静默地对称摆放着。

      路两边是绿油油的野草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一派田园景致。

      在砖石大路的尽头立着六座长得很像汉阕的灰褐色建筑,再极目远处,一马平川上有两个突兀耸立的小山包。

      卫青记得那依稀是云阳宫正殿前耸立的两座高台的位置。

      黎明的原野上不见人烟,卫青只得按照记忆往云阳宫正门走去,在那六座疑似汉阕的建筑旁边,他发现了几处碑刻。

      一块巨大浑圆的石头上刻了三个红色的大字,虽然写法有些不同,但他还认出了那是“甘泉宫”三字。

      奇怪,这里不是云阳宫吗?

      带着满腹疑问,卫青焦急地凑到一旁的石碑前想要探个究竟。

      石碑上密密麻麻刻了许多字,卫青发现除了小部分可以猜测出来之外,大部分他根本不认得。

      这并非怪他文盲,他以平阳公主的名义起誓,他在陛下的热情帮扶下脱离文盲队伍之前,咳,也就是他担任建章监这个光荣的职务之外,他能读懂的字的比率就比现在这篇碑文多。

      实在是那碑上的字写得方方正正,完全不符合书写规范嘛!

      难道是传说中的天书?蝌蚪文?

      在他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枚八铢钱大小的琉璃宝镜从吉光裘内跌了出来。

      这枚宝镜是元鼎年间张骞部下从身毒国带回来的数柄宝镜之一,其中最贵重的一枚是光可鉴人的铜镜,据说能照见妖魅,佩戴上它的人能得到天神的庇护,刘彻便当即令赐给了疼爱的太子。

      剩下的也尽数赐给了其他的王子公主们,只有这枚碧绿通透的琉璃宝镜,没有赐予他人,而是在一次行幸甘泉的时候被刘彻显宝似地赠给了卫青。

      宝镜柄上有精致的鎏金流云勾纹,大概是镂空的地方钩着了吉光裘的皮毛,竟从棺里被带了出来。

      不会摔碎了吧?卫青忙从草丛里捡起琉璃宝镜,高举过目仔细端详。

      好歹是陛下送的东西,摔坏了少不得龙颜大怒,暴跳如雷,虽然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面的一日……

      所幸并没有跌出一丝裂纹,卫青放心地笑了,正准备收回怀中,突然愣在当地!

      却原来透过碧绿色的琉璃看到的石碑文,全部变成了他能够通顺朗读的正常文字。

      卫青忙读了起来:

      “甘泉宫遗址简介”

      为啥是遗址??

      “子午岭南段,渭水之北原,山川接壤处,丽麓曰甘泉。”

      “据《史记》载:建元元年(前104年)汉武帝始于“秦林光宫”基础之上,兴建甘泉宫……”

      《史记》是啥?建元元年是啥?汉武帝是谁?

      一个个疑问轰炸般蹦上卫青的脑袋,不过这汉武帝连着的事迹不是陛下所为吗?难道这汉武帝就是指的陛下?

      卫青认真思考了一下,猛然瞥见“前104年”,心里顿时被泼了一盆凉水。

      聪明如同卫青,他得出结论如下:现在是104年之后(没办法古代人没有公元前的概念),所以云阳宫变成了废墟,那个汉武帝大概是百年后的人对陛下的称呼,那……

      莫名其妙来到一百年后的自己,岂非再无见到陛下和亲人的可能?

      卫青的心拔凉拔凉的。

      如果知道自己来到的不是百年后,而要在前面再加个千,这打击会不会如洪水滔天?

      当然做这个假设是毫无意义的,当事人此时并不知情。

      卫青在田埂上逮到了一位质朴的农民伯伯,虽然对方身穿的衣服不似汉人也不似匈奴人。

      他礼貌地对老农拱手作揖,想要询问一下这一百年后世界的形势王朝的风云。

      “老伯,请问现在这未央宫之主是哪位?”

      话题总是从最浅显的开始,可是当他礼貌地问完之后,却发现老农有些惊诧地睁大了眼睛看着他,表情犹如在元封三年在上林苑平乐观围观角抵戏的京城百姓。

      卫青还来不及思考什么,老农一张口:“叽里咕噜咕咚哇哦哟呵~~”

      卫青彻底傻了眼。

      因为他发现自己根本听不懂眼前人说的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