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 因祸得福 ...

  •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刘云礼慢慢醒了过来。只见自己挂在一棵高大的树上,树长在悬崖的突出处,离地面足足有六七十丈高,四周云雾缭绕,从悬崖下方显然是看不到此处的。他转动了一下身体,发现浑身都疼得厉害,特别是左手,已然脱臼了。
      刘云礼自幼体弱多病,老王爷经常请京中名医给他医治,一来二去之下,他和当世名医韦不群成了好友。云礼悟性甚好,韦不群极为喜欢,将一生所学倾囊相授,只是云礼对于医术不感兴趣,故而也只学了个半吊子。但是,对于眼前的脱臼这类常见的伤病,他倒是三下两下就能医治了。
      刘云礼治好左手之后,望左右看了一下,发现崖壁极其光滑,根本没有攀援之处,暗叫不好,心想:“难道我刘云礼满腹经纶,今日就要命丧于此吗?”
      这时,“啪”的一声,一颗松球砸在了刘云礼的头上,刘云礼抬头一看,却什么也没有,不由得心中暗暗称奇。过了一会儿,又一颗松球砸在了他的头上,这回他扭头一看,却是一只小猴子,正对着他挤眉弄眼呢。
      刘云礼心想:“这四壁光滑,小猴子是怎么上来的呢?”正犯嘀咕,却见那只猴子望树根部分跑去,一会儿不见了踪影。
      刘云礼心中一动,慢慢地往树根部分爬去,却见树根下部有一个巨大的山洞,云礼大喜,小心的往那个方向挪去。脚刚碰到崖壁,却发觉极为光滑,一不小心就要滑将下去。
      好在刘云礼多年修行父亲所授的身法,脚力比较足,慢慢挪动之下,进入了那个大洞。
      一进洞口,却见两具身影端坐在地上,刘云礼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两具骨架,堪堪挡在了洞口,骨架的后面便是一个巨大的石洞。
      刘云礼受多年的礼法熏陶,深知入土为安的重要性,看了看四周,发现有两把长剑,于是用长剑挖了个两个坑,将两副骸骨埋了起来。可惜此时未知二人名号,故而没有为他们立墓碑。将骸骨埋葬之后,刘云礼走入山洞。
      刚一入山洞,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左一右两篇短文。云礼仔细读了起来。
      左边的文章写道:“余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未尝败绩,忝列天机榜首位,自度中原已无敌手。乃入西疆,遍访西戎高手,但求一败;于乾元二年遇一生之劲敌,激战三天三夜,不分胜负,引为挚友。相约于此僻静之处,谈武论道,何等畅快!惜乎天意难测,寿数将近,乃将一生所学刻于石壁之上,留待有缘。”文章的正下方留款为“余一刀”。
      右边的文章写道:“余前半生未尝败绩,于乾元二年遇一刀兄后,方知天外有天。遥想当年此处谈武论道,何等畅快,近日自度命不久矣,特重游此处,将一生所学亦刻于石壁之上,留待有缘!”文章的正下方留款为“常山三浩”。
      刘云礼想道:“乾元二年,这是世祖当年的第二个年号,距今至少有两百多年了。”他自幼不喜习武,看到这些武痴的作为,感觉颇为不可思议。
      然后,他继续往山洞内部走去,石壁之上都是些武功的招式之类。他略过不看,直接往里面走去。里面却是另有洞天,地上有不少野果子,原来这个山洞荒废多年,猴子已经将此处当做储藏室。刚好,刘云礼肚子饿了,便尝了几个果子,感觉入口酸酸的,口味倒是不坏。
      刘云礼心里发愁,如何才能下山呢。正烦闷间,那只小猴子跑了过来,正捧着一些果实,云礼心中一亮,那猴子是怎么上来的呢。
      他偷偷地望向猴子跑过来的方向,发现山洞里面确实有条缝隙,往外吹着冷风。云礼大喜,跑过去一看,发现这条缝隙很深,不知通向何处,但是路口非常窄小,只够猴子通行。他叹了口气,又坐了回去。
      坐了足足两个时辰,刘云礼有些无聊,便向找些东西读一读,可是边上的书本早已经腐烂成为残片了。于是他便向石壁上看去。
      石壁上倒是密密麻麻都是字,有不少是武功心法,刘云礼都略过去了,其中有一段文字,开篇署名余一刀的,刘云礼以为这是什么生平事迹之类的东西吧,仔细一看,上面写道:“余一生嗜武,人皆号为武痴,然自三十五岁始,喜读《道德经》,后又沉迷于《逍遥游》,自认对二部经文理解,不下于武道,亦留此以待有缘!”
      刘云礼颇好诗书,尤其喜欢道家那种风流洒脱之气,看到此处,顿时来了兴致,仔细读了下去。
      “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刘云礼心中暗想:“不是道可道、非常道吗,怎么写法跟我以前读的不同?”
      于是继续看了下去,文中继续写道:“此处行文乃是余从古代竹简中抄录而来,与日常版本不同。”接着,文中开始对这段话进行了逐句解释,刘云礼到此越看越有味道,接着文中又道:“由此处,余悟到一门心法,可以强身健体,却并非害人性命的武学!”
      刘云礼已经完全被文章吸引,不由地学起了文中所述的吐纳之法来。随着吐纳之法的熟练,刘云礼对于《道德经》的理解竟然也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就这样刘云礼在洞中不断的研习这道德经,饿了就以野果为食,不知不觉间到了冬季。可是此时的刘云礼身体日见强健,竟然完全不知寒冷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