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青木院的大丫头  ...
            
                
                
                    - 
                          宋嬷嬷带着福儿等一群小丫头们顺着游廊往内院走。天气日渐凉爽,游廊阻隔了午后的阳光,伴着丝丝凉风,偶有蝉鸣声声,并不让人感到烦躁。
  白玉为栏,雕梁画栋,薛府院落众多,以二门为界又分为外院和内院。外院是男主人议事、起居处。内院是女眷所居,公子们没有成年时,也都在内院居住。
  福儿跟在一群小丫头的最后头。她到现在都有些懵懂。今天,她如往常一般去大厨房烧火,刚烧完火就被叫到了春和堂,随后就跟着这位嬷嬷进了内院。
  她似乎是被选进内院了?福儿心中有些诧异。
  薛府的府邸占地极大,从外院走到内院的路自然也长,小丫头们跟着柳嬷嬷走了将近一刻钟才堪堪走到二门。过了二门便是内院了,小丫头们只觉得花草的颜色忽然就生动明艳了起来,放眼望去亭台楼阁也精致小巧了许多,比之外院,内院中鸟语花香,更有活水蜿蜒环绕,更加清凉雅致。路上偶有几个丫头婆子经过,衣饰气度也与外院不同。
  也不知走了多久,忽然吹来一阵凉风,带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小丫头们不由得精神一振。抬头一看,只见好大一面湖,水色潋滟,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湖边遍植兰草花树,品种繁多却又错落有致。待走的近些,又看见湖面上有几处密密的荷花,已是初秋,荷花大多已经凋谢,偶有几片残瓣挂在小小的莲蓬上。最惹人注目的是那几近墨绿的荷叶,毫无残荷的颓势,大片大片的紧挨着铺陈开去,望之令人心旷神怡。
  “真美啊!”小丫头们被眼前的美景触动,不由得叹息出声。宋嬷嬷轻轻的咳了两声,小丫头们顿时都低眉顺眼的安静了下来,跟着宋嬷嬷继续往前走。这一回,没走多少步就来到了一处院落门口。门口一个穿着浅绿色比甲的小丫头看到宋嬷嬷带着福儿等人过来,忙飞奔着进去通传,不一会儿就回来,脆声说道:“夫人身子有些不适,秀珠姐姐让嬷嬷先到偏厅等候呢。”
  宋嬷嬷忙关切道:“夫人昨儿个看着还好呢,莫不是晚上受了凉。”可惜这小丫头一概不知,只笑嘻嘻的引着宋嬷嬷去了偏厅。
  进了偏厅,便觉一阵沁凉,秀珠正带着两个小丫头坐在一个小几旁做着针线。见宋嬷嬷进来,忙起身让坐,又亲自从茶壶里倒了一碗茶递给宋嬷嬷,悄声笑道:“嬷嬷先喝杯茶歇歇脚吧。”
  宋嬷嬷一路走来也正有些渴了,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压低了声音问道:“夫人这是……”柳夫人平日午休时间并不长,这会儿早就该起了。
  秀珠抿嘴笑了笑,并未回答。宋嬷嬷知道秀珠素来嘴巴紧,便不再多言,只专注的看秀珠带着两个小丫头做针线,堪堪绣完了一个花瓣,里头就传来了动静,秀珠忙放下针线走了进去。不一会儿,就传来声音请宋嬷嬷进去。
  柳夫人似乎才刚起身,坐在一张铺着蓝灰色丝绒软垫的椅上,用银丝和墨绿色满绣着折枝花卉的水红色裙裾半垂着,发髻松松挽着,只插了一支攒丝南珠发钗,难得的是发钗上的南珠,颗粒滚远,色泽金黄,乃是南珠中的极品。
  见宋嬷嬷进来,柳夫人笑吟吟的指了旁边的一张椅子道:“嬷嬷请坐。”
  宋嬷嬷谢过了,又问了好,这才陪着笑,细细的将挑选丫头的情形讲了,柳夫人有些心不在焉的听柳嬷嬷说着话。
  她先前其实并未睡着,只是不想动弹,内院添几个小丫头罢了,好不好的,自有大丫头管教着,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给青木院添的这丫头,年岁稍大些,难得的是生的极好,单论长相,比青梧院的画梅还要胜上几分,一点也看不出来是在大厨房烧火的……”,柳夫人闻言,不由得眉头一挑,宋嬷嬷看在眼里,继续说道:“人也乖巧听话,听春和堂管事的说,若不是前些年身体不大好,也不会耽搁到现在。”
  她知道,烧火一节是瞒不住的,也不必瞒,小丫头们在春和堂调教,本就是什么事都得做,烧火其实算不得什么。只不过有了老夫人的话,青木院这次要添的至少也是个二等丫头,烧火丫头说出去确实有些不好听。只是四公子说到底只是个母身不明的庶子,这些年来一直偏居一隅,上上下下难免就怠慢些。
  柳夫人不置可否,宋嬷嬷有些摸不着柳夫人的意思,忙道:“人都在外头院子候着呢,还要请夫人示下,若有不合适的,奴婢再去春和堂调换。”
