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你好,大脑解剖学 ...
-
之后周一斌跟陆毅暂时决定一个月后再交流心得,毕竟假如双方都对对方学科”一无所知“,俩个人之间的交流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因此俩个人决定给对方一个月的时间,让对方稍微有时间准备,而不至于尴尬。
周一斌上完课,自然而然遵循学霸人设来到医学院图书馆,跟以往不同的是,他决定了解一拨大脑的脑区情况,之前他一直混迹于临床知识,对大脑知道的实在是太少了。
来到脑区藏书区,周一斌一本本认真的看过来,实在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国内对大脑的研究太少了。
现在社会浮躁成为普遍现象。具体的说,就是希望投入快速产出,把产出量化的很现实。如果某个艺术高考加分,那么家长都带着孩子学,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反正高考加分就好了。
假如某个东西,跟高考没关系,那么就容易被扣上不务正业的名头。
学术也是,哪个研究容易出结果,最好还能快速出结果,就有人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研究就没人做。
周一斌有时候都会忍不住YY,难道“真理”也是分更值钱的“真理”和不怎么值钱的“真理”吗国内的资料怕是没有看头了,周一斌跨步走到更楼上的外国文献处,打算直接看外文文献,补充一点能量。
楼下图书馆自习室里熙熙攘攘的都是在写作业,写论文,玩游戏,看小说,看教科书的同学。楼上外文文献处就安静许多了,几乎没什么人的样子。
周一斌把学生卡给了管理人员登记了一下。B大外文文献多,而且有名。一本外文文献贵的不得了,因此不外借,楼上也没有自习室。比较有意思的是,来的人很少很少,谁会看那些跟期末考没关系的厚的跟砖头一样的外文书呢?
周一斌跟着导读来到了医学类脑科学区。
远远地看到一个穿着黑色T-shirt的男生,没办法,一楼几乎没几个人,突然看到一个男生坐在那里看着书,还是挺神奇的。周一斌难免注意到这个让他有点感兴趣的人。
周一斌走进选书,看到男生拿着一本脑科解剖外文书,多看了几眼。
陆毅抬起头,没办法这层楼没几个人,一个人来到跟自己同区他还是会抬抬头的。
讲真,陆毅有点后悔了。他一直自认为自己英语过关,出去交流一般没有障碍。计算机稍微含金量高点的教科书都是英文版的,是以他一直对自己英文很自信,来找英文教材也没太大压力。没想到这本大脑解剖书快要了他半条命,太多专业名词真的让他很抓狂,他第一次理解了孙自在希望学科交叉合作的愿望。
毕竟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还是有限的,学科直接的差别也是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