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看这文,心里有一点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可能得罪人,便一直没说。现在文都要完结了,又觉得一直没给过长评不好意思,就索性说出心里话吧。
会被激出这一个长评,首先是被楚夫人的话雷到了,赵家容不得媳妇忤逆??这都形同监禁了,还算不得忤逆?难道楚夫人的意思是,不许九奶奶灌点什么慢性毒药下去弄死四太太?这不叫不许忤逆,这叫不许谋杀好不好?再看楚夫人自己,当年老侯爷床前说过的话,按照古人的标准,难道还算不得忤逆?说到底,楚夫人心里可清楚了,表面上贤良淑德,心里只想着利益最大化而已。
一直以来,非常非常地讨厌楚夫人。打落姨娘的胎是板上钉钉了。文里还说过,她只有庶女没有庶子,古人没有B超,那什么酸男辣女啊肚尖弄璋肚玩瓦的,大家也知道做不得准的,楚夫人根本不可能在孩子生下来以前预测男女。那她怎么做到有庶女没庶子的?说她曾让庶子“夭折”,是合理推测吧?
作者非常讨厌妻妾制度,把许多女人的悲剧归结于此,并且,强调这一切都是男人的错,其他家庭成员都是受害者。我可以同意这种观点,但是作者也说了,在什么时代说什么话,在那个时代,妾的存在就是合法的。从时代的角度讲,他们只是做了合法并且合乎风俗的事情。从人性的角度讲,一辈子面对同一个异性,并且这个异性还不是自己选择的,还能没点别的想法?只是那个年代,对女人封锁得紧,没机会。要是现代人,十七八岁以前不许你谈恋爱,一到十七八岁就给你按个老公或老婆,并且从今以后你只能跟他/她过一辈子,恐怕男女出轨都是哗哗地。实在地说,那种婚姻制度下,男女都有出轨的动机,只不过女人从心灵到□□都被封锁住了没有机会,而男人有那个机会而已。讲句老实话,对于那时的男人纳妾,我的观点是,身不二色是君子,纳妾也不是什么错。
好了,不管我的观点如何,妻妾制度是板上钉钉了,那么对于女人来说,你要么接受,要么反抗。要不你有种,就学那个潞王妃,拎把菜刀站在门口,死也不让妾进门。你没那个勇气魄力,或者还想要个贤良淑德的名声,那就好好对待妾室和庶出子女。似楚夫人这种,打落妾室胎儿,甚至非常可能曾谋害庶子的所谓当家主母,难道不算罪人?还有那个月太君,虽说其实是老侯爷的意思,但起码也算是合谋弄死了妾室吧?我就搞不明白了,就算是古代,正室弄死了妾室或庶出子女,都是有罪的好不好(有的朝代是没有罪的,但看此文的背景,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如此成熟,连兼祧都冒出来了,算一算那几个朝代,正室害死妾室和庶出子女都是有罪的)。何以一推了事,说全是男人的罪过?杀人都不算罪过了?杀人的罪过还比不上纳妾?
当然,为古人担忧是犯不着的,反正有罪没罪的他们也都死光了。我真正郁结心中的,是今人的态度。德先生,赛先生,一百年前的名词,我却担心一百年后也实现不了了。看看大家的态度,我怎么觉得许多人都很同情欣赏月太君楚夫人之流呢?如果说当年的侯爷夫人可以打落妾室的胎儿,是不用受法律制裁的,那么现在的高官子弟捅了女工八刀,又凭什么要受法律制裁呢?中国从古到今,都不是法治社会。现在大家表面上,都希望法律受到尊重,文明得以进步,但是社会形态取决于意识形态,如果有那么多人的心里都不尊重法律,凭什么要这个社会以及这个政权尊重法律呢?
有人说,大家都痛恨特权,但又都想要成为特权阶级,果然如此。
看得出来作者并不是支持特权阶级不把人命当一回事的,不然哪来的养夫记,还有宁为下堂妻呢?文中的妾室庶子们被害,无力讨回公道,是那时的现实。可是如果今人还为那种现实叫好,就可怕了。回想穿越文刚刚开始盛行时,不少背景小白到死,女主愚蠢如猪,妄想凭一人之力扭转封建社会。那时候很不屑他们,甚至觉得90后果然脑残。现在看来,说不定我们民族的希望,倒真是在90后身上。他们无知,但起码懂得对错。海地这次大选,一个毫无从政经验的歌手当选,他的竞选口号是,我不懂如何从政,但我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够了。
可能我们这个年纪的,生活的艰难经历的多了,又加上已为人妇,痛恨小三,所以总恨不得自己就是文中的特权者,把妾室弄死算数。但还是希望,对生命和法律的尊重,能够深入人心。毕竟婚姻再神圣,也不及生命和法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