  柳夫人听了倒笑了起来,“春和堂还有人呢?罢了,你把人带到前厅去我瞧瞧。”
  初秋早晚凉爽,午后的阳光还是有些炎热,好在琼玉院花木繁多,树荫下还算阴凉。小丫头们在院子里站了半天,心里都有些不安,进了前厅有些拘束的低下了头,大气都不敢出。
  柳夫人一一看了过去,看到福儿时,她就知道这就是宋嬷嬷口中替青木院挑的丫头了。她原本就要比其他丫头大两岁,看起来颇为沉稳,兼之容貌秀美,若不是宋嬷嬷说了,当真挑不出一丝不好的来。若是往常,她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只是有了早上的那一番对话,柳夫人心中难免有些芥蒂。
  她微讽一笑:“嬷嬷辛苦了,这几个丫头我都瞧过了,就劳烦嬷嬷再走一趟福寿院,就说春和堂出来的丫头,我瞧着个个都是好的,请老夫人示下吧。”说罢,端起了茶碗。
  宋嬷嬷有些傻眼,当时老夫人说起添丫头的事,她便自告奋勇的揽了这个差事,随后好几个管事都来找她了,接着莫姨娘也来找她。她第一次有了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
  公子小姐房里添几个小丫头,以她对老夫人的了解,交待完了,这事儿也就过了,具体还是夫人定夺。而在夫人这里,她毕竟是老夫人身边的人。因此,凡来找她的,她都大包大揽的应了下来。若是如今去找老夫人……
  “来前,老夫人说过了,全凭夫人做主,请夫人示下即可。”宋嬷嬷硬着头皮说道。
  柳夫人似笑非笑的看着她:“既如此,便从青木院开始挑吧,秀珠,你让吴嬷嬷陪着这些小丫头走一趟,记着,先去青木院,然后再大公子、二公子按着次序挑。”
  “至于这个……”柳夫人开向福儿。
  “福儿。”秀珠忙提点了一句。
  “秀珠,你陪着宋嬷嬷一起去一趟福寿院,就说是宋嬷嬷亲自从春和堂替四公子挑的大丫头,带过去给老夫人请安,请老夫人看看是否满意。”柳夫人吩咐道。
  宋嬷嬷面红耳赤的跟着秀珠出了琼玉院,福儿有些手足无措的跟在她们身后。
  先前宋嬷嬷和夫人说话时并没有避开她,她隐约有些明白,她似乎是又被嫌弃了。
  她知道自己和旁人大约是有些不一样的,和小丫头们一起学规矩、学认字,她初时学的也好好的,但过几天就全忘光了。渐渐的,除了一两个新进的小丫头还愿意跟她说话,其他的人都不愿意理她了。
  也是,今天讲的事情,明天就不记得了,谁还会愿意和她相处呢?有时候她甚至觉得对自己爹娘的印象都是模糊的,就好像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
  这几年,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烧火、吃饭、睡觉,每天忙碌而无趣,唯一值得庆幸的,大约就是在厨房做事,吃的总比别处好些。
  然而,相比起白天众人的嫌弃,她更害怕夜晚的到来。自从做了大厨房的烧火丫头,因为身上散不去的烟火味,她一直是一个人住一个屋子,偶尔从梦中醒来,就会有一种莫名的痛楚,似乎整个世界都抛弃了自己。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也许这就是她的人生吧。
  福儿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的福寿院,秀珠又是怎么跟老夫人说的,等出了福寿院时,秀珠笑吟吟的拉着她的手说道:“福儿妹妹,以后空了来找我玩。”说罢,秀珠又看向宋嬷嬷,有些歉意的说道:“还要劳烦嬷嬷送福儿妹妹一程,夫人那里还等着我去回话呢。”说着,又回头冲福儿一笑,便离开了。
  宋嬷嬷神色复杂的看着福儿,方才与秀珠一同进去了,老夫人听了秀珠禀告的话,原本已经大怒,谁知见了福儿反而平息了下来。她很少见老夫人有如此和善的时候,连带着看她的目光也和善起来。还拉着福儿细细的看了一遍,说她长得好,名字也起的好,是个有福气的孩子,最后竟然就定了她做青木院的大丫头。
  大丫头呀,宋嬷嬷是知道的,老夫人原本只打算给青木院添个二等丫头。
  她有些后怕的舒了一口气,好在老夫人最后没追究,答应莫姨娘的事情也算没办砸。她看着面前的小丫头,倒是这个小丫头,不知道走的什么运,竟就这么做了大丫头,虽说是青木院的,月例也不少啊。
  青木院地处偏远,这会儿离晚饭可不远了,宋嬷嬷揉了揉自己酸疼的腰,这一天连惊带吓的,她着实是有些累了。她打起精神,叫过福儿,一起往青木院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