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墨香惊鸿 ...
-
永和七年的秋意来得格外早,金陵书院静卧于栖霞山麓,青瓦白墙掩映在层层枫红与桐黄之间,远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设色山水。
“小姐,该起了,今日书院放榜”
“灵零啊,我再睡一会儿”说完便又睡了过去……
“小姐,小姐!老爷来了,快起来”“老爷,您别骂小姐,她这几日为了这次考核茶不思饭不想的”说完便装模做样的哭了起来。
谢临安听到动静缓缓睁开眼,看到是自己父亲连忙坐起身。
晨雾缠绵于山腰,为这秋色添了几分朦胧。
谢临安沿着湿润的青石小径徐行,月白襦裙上的银线竹叶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这料子是母亲特意从苏州捎来的苏绣,质地细腻温软,透着江南水乡的婉约。
她步履从容,神色清淡,宛如秋日里的一泓冷泉。
书阁前已聚了不少学子,都在等候月考放榜。低语声混杂着秋日的微凉,既期待又不安。
谢临安远远站着,目光淡扫过人群,不起波澜。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上的竹叶绣纹,那熟悉的触感让她保持着惯有的疏离。
“放榜了!”不知谁高喊一声,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谢临安抬眼望去,书阁门已开启,监院先生正将黄纸榜单张贴廊下。学子们围拢上去,议论声此起彼伏。
“又是凌云舟头名!”“谢临安第二,与上次一样!”声音清晰入耳。
“临安!”清脆的呼唤自身后传来,伴着环佩叮咚。慕雪瑶今日穿了一袭海棠红对襟襦裙,发间赤金点翠步摇随步轻摇,衬得鹅蛋脸愈发明艳,“你可算来了!我方才瞧过了,你又是第二!”
谢临安唇角微扬,笑意清浅,目光仍飘向书阁方向,声线平稳:“又是第二么?”
“可不是嘛!”慕雪瑶亲昵地挽住她的手臂,压低声音,“你说凌云舟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回回头名,骑射、策论、诗赋,样样拔尖”
林灵缓步走来。一身藕荷色襦裙,与慕雪瑶的明艳相比,更显清丽。
她轻声开口,语气温和却带着不赞同:“雪瑶,你又嚼舌根。云舟的成绩是苦读得来的,你又不是没见她每日最早到书阁,最晚离开。”
“我这不是好奇嘛!”慕雪瑶小声嘟囔,“你们不觉得她太过完美了些?从不与谁特别亲近,也不对谁特别冷淡,就像…就像一尊玉人,好看却少了温度”
谢临安垂眸,想起去年春日在后山桃林偶遇凌云舟。
落英缤纷中,那人独坐溪边抚琴,琴音泠泠,花瓣落满身也不拂去。晨曦透过花枝,为她周身镀上金边。
那一刻,谢临安觉得她不像玉雕,倒似谪仙,随时会乘风归去。这念头一闪而过,很快便被压下,不留痕迹。
她依旧站在原地,目光淡扫过榜单,最终落在那熟悉身影上。凌云舟今日穿着一身竹青长衫,墨发用白玉簪松松挽起,露出流畅下颌线条。
她似乎对这结果早已了然,只淡淡扫了一眼榜单,便欲转身。
几位相熟学子围上前道贺,她微微颔首,唇角牵起恰到好处的弧度,声音清越如玉击:“多谢各位,今晚酉时宴饮,酒水我请”听不出多少喜悦。
谢临安神色未变,只微微侧身,欲避开这喧闹,却被慕雪瑶拉住:“去哪儿?咱们也去恭喜云舟啊”
“人太多了…”她轻声推辞,话未说完,却见凌云舟径直朝她们走来。
心跳几不可察地快了一拍,面上却依旧平静。
凌云舟身量较一般女子高挑,站定时恰好挡住晨光,投下淡淡阴影。
谢临安能清晰闻到她身上那股淡淡松香,清冽干净,像是长年与琴棋为伴熏染出的气息。
“谢姑娘”凌云舟目光落在谢临安腰间香囊上,语气温和,“这枚香囊很是别致,可是出自苏州陆师傅之手?”
谢临安微微颔首:“凌姑娘好眼力”
凌云舟唇角微扬:“曾有幸见过陆师傅的作品,刀工细腻,意境清远,最擅雕竹”
她目光掠过香囊上的竹纹,“这疏密有致的刺绣,确是陆师傅的风格”
慕雪瑶凑过来细看,不禁惊叹:“云舟连玉雕流派都这般精通?”
凌云舟淡然一笑:“家母喜好香囊,自幼耳濡目染罢了”
目光无意般掠过谢临安,见她神色依旧清淡,不由多停留一瞬,“告辞”
竹青色背影渐行渐远,消失在长廊转角。
谢临安仍静静站着,指尖无意识抚过腰间香囊,她眸光微动,很快又恢复平静,仿佛什么都不曾入心。
“呀!”林灵轻呼一声,指着不远处石阶,“云舟的玉佩落下了!”
谢临安循声望去,果然看见石阶上落着一枚素色香囊,上面绣着精致的舟纹水波,针脚细密,一看便知出自大家之手。
“我去还给她”她拾起玉佩,语气依旧平淡,转身离去。
长廊尽头已空无一人,唯萧瑟秋风卷起满地残叶,沙沙轻响如叹息,掠过檐下铜铃,带来几分寂寥。
她低头看向掌心香囊,清雅药香隐隐传来。眸光微敛,将香囊收入袖中,转身离去的身影依旧清冷孤直,仿佛方才那片刻的驻足不过是错觉。
唯有袖中那枚微暖的香囊,无声诉说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