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再论吞佛童子 ...
-
偶在痛苦了两个月以后,貌似平静地看待这只魔了。现在的状态是,说他好,偶能找到很多他可爱的地方。要说他冷酷无情,偶也一样可以列举很多很多,近乎麻木的状态了。
这文,本来还包括了关于九祸,魔界,和袭灭天来和一步莲华的部分。可是,却没了原来看完剑踪时候的激情。
下面的部分可能会很杂乱,估计是想起来什么说什么吧。
一。关于吞佛杀剑雪,以及不杀剑雪的可能性。
这个,对吞佛童子的恨,明显是因为他杀剑雪。剑踪双邪给所有观众带来的是一段以命换命的刻骨交情,而吞佛童子却是亲手杀了那个可以为他舍命的剑雪无名,并且是以一种极其卑劣的手段。
但是这种论点的基准是,吞佛童子和一剑封禅绝对是同一人,包括有同样的记忆,同样的感情,同样的价值观才可以成立。而事实是,没有。
吞佛童子有的,是他所爱的魔界,没错,不管魔界是什么样的存在,但是那只魔物总之是选择了它,并且这只魔物还属于那种意念坚定的类型,这种类型的人,永远会坚定地贯彻自身的意志,只要是他认为是对的。
而当时的情形,便是整个魔界被封印,而只有这一只魔脱离出来,不管究竟因为什么只有他逃脱了,又为何他那么清楚要怎么样才能开启封印,也先不去过多设想,整个魔界是给了他多大的信任,赋予了他多重的责任,总之,这只魔醒来的时候,心中只可以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开启赦道。
吞佛童子,是个冷酷的魔,准确来说,是个冷酷的魔将。
冷酷的含义即是,他非是以人性感情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而是以魔界大局和利益作为基准点。
在这种情况下,莫要说他不能记得身为一剑封禅时候的经历和情感,即使记得,恐怕这只魔物也会选择杀掉剑雪。
因为,感情和对魔界的忠诚,这种两难境地中,如果只能选一个,那个魔将,必然会选择魔界。
就像,真实世界里,无数的人,无数的将领,为了大义大局,选择了的牺牲。
而那并未为忠诚作出牺牲,而为私情投靠大清的人,后世的褒贬亦是不一。
然而,亦不能说,为了魔界杀死剑雪,吞佛童子就是真正的绝情。因为,这种两难的选择下,必须牺牲其一,而无论是怎样的牺牲,那只魔想必都会很痛苦。只是,在那只魔心中,魔界利益永远至高无上,所以剑雪的死,是必然。而他能做的,不过是在九峰莲潃站了一夜的哀悼而已。
所以,即使再有一千次同样的选择,那个吞佛童子,仍然会杀掉剑雪,而非是放过他。
他们之间不需相杀的唯一可能性,是剑雪无名的存在于魔界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
即使是在散尽记忆后的魔物遇到宵时候,若宵非是那样一种与世无争的存在,也很难说在那宝宝严重威胁到魔界时候,吞佛童子会放过他。
就像他去给素还真通风报信,但是仍然坚持他仍然是魔界的人。这种归属的立场,并未改变,即使在与朱武决战之时,那只魔也不曾觉得自己是在背叛魔界,而这只魔,恰是那种坚定了心意,可以对任何人理直气壮地讲,自己未曾背叛的种类。此点接下来再细说。
——返回到剑雪这边,作为观众,先爱上的是双邪,所以恨,所以生气,所以希望之后的吞佛童子能表现出他对剑雪的一些怀念,最好是能有后悔,后悔自己手刃挚友。
可是冷静一点的话,我会很明白,对这只魔来讲,世界上没有后悔二字,最多只会有遗憾。
会遗憾,是因为,一切都是在无法改变的环境中造成,他要救魔界,而剑雪是魔胎。若没有任务,若剑雪与魔界无任何关联,吞佛童子这只魔,非是完全无情,或许会因为一剑封禅的记忆而对剑雪无名有着或多或少的兴趣,而这只红发魔将,对朋友——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还是不至于相杀的,此点参考针对赦生的片段。
但是,命运如剑踪中那种,那便只有唯一的结局。在这种结局下,吞佛童子完全是按照他自己的心愿来进行了一个选择,虽然是被迫作出选择,但是选择的真实性却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不会后悔。
就像,后来,散尽记忆后的魔将杀死鲸武,然后面对着朱武的挑战,他会说,既然敢做,就有死的觉悟(大体意思,不记得原剧口白了)。能做下这种生死赌注的魔,才是吞佛童子,这是个完全为自身意志所活的人。而意志非等同于感情或者说心。
二。吞佛童子散尽记忆前后,一人还是两人。
上面说了,吞佛童子,是一个完全为自身意志所活的人。
意而他的意志,最初是对魔界的忠诚。为这种忠诚和强烈的爱,他可以理解佛门的崇高理想,却拒绝去深思更拒绝接受。所以在这只魔出场的剧情中,反复出现过几次相同的台词,其中一句为,魔,不需要明白佛家生命的真谛。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拒绝,从自身的精神意志中摒弃这种思想的存在!因为这种思想,会影响到他对魔界的忠诚,而这样的东西,聪明的魔物都会主动拒绝掉。
说吞佛童子散尽记忆后只是吞皮的道友,或许最大的怨念便是吞佛童子背叛了他最初这种对魔界的爱与忠诚。
但是,我想说的是,他对魔界的忠诚和爱,亦不过是他对自身意志的一种坚持!
