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相瞒,拿到这个题目的瞬间,心里跳出来的,其实是天罗地网,是难逃法网,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自己也知道,这种联想属于剑走偏锋,和《排球少年》本身蕴含的“降低球网““隔网对峙”毫不相关,甚至可以说离题万里。
将错就错,由着性子写下去。然而这个故事,又在丝丝缕缕间,牵绊着原著的细节。月岛所谓的“意义”,无非是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无论多么努力都会碰壁,既然只有一支队伍能斩获全国冠军,那么其他队伍便与世俗的“成功”失之交臂。事实上,计算付出和回报,也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拥有的时间又那么少,自然要带着一把尺,遇事冷却头脑,想想是否值得。在这个意义上,月岛不愧是典型的“现代人”。
这篇小说想做的,就是把这种“生活在时间表里”的“现代体验”推向极致,推向家庭和国家解体、地球进入倒计时的危机年代。个人成为最小生产单位,一方面带来了自由和解放(尤其对于故事中的女人们),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均质化的个体生存和无孔不入的生命政治(在这个意义上,性别反而不重要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未来,从目前看,可能是存在的。
黑月的故事就在这样诞生了:一个将时间管理刻进DNA的监察员(他身上发生过什么故事,得靠读者自己猜测),一个以排球运动员为掩护的时间小偷(究竟是不是职业的,真不好说),以及其中混淆视听的赤苇(月岛怎么就没想过问问别人?)。这里的“网”,对于黑尾是法网,对于月岛则是坠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本想叫《黄雀记》,后来还是改做《陀飞轮》。只为那个又是计时器又是漩涡的双面意象,如同月岛难安的心。若是配合陈奕迅的同名歌曲,两相对照,大概别有一番风味。
“记住那关于光阴的教训/回头走 天已暗/你献出了十寸时和分/可有换到十寸金/还剩低 几多心跳/人面跟水晶表面对照/连自己亦都分析不了/得到多与少。”
篇幅所限,在短暂的Trick and Treat后,两人并没有更深的接触。不过没有故事,也是故事的一种。自己的文章,说太多就无趣了。希望你读得开心,希望有另一种时间,可以解你我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