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第 72 章 ...
-
夏满和春哥儿在门口下车,毛平秋把车卸了将驴赶到后院专门为它建的牲口棚里头,挑了些好口味的干草,混了些清爽的秋菜放在石槽里,母驴温顺垂头吃草,鼻息发出嗤响,惬意地甩了甩尾巴。
毛萍冬蝴蝶一样从屋里飞奔出来,抱着春哥儿的胳膊,笑意盈盈:“镇上好玩吗?”
春哥儿睡了一觉,此时脸颊红扑扑,精气神好极了,他笑着点点头,被养出肉的脸上戳了两个浅浅梨涡。
毛萍冬看得稀奇,拿手戳了戳梨涡,叽里咕噜说个不停。
夏满走到院里桌椅旁,将背篓放在桌上,此时严娟在灶屋备菜,听见动静也钻出来。
“娘,快来吃些糕点垫垫肚子。”
夏满没拿许多,只掏出桂花糕和枣泥糕,几人尝了一块就不再多吃,毛平秋来了倒是一下吃了三块桂花糕。
“路上碰到小玉,她买给春哥儿的见面礼。,我一会儿给春哥儿放进房间里。”
春哥儿连连摆手,他指了指灶屋。
“我晓得意思!”毛萍冬声音清脆,“春哥儿是说放在灶屋里大家一起吃!”
几双眼睛看着春哥儿,后者有些不好意思,认可地点点头。
“行,春哥儿的心意我们也不能浪费,糕点就放在碗柜里,谁想吃自己去拿。”夏满又提到马家将派人来买菌菇酱的事儿,“接下来要忙的事情多,如果有人办宴席,我们只能推了。”
做菌菇酱尚且时间紧凑,更别提月底还有一个蒲泉镇大集,去年那个大集自己就赚了不少,今年怎么说也得好好准备准备。这厢算下来,直至年底,也接不了几场席,好在快到冬月,没有农户会选在这几个月办事。
十月十八,菌菇阴干的差不多,夏满便开始制酱。
菌菇切得细碎备用,起火润锅热油,三肥七瘦的肉臊子下锅炒香,辣子、姜蒜、大酱、菌菇丁......依次倒入锅中,炒熟后小火慢熬半个时辰,期间不停搅拌以防粘锅。
随着菌菇酱咕噜咕噜地冒泡,油亮艳丽的色泽强势俘获进灶屋的人的目光,比颜色更霸道的是香气,鲜香麻辣的刺激味道如山洪般喷涌而出,弥散在灶屋,又穿过门窗飘向院里院外。
毛家邻居最是痛苦,整日闻着胳膊饭菜香,再看看自己桌上那两碗野菜一盘馍,只觉愈发没有胃口,连就着香气下饭都做不到——嘴里粗糙苦涩的口感可不是靠催眠自己能说得过去的!
今日隔壁的香气较之往常更加霸道,到了闻之而口舌生津的地步,穿透力强到路过的每个人都忍不住停下来细嗅。
外人尚且如此,家里人更是被熏得五迷三道。
毛萍冬和严娟到灶屋一瞧,夏满已经盛起一瓮酱,正在准备第二锅,见他们进来,笑着指了指桌上的酱,招呼:“快尝尝。”
味道不消说,自是好吃,而且比春上时候制得更好吃!
夏满哈哈笑,冲毛萍冬投去肯定的目光:“冬冬厉害,这次的酱加了些配料,味道自然不一样,也不知其他人能不能吃得惯。”
那肯定能,毛萍冬信心十足,振振有词:“味道越来越好,人们只会越来越爱吃,我刚刚尝了一口,现在就想来两个馒头蘸酱!”
“行,咱们晚上蒸馒头吃!”
晚食,一家人都对夏满这次熬得酱表示出强烈的肯定,就连毛小山过来还碗时都舔舔嘴唇,表明他们家人都爱吃酱,他年纪小根本抢不过大人们!至于他厚着脸皮在毛家蹭了一顿饭,临走时还拿了一盘柿饼,回家糟秦芳骂的事儿,就略过不提吧。
两日后,马家马车载着斐玉过来,此次跟着的不光两个小厮,还多了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胖乎乎的脸上带着笑,丝毫没有对山里人的偏见。
几人殷切的打完招呼,夏满才知这中年人是马府的厨子。
两位小厮一人怀抱一筐白玉瓶跟着严娟去灶屋装瓶,大厨也紧随其后,掀开瓮口的盖子,若有若无的香气溢出。大厨拿筷子沾了酱放进嘴里品尝,这一下就吃出不对劲,比上次的酱味道更复杂些,想必是多放了佐料,可滋味儿是真好,进了嘴就迅速霸占整个口腔。
斐玉则跟着夏满在新房子里转了转,前后院子布置得满满当当,晾晒的东西都充满生活气息,她感慨道:“这房子住起来才像样,住在里头听鸟鸣叶落,想必惬意极了。”
夏满附和点头,把人带到毛萍冬房间里,二人坐在窗前谈心。
“小玉,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夏满很担心,蹙眉望着她,“我见你气色不太好。”
斐玉沉默一瞬,随即又扬起漫不经心的笑,说:“是好事也是坏事。我家少爷要北上求学,老爷夫人便让小姐跟着一道去投奔舅老爷,说是给小姐踅摸个好亲事,我也得跟着一道去。”
突然的消息让夏满有些无措,半晌慌乱涌上心头,着急道:“北上是哪里?远不远?”
