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新婚燕尔 ...

  •   这一夜,玉婧觉得自己宛如漂浮在无边无垠的水面上,看不到彼岸,只能紧紧抱住眼前浮木,由着它带着自己荡动。

      她在一下又一下的荡动中化成了一滩水,脑海一片混沌。

      迷迷糊糊间,她记得有人温柔地将她抱在怀里,轻轻地安抚,她放心的睡过去。

      再醒来时,床前的龙凤花烛还未燃尽,烛泪垂垂淌着,窗外已隐隐有几缕光亮。

      允礼已经醒了,正歪着头看她,眼里亮晶晶的。

      这样近在咫尺的距离让玉婧有些羞怯,她想要往后躲,发现自己全身酸软,连手也没什么力气。

      昨夜的一幕幕浮现出来,那样的唇齿相依、抵死缠绵,玉婧更觉羞赧。

      这般小女儿形态,允礼心里的火又被勾起来了。食髓知味,用在一个新婚的男人身上再合适不过。

      他前世与甄嬛聚少离多,本就是情感上的共鸣,水乳交融之事只是添几分润色,算下来堪堪不过几次,与孟静娴也只有一次。

      那些岁月距如今已太遥远,远到他已记不清了,昨夜的洞房花烛,才是真正令他身心愉悦。她的滋味太美好,让他忍不住想要再品尝一番。

      摇曳的烛火映照着玉婧绯红脸颊,烛火越燃越旺,她的脸越来越红,允礼的那点火亦越来越大。感受到他滚烫的炽热,玉婧不由惊呼:“王爷……我们一会儿还要入宫谢恩。”

      “无妨,皇兄不会怪罪。”

      允礼到底存了分寸没闹太久,阿晋和初晴将要进宫行头预备好了,待他们沐浴完毕就伶俐地上来服侍,很快便收拾妥当,踏上了入宫的马车。

      按照礼仪规定,他们要去宫里拜见皇太后、皇帝和皇后。宫中的人都知道今天是果亲王和福晋新婚第二天进宫的日子,各宫的奴才也都做好了准备。

      二人今日着的是王爷与福晋的服制,相携下车而来时,好事者偷偷观望,暗道王爷和福晋真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人儿,也难怪王爷等到如今才成婚。

      皇帝难得将君臣之道放在一边,语重心长地拉着允礼说了一番话。他年龄渐渐上来,如今只剩下这几个兄弟,倒将从前的猜疑收了几分。

      皇后仍在“病中”,皇帝特意吩咐了不要去打扰,二人便起身往寿康宫去。太后难得的没有发难,还赏许多物件。

      从寿康宫出来,允礼笑对玉婧道:“你去永寿宫吧?”

      “那你呢?”

      他是外男不宜在宫里久待,皇帝又在处理政务,养心殿也是去不了的。

      “皇兄特许我今日可以回凝晖堂,我在那儿等你。”

      “好。”

      甄嬛已在永寿宫候着了,不只是她,陵容和淳儿皆在,敬妃带着胧月也来了。

      玉婧按例行了礼入座,胧月认出她来,甜甜叫了一声:“姨母。”

      众人皆笑了起来,敬妃笑着告诉胧月:“如今该叫婶母才是。”

      胧月现下两岁多,正是淘气伶俐之际,虽分不清“姨母”与“婶母”有什么区别,但敬妃要她叫,她便乖乖开口唤:“婶母。”

      玉婧让初霁把预备好的玉佩拿上来,笑眯眯递给胧月:“这是婶母给你的见面礼,拿去玩吧。”

      胧月有板有眼地道了谢,而后接了。

      她这样的举动不仅玉婧高兴,甄嬛心里也极为开心。

      胧月自幼养在敬妃膝下,即便决定了不要回胧月,她也不愿见孩子跟自己生分。好在敬妃大度,在她的教导下,胧月知道还有自己这个额娘。眼下胧月愿意亲近玉婧,也是因自己的缘故。

      除了胧月外,玉婧给瑞宁、弘曕、灵犀的见面礼亦是一样,连没来的温宜也备了一份送去。

      几人说了一会话,敬妃站起来道:“时候不早了,我该带胧月回去用午饭了。”

      甄嬛挽留道:“姐姐若不嫌弃,留在永寿宫也是一样的。”

      敬妃婉拒:“咱们在宫里,哪日聚不得?倒是你们姐妹难得一见,我们便不打搅了。”

      陵容和淳儿点头称是:“姐姐和福晋好好说说话。”

      “既如此,槿汐帮我送送。”

      槿汐领命送敬妃等出去,流朱带小厨房的人将午饭摆了上来。甄嬛招呼玉婧入座,与自己共用午膳。

      “当日多亏你提点我将胧月仍交由敬妃抚养,如若不然,我与敬妃之间会生嫌隙不说,有了弘曕和灵犀,我也没精力照看三个孩子。”甄嬛由衷道。

      玉婧笑道:“长姐一片慈母之心,来日三个孩子都会明白您的用心良苦。”

      用完午膳,姐妹二人坐在一处说体己话,甄嬛问:“王爷待你还好吧?”