反想一剑封禅,无论剑雪说什么,他都会坚持着追杀吞佛童子。他会在剑雪与他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动逃避。但是他却会在听到剑雪放下过去的时候,赞成好友活在当下的想法,这说明的不仅仅是他对剑雪的关心,所以会从对好友好的角度思考问题,更说明他自己也能认识的清楚,有一些执念放下了会让人生轻松很多,但是他不放下,原因是,他一剑封禅跟吞佛童子一样,那种绝对的坚持,骨子里绝不放弃的坚持,这种坚持跟对与错无关,亦与好与坏无关,而是一种自身的选择。
就像撒旦选择入地狱为王,很多人明知是错却为之一样!
最初的吞佛童子,选择了忠诚于魔界,并且将这种信念作为了最高的标准。
而这只魔的坚定,他对自身意志的坚持,从杀剑雪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来了。魔界和好朋友,这种情形下,亦不能撼动他的选择和意志。
而在被莲华带到九峰莲潃时候,虽然可以YY很多很多他面对黑莲时候的感情。
但是现在,情形地说的话,我觉得他没多少感情。
一只聪明的魔物,即使他在杀死剑雪后又回忆起双邪的感情,即使他遗憾,但是这只骄傲的魔物,骄傲又情形的魔物,知道后悔无用,并且更知道,再有1000次同样的情形,依旧会是同样的结局,这种情况下,即使面对黑莲会伤心,但是不会有什么后悔,更不会因为什么后悔而会产生对魔界忠诚的动摇。
只是,估计他的确有反思过很多次一剑封禅的存在,是一剑封禅的存在,而非是与剑雪无名的感情!因为与吞佛童子想象的是人邪那个固执又自我的存在,从他的身上,吞佛这只魔物或许看到了很多他自身不曾想过的事情。
然而,即使内心有一些因为苦境经历的动摇,面对着黑莲,面对着一步莲华强势的压迫,吞佛童子这只高傲的魔,心底的防线依旧是魔界,对魔界不变的忠诚与爱,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信仰的东西,就像中世纪天主教徒对上帝的那种绝对的信奉,这种信仰是心理承受的底线,也是行为的标准,甚至还是思维的基准。
所以,他会说,一剑封禅说过,每个人都有苦苦守护的坚持,这就是骨气,而他赞成这一点。
那个时候,并不是随便乱想和反省的好时间,能想起来的不过是对魔界的信仰之下,浮现在脑海中的东西。亦是他不变的坚持。
所以,他散尽记忆,不过就是为了不背叛魔界罢了。至少明意识中,是如此。
而所谓后来黑莲散尽,我不清楚编剧的设定,黑莲有无自主意识,能否听懂人言,即使如此,当时的吞佛又是否知道这点。若他不知道,那么散尽记忆之类,根本与黑莲无关,即非是希望他死心忘却,也非是再次冷酷地杀他。
而实际上,即使这只魔物知道黑莲有在听,也会做同样的选择,就像宿命之战,即使再怎样重复,亦不会有其他结局!
