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番外1~3 ...

  •   ### 番外一:平安符的秘密(江景行视角)

      六岁那年的春祭,是我第一次见到陆甜甜。

      她穿着杏红衫子,像只小蝴蝶似的在祭坛边乱转,发间系着的银铃随着她的步伐叮当作响。我站在父亲身侧,看着她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把供桌上的桂花糕塞进袖口。

      "看什么看!"她发现我的视线,冲我龇了龇牙,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笑容。

      后来落水事件发生时,我几乎是本能地跳了下去。湖水很冷,她在我怀里扑腾得像只落水的小猫,指甲在我脖子上划出好几道血痕。上岸后,她抖着手塞给我一个湿漉漉的平安符:"娘亲说...救人一命要...要报答..."

      那个平安符绣得歪歪扭扭,上面的"平安"二字像两条扭曲的蚯蚓。可那晚,我把它放在枕下,闻着上面残留的甜香,第一次失眠了。

      十二岁,我开始习武。每次累得想放弃时,就看看藏在剑穗里的平安符——虽然已经被我摸得发白,但甜甜的味道似乎还在。

      十五岁,我随父王戍边。临行前夜,我偷偷翻进陆府后院,看见她在灯下绣嫁衣。原来她已许了燕家。那晚我在她窗下站到天明,临走时取走了她晾在院中的一方手帕。

      边关三年,我每月都会托人送礼物回京。每一件都是精心挑选——她喜欢的松烟砚,她提过的琴谱,她羡慕长公主戴过的耳坠...我不敢写只言片语,只在礼单末尾画一片柳叶——那是她名字的寓意。

      十八岁凯旋,听说她与燕行的婚事告吹。我欣喜若狂,却在见到她时,被她眼中的疏离刺痛。她叫我"世子",不再是"景行哥哥"。

      上元夜,我看到她茶中被下药,情急之下只能出此下策。当她在我怀中颤抖时,我既愧疚又窃喜——终于,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拥有她。

      大婚那日,我将祖传玉佩系在她腰间时,她不知道,那玉佩背面刻着"江陆永结"四个小字——是我十岁时刻的。

      现在,每当我深夜回房,看见枕边人熟睡的侧颜,仍会忍不住轻触她颈后那颗小红痣——和六岁时一模一样。

      (平安符至今仍藏在我贴身香囊里,只是不敢告诉她,当年我偷偷在上面绣了个极小的"江"字。)

      ### 番外二:育儿日记(陆甜甜视角)

      景行有个不为人知的习惯——记录育儿日记。

      昀儿出生那日,我疼得神志不清,只记得他手臂被我咬得鲜血淋漓。后来才从嬷嬷处得知,他抱着初生的昀儿,在产房外哭得像个孩子。

      那本烫金的《育儿录》第一页写着:"庆和三年二月初八,吾儿江昀降世。其母受难日,父心碎时。"

      昀儿满月时吐奶,他连夜翻阅医书,最后发现是乳母吃了寒凉之物。那页批注愤怒得力透纸背:"凡近吾儿者,饮食需经太医查验!"

      最有趣的是记录昀儿学走路:"腊月初七,昀儿能独行三步,直奔其母而去。为父伸手欲扶,竟被无视。心甚酸。"旁边还画了个哭脸。

      曦儿出生后,他的记录更加细腻:"曦儿今日抓周,弃金玉而择其兄之木剑。昀儿大哭,吾窃喜——终有人承我剑法。"

      我偶尔也会偷添几笔。比如在"昀儿背诗三十首"旁批注:"其父通宵所教";在"曦儿撕坏《山河志》"那页补上:"实乃其父为引她注意,故意置之矮几。"

      昨夜我翻到最新一页:"昀儿问'爹爹为何总盯着娘亲看',答曰'因你娘是天上明月'。儿困惑'那为何夜里总听见爹爹说捉到月亮了'——此子不可教也!"

      我红着脸合上册子,转身就被"捉月亮"的某人抱个正着。他下巴抵在我肩头轻笑:"夫人偷看为夫日记,该当何罪?"

      ### 番外三:理想别院(双视角)

      【江景行视角】
      城南别院的图纸,是甜甜十四岁那年落在我书房的。

      那天她来借《山海经》,临走时这张皱巴巴的纸从她袖中滑出。上面歪歪扭扭画着"理想居所":临湖而建,有梅林竹坞,檐角挂风铃,窗边设秋千...角落还写着"将来要和喜欢的人住这里"。

      我临摹了一份,原件悄悄塞回她书包。后来每次出征,我都带着那张图,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把它变为现实。

      直到春猎中箭,以为自己将死,才惊觉这个梦永远无法实现了。所以在遗书里,我把这个未完成的心愿托付给老管家。

      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别院落成。更没想到,甜甜会记得当年随手画的草图。

      那日她站在院门前,突然转身揪住我衣襟:"江景行,你连我画的歪脖子树都原样栽了?"我笑着吻她指尖:"夫人所绘,皆为圣旨。"

      【陆甜甜视角】
      发现城南别院完全复刻我少时涂鸦时,我震惊得说不出话。

      那幅画是我十四岁春困时的随手之作,后来怎么也找不到,还懊恼了好久。没想到竟被景行珍藏至今,连我乱涂的"此处要棵歪脖子树"都忠实还原。

      更过分的是,他居然在卧室床头刻了行小字:"甜甜梦工场"——那是我当年在画角落款时瞎写的!

      "你什么时候..."我话未说完,就被他抱上窗边的秋千。这是他按图中样式特意打造的,坐板边缘刻着密密麻麻的日期。

      "庆和五年三月初二,甜甜在此午睡"
      "庆和六年腊月廿三,甜甜在此赏雪"
      ......

      最近一条是昨日:"庆和七年上元节,甜甜在此...(他凑到我耳边说了句羞人的话)"

      我气得咬他肩膀,他却笑得胸膛震动:"夫人当年可没说,理想居所里不准行夫妻之礼。"

      檐角风铃轻响,梅香透过窗棂。我想,十四岁的自己真该在画上补一句:"此处应有江景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