“说远也不远,都安府靖州,离京城很近。”斐玉不乐意看夏满苦着脸,故意说,“听说那地方可繁华热闹,我以后说不定都想不起你了。”
夏满眼眶泛红,心说你不想我也没事,就怕你一个人在外头吃苦受罪还没个贴心人安慰。可他没这么说,而是顺着斐玉的话:“那你要好好玩,我以后去找你,你得带我吃好吃的。”
至于斐玉能不能回来,夏满不敢问,为奴为婢者,若是得主子青睐,便做嫁妆跟着去婆家,而一旦进了婆家,想出来都很难,别提翻山越岭回到蒲泉镇。
斐玉大约能猜到夏满心里想什么,可她做不了主,给不了夏满承诺,只说:“先前教你识字你还不愿学,幸好我压着你认了字,日后,咱们之间互通书信也方便。”
夏满眼睛一亮,生出庆幸,狠狠点了点头,详细问了通书信应该去哪,把细节牢牢记在心里。
“走吧,我们去看看讲装好没有。你方才说,这次的酱味道同上回不一样?”
“多加了些调料。”夏满凑到她耳边把自己加的调料一一道来。
“都是贵价的东西,不便宜。”斐玉心里合计一番,待尝了味道后,立刻拍马,“得加钱。”
夏满摇摇头,同她说了心中打算:“小玉,我日后想拿这个酱做生意,价格不可能定的太高,尤其你们买了这么多,若是按照先前的报价,只怕会惹得主人家不快。”
因此,本次买酱的价格不仅没高,反倒比上次还低,低了不少。
话也好说,夏满同王掌事说自己这次做的酱多,加上日后在外头卖,想吃随时能买,价钱不好太贵,上次做得少贵府要得急,承王掌事情,卖了一批贵价,今日一瓶就卖五两银子——夏满想卖二两,斐玉不答应。
“这次用的瓶子比之前大一圈,你酱料本钱又高,哪能降价太多?”斐玉戳他额头,“况且,你价钱喊的这么低,你让王掌事怎么同夫人交代?”
马府此次是打着买上一些让少爷带着的想法,马家少爷就爱这口吃食,因此两筐大瓶共计五十,装了两瓮多的菌菇酱!
夏满这回总共也就做了五瓮,一下子去掉一半,也不多说,就按照斐玉提的价钱卖。
王掌事叹口气,他本次来是打着能买到菌菇酱方的心思,银票都提前备好,擎等着来谈判。按他所想,一个山里头的乡下夫郎,没甚大见识,自己哄骗两句,多给些银子就能把方子弄到手。
可站在院外瞧见这处高大气派的房子,他就有些心怯,这户人家瞧着富裕,怕是一般的银钱买不通。
等见了面聊上,得知这位夫郎就是名声在外的“送喜夫郎”,相公是连大人物都赞不绝口的大师级木匠毛师傅,他占便宜的小心思没了,想着大不了多出些钱买下方子。
方才夏夫郎说要拿菌菇酱做生意,他就晓得自己的打算彻底泡汤,也不开口讨没趣。
夏满将提前装好的一罐酱送给斐玉,问清她离开的时间,不舍地目送她离去。
“哥夫,小玉姐姐要去哪里?”毛萍冬好奇问,春哥儿也在一旁面露好奇,他们都很喜欢这个爱说笑的姐姐。
“她要离开蒲泉镇,北上常住。”夏满说起这事儿还是觉得心里空荡荡。
成亲后虽然二人不常见面,可人就在那里,想念的紧随时都能去看望,可人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加上斐玉的身份,二人想再见上一面难如登天。
毛萍冬很吃惊,看着哥夫恹恹的神色,懂事地住嘴,没有多问。
白花花的银子又将家底填的充裕,先前花掉的钱一下子回本不少,这个钱夏满不打算动,那么过年的花销就得靠月底的大集撑着,做什么买卖就显得尤为重要。
冥思苦想一番,除了炸鱼外,再上一款绿豆面。青翠的颜色配上橙红的酱,爽滑可口又回味无穷。
之所以要卖面,是为了推广菌菇酱。
今年秋天几场雨下过,菌子一茬接一茬地长,一家人光是摘菌子都花了五六天,囤了不少在家中。除却已经做成酱的,余下的菌子还能做出三瓮酱,可以撑到来年春天。往深了考量,夏满有意靠酱招揽一批食客,待日后自家饭馆开张,也不愁客源。
打定主意,距离月底还有十天,夏满紧锣密鼓地张罗起制面,让人意外的是,春哥儿对此展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不好意思偷看夏满的方子,眼里渴望却压不住。
夏满乐,头一回看见春哥儿提起兴趣,便主动拉着他来看。
令人惊讶的是,春哥儿在制面一途上颇有天赋,揉出来的面条劲道爽口,堪比面条摊子上干了三十年的老师傅,毛萍冬吃了一次就赞不绝口。
夏满怕春哥儿累着,不让他揉面,可后者不愿意,苦着脸哀求地看他,夏满心一软,见人身体没什么大碍,便由着他担起揉面重任。好在夏满拿捏着量,没做太多,待到大集前一日,也就做了两竹篓绿豆面。
听见不用再揉面,春哥儿还有些依依不舍呢。
“不揉面,明日带你去摊子上跟着我做买卖!”
春哥儿眼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