只是,散尽记忆后的吞佛童子,与之前不同的是。信念,没有了。
虽然不知道他对魔界的爱与忠诚究竟是如何产生又如何强化的。但是肯定会有个原由和时间的强化和积累。
或许是魔界对他的栽培,加上魔界的教导,加上身处魔界千年的习惯,加上其他所有一切。尤其是这魔物很恋旧很保守,又很轻易地增强了本来可能的对魔界的坚定。
然而,这些在他散尽记忆后,都没有了。
有的只是空白,和隐隐约约的知识以及可能的性格,心机,和单纯,都一并存在了复生的可能性。
记得,他在莲华上醒来时候,面对着陌生的场地,问莲华,汝是谁。莲华说,是带给你新生的人。其实这句话很高傲,若魔物骨子里是绝对高傲的话,在这种狂言下,应该生气才对。
但是,魔物没反应。他问身上这种让他痛苦的气是什么?莲华告诉他莲华圣露可以洗净他的魔气。于是魔物没反抗,也没再动。
其实这段,有很多异常。如果说之前的吞佛童子展现给观众的是,桀骜不驯,又很暴力的话。那么这段展现的却是很乖巧。
当然,也可以理解成,这家伙足够心机,不去轻举妄动。但是,最终的结局是,他一无所知地听从莲华的安排,在任何一个存在感到痛苦都会作出本能逃避的时候,听从莲华的话,任由他洗去自身的魔气,估计他连为什么有魔气和魔气是什么洗去了又如何都不清楚。
这时候的吞佛童子,对外人,有着孩子一样单纯的信任。这是以往的吞佛童子不曾有的。
还记得袭灭天来要带他回去。
袭灭说,吾是汝问心的朋友,来带汝回汝应归之地魔界(还是大体意思,不想查原剧口白了)。
而莲华说,我让你思索自身,重新选择一个未来。
不知道,当时的吞佛是否能潜在地意识到之前自身的存在,多少有些压抑和不满,然而这时的他,显然没了对魔界的那种绝对的信仰。他说,他选择观望。
对于这种保守的心机的家伙,没有必要的话,不会轻易作出明确选择,说是观望,基本上已经代表了站在莲华一边,去看他可能的自由未来。
而其后莲华和袭灭交手,他在看到莲华危险时候,随即跳出来出手,袭灭说,看来汝已经作出了选择。
这时候的吞佛,各种表现和反应,都可以看出,他忘记了。忘记的不仅仅是记忆,还有那种曾经强烈存在过的信念的选择,他加在自身的信念和由此而来的意志都消失了。
这样的一个吞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新开始。空白的理念,空白的感情——不过这空白貌似被初见的一步莲华填补了不少。
以及,万圣崖上,大地裂开的那次,吞佛像个小孩子一样伸出手,那种无知无助的单纯状态,和那个牵住他的一步莲华,那些感动,或许,可以遥想,曾经在异度魔界,也有过一些如此感人的场面,所以使得某只红发的魔物坚定不移地爱着魔界,为其生为其死。
而现在,一切改掉,这些发生在万圣崖,他的师尊非是喜欢刺探人心的袭灭,而是更温和的一步莲华。如此重生的吞佛童子,与之前的心态已然不同。
——扯远一点,其实,吞佛童子和剑雪无名的一些相似,在此也看的清楚。一步莲华之于吞佛童子,犹如破戒僧之于剑雪无名。而他们身上的可塑性,和悟性,亦同样存在。
——扯回来。返回魔界的吞佛童子,似乎仍然是把那里当作家的。因为他是魔物,因为莲华说,汝叫吞佛童子,完整的吞佛童子,可以重新地选择人生的吞佛童子——其实,偶觉得之前的吞佛也应该说是完整的,只是有些痛苦,也不符合中原正道的理想罢了,然而无论对错,那都是他自身的选择啊!!——但是,重新面对魔界,吞佛童子貌似很不适应。没有了千年的习惯,没有了过往的信念,没有了征战、胜利、为魔界挑起责任的那种愿望。似乎这时候的吞佛童子更像个普通的魔物,正在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寻找他所喜欢的事物。任务,不再是能够报效魔界的荣耀,所以战斗便没有激情。胜利,面对的是流血和牺牲,而不是迈向崇高的理想,所以便没有了价值和从前理念造就的光环。此时的魔,非是像以前那样头脑中时刻装着异度魔界,主动去做事情,而是很被动地完成任务,并且还要伪装成以往那个魔物。