      这话问得玉婧一顿。她昨日才嫁过去,在王府不过待了一个晚上而已。甄嬛这么问,倒叫她想起昨夜的疯狂,脸一红小声道:“自是好的。”

      甄嬛是过来人,见玉婧这般模样哪里还不明白,她也是个面皮薄的,便将话题一转:“你新婚,我这个做长姐的也没什么东西给你,思来想去唯有一物最为合适。”

      说着唤流朱将长相思抱了过来:“皇上告诉我,当日舒太妃住在桐花台,每每先帝去圆明园,总要与舒太妃合奏。琴名长相思、笛曰长相守,一琴一笛,两相和鸣。舒太妃离宫后,皇上将长相守赐给了果郡王,唯余长相思在宫里。如今你与王爷是正经夫妻,这长相思也合该以你做主人。”

      “这不可。”玉婧连忙推辞,“长相思是皇上赐予长姐之物,皇上隆恩怎可转赠?再者长姐知道的,妹妹于琴艺上实在不通,只会可惜了长相思。”

      甄嬛十分坚决:“琴艺总可以练的,你是舒太妃的儿媳,又有长相守的主人在侧,还怕弹不好长相思?长相思与长相守在一块才能齐奏出天籁,留在我这里才是可惜了。”

      “如此,妹妹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玉婧将长相思带到凝晖堂,允礼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长相思?”

      “长姐说长相思当与长相守和鸣,便将它赠予我了。”玉婧垂眸道,“只是,我到底疏于琴艺……”

      前世允礼与甄嬛琴笛合奏,她羡艳地站在一旁听着舒太妃赞他们心有灵犀。而现在这个人、这张琴皆属于她了,可她却无法像甄嬛一样,跟他一起奏出一支《长相思》。

      玉婧不免有些气馁,自己到底不是作闺阁小姐长大的,便是在读书写字上费苦功夫,这些技艺却还是不如人。

      允礼牵起她的手,柔声道:“去见额娘吧,额娘会有法子。”

      幼时他常听额娘与皇阿玛琴笛合奏,那时他还听不懂曲中意,只是皇阿玛和额娘柔和的笑意让他沉醉其中,围在父母嬉笑打闹。

      额娘的柔荑离了弦,温柔地揽住他:“等到胤礼娶了妻子,也可以这样与她合奏。”

      “好!”

      小小的允礼重重点头,随即吸吸鼻子想了想,问:“若是她不会弹琴呢?”

      “那就带她来找额娘,额娘可以教她。”

      如今玩笑应验,他真的娶了一位不会弹琴的妻子,又是额娘的故人之女,还怕额娘教不会她吗?

      安栖观里,舒太妃一早得了允礼和玉婧今日会来请安的信,与积云姑姑正候着呢。

      积云姑姑见二人来了,满面含笑招手道:“方才太妃还念叨呢,可是来了。”说着将两个蒲团放在舒太妃面前的地上。

      允礼和玉婧心领神会,跪于蒲团之上一拜到底:“给额娘请安。”

      “好!好!”

      看着面前跪着的一对璧人,舒太妃激动得热泪盈眶:“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先帝和绵绵泉下有知,定然也十分高兴。”言毕亲自起身,一手一个扶了起来。

      玉婧含泪感念道:“能与您成为一家人,是青青的福气。”

      “什么福气不福气的,我就允礼这么一个孩子,你娘也只你一个女儿。你们身上都留着一半摆夷人的血,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玉婧大觉羞赧,与允礼相视一笑。

      舒太妃看着儿子,正色道:“你们今日来,我也有一句话要交待允礼。额娘出身摆夷,青青也是摆夷人的孩子,我们摆夷不同满汉可以娶侧纳妾,你既娶了青青,额娘希望你能从一而终。”

      先帝的后妃、夺嫡之争有多严酷,他们母子都是经历过的。舒太妃如今身在道观,所愿者不过是儿子平安,年岁大了,又渐渐念起摆夷山水风俗来。儿子少娶几房姬妾,来日也少一些事端。

      允礼郑重道:“即便额娘不嘱咐,儿子也一定做到。”玉婧心下感动不已。

      允礼让阿晋将长相思抱过来,舒太妃眼前一亮:“长相思?”

      玉婧盈盈下拜:“请额娘教授我琴艺。”

      舒太妃笑着点头:“长相思与长相守又成了一对,总算不辜负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