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本质的认知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都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二)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的满足只能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1.人生目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2.人生态度:人们通过生活事件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3.人生价值: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三、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又对世界观地巩固、发展和变化起重要作用。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
      一.高尚的人生追求
      高尚的人生追求促使我们把握人生的奋斗目标,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
      如何做到追求高尚人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熟读)
      积极的人生态度特点:认真务实、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人生须认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就是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
      人生当务实: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正确面对人生目的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更好地把人生梦想与个人情况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
      人生应乐观: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拥有生活。
      人生要进取: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大学生要积极进取,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一)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其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体现)
      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评价题
      1.既要看贡献的大小,也要看尽力的程度。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是否做出贡献及贡献大小。
      2.既要注重物质贡献,也要尊重精神贡献
      3.既要注重社会贡献,也要注重自身完善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新时代青年如何担当怎样的社会重任)
      一、辦证对待人生矛盾
      1.正确看待得与失
      2.正确看待苦与乐:苦与乐既统一又对立,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
      3.正确看待顺与逆 4.正确看待生与死
      5.正确看待荣与辱:“荣”即荣誉,“辱”即耻辱,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二、反对错误人生观
      1. 反对拜金主义2. 反对享乐主兴3.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三、成就出彩人生
      1.与历史同向 2.与祖国同行
      3.与人民同在:大学生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理想的特征
      ①理想具有超越性 ②理想具有实践性 ③理想具有时代性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内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特征:
      ①信念具有执着性 ②信念具有支撑性 ③信念具有多样性
      理想与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总是相互依存。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理想信念的作用:
      ①理想昭示奋斗目标。 ②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③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 ④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加强思想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必须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核心。
      一、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信仰(熟读黑体背诵
      (一)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①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镌刻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表明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基本特征。
      ③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只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看)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领导制度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
      国体、政体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理论体系;确立了→制度;发展了→文化
      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一、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对立: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统一: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①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
      ②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个人理想: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辩证关系: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汇聚和升华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