此时的吞佛童子厌倦了。
但是,吞佛童子,我说了,这是个非常自我的存在。没有了从前对魔界的那种信仰。他会再找到其他。就像是非如此不能存在一样。
只是这次吞佛童子按照佛者的建议,重新去感受他的心。至于他究竟选择了什么,我始终不清楚。
只是比较明确的是,他帮了一步莲华,去看袭灭天来的结束。非是要他死,非是恨与刻意,只是想看一个结束,我觉得他用的词很好。
就像曾经一剑封禅和吞佛童子之争,未真正开始已然结束。
然而,这只魔不觉得他有背叛魔界。或者说在这只魔心底,并不想背叛魔界。
一直到被朱武挑上,他也只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罢了。
以前的吞佛童子,把魔界的利益等同于自身的心意。
现在的吞佛童子,选择和判断的时候,多了一点感情和心,还有就是一个是非判断的标准,比如神州的毁灭,即使于魔界来言,究竟是对是错。
当然,或许这只魔对银鍠朱武这个传说中最强的战神,本来就很有成见和敌意。
也或者,他是非常地小肚鸡肠的,所以被鲸武刺激后,就一直想办法杀他,所以并非是因为环境所需所以捅下那一刀。
但是确定的是,最终的吞佛童子,恐怕依然会傲然于天地,即使面对中原和魔界所有人的质问,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说,他所做的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吧!这是一种无悔的路。有遗憾,但是无悔!
三。关于这只魔的感情问题,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是薄情还是深情。
其实这个内容写起来很简单。
吞佛童子非是无情。就像他对赦生,对魔界,对宵。所以无须证明。
但是,虽然他自己说过很多次,什么魔物有情,魔物感情太强烈,魔物太激情,并且附带上人类如何如何的话,偶还是不会因为这个就觉得他有多伟大多情圣。
吞佛童子的感情,最多是个正常人吧。而且,偶个人总觉得,他属于真正冷漠的那种类型,感情贫乏。
但是,为何又会出现一剑封禅对剑雪的感情,还有吞佛会表现的深情呢?
举例说明。
假设一个正常人的感情有一千,那么吞佛童子可能只有五百。
只是,一个正常的人,感情分给了二十到五十人,而吞佛童子在乎得,基本只有一到两个存在,比如魔界啊,一两个朋友啊。
所以正常人均分到每件事物上的感情或许只有二十到五十,而吞佛童子却有成百。。。感情看起来很浓烈。却是掩饰不了整个生命感情贫乏的真意。
所以,冷酷的那个是他,情深义重的那个也是他。如是罢了
对他没有故意的褒贬,只是比较实话实说了。
——扯开去,其实霹雳中还有两个有趣的存在,就是剑雪和少艾。这两个存在,一个是专情——至少看起来是对外界莫不关心,只有一个朋友。而另一个,朋友很多,谈笑诙谐,即使是至交,也非只羽人一个。但是这两个生命,却都可以把全部的感情凝聚在一起释放一样,为了一个朋友死。
其实,如果非是羽人出事,而是其他人,比如救谈无欲那次,慕少艾也一样会赌命吧。
只是个如此的人罢了。
——扯回来。
发现貌似又啰嗦很多了。所以不写了。
综上,偶对吞佛童子这只。从最初喊打喊杀,到希望他能有情,于是到处给他找理由,很多时候感觉的确是在刻意给他开脱罪责,一直到,现在终于比较平静地看待。
其实,貌似很普通的存在吧。
如果不是双邪给人印象太深,这只魔,不过就是个冷酷无情的魔物罢了。即使放现实里,那些冷酷无情的存在也比比皆是,没觉得怎样了。只是放在霹雳里,如此鲜明的对比下,如此极端地塑造下,给他的存在蒙上了太多诡异的光环,使人看不清楚而已。
爱也好,恨也罢。貌似,已经全盘接受这么一个存在了。不是只有接受散尽记忆后的那个,包括那个会杀剑雪成千上百次的魔之吞,亦一并的接受容纳了。所以才彻底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