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重返故乡  ...
            
                
                
                    - 
                          趁着夜色,水殇骑马飞奔出了京城,在京城外不远处的一处树林中,水殇调转了马头,他在马上回望这座繁华的城池,他虽然在这里生活了十年之久,却一直生活在暗处,从未有一次目睹过它的繁华,对于它的记忆只存在于初见时的寂静,水殇永远记得那一晚,初进皇宫的那一晚,如今,再见它时,它已变得如此繁华,而水殇却到了要离开这里的时候,少年的目光平淡而坚定,月光照在他单薄的身躯上,显得他是那么的静雅,只见他低低呢喃,
  “我会回到这里的,带着我的承诺与使命回来,水殇在此向苍天立誓,天下,江山,百姓,若有其一不能保全,宁愿埋骨于此。”
  水殇并没有急于返回江南,而是在途中不断观察民生,发现了不少弊病,纵使京城繁华,也掩盖不了百姓疾苦的事实,当年的平藩之战,即使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其所给百姓带来的损失,至今仍无法填补,战争使百姓失去了劳动力,近些年来,收成不佳,又要缴纳赋税,加之贪官污吏剥削,虽说没有饿殍遍地,却也难说富裕。
  查访完民情之后,水殇决定走水路加快行程,提前在港口订好船后,他就在港口处四下寻找住处与吃食。
  水殇五岁之前就是随父母学习,后跟随父母去往战场,对于各地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的认识,也仅存于讲述游记的书籍中,从未亲身经历,面对港口处的小吃,实在是好奇得很,最终水殇选定了一家馄钝摊,馄钝是典型的北方食物,而水家身处南方,小小的馄钝就足以吸引水殇全部的注意,许多在码头工作的船夫在下港时就喜欢在食摊上大快朵颐,鱼形的混沌在锅中翻滚,勺到碗里,在当上一些葱花,配料,只是闻着就令人垂涎三尺,咬一口,浓郁的肉香在口里蔓延,吃完后,唇齿留香,就这样,一个一尘不染的白衣公子在一群大汉中斯文地小口吃着小吃,对比之下略有违和,但丝毫不失其文雅之度,路过百姓无不侧目视之。
  水殇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仍大大方方的小口吃着,这是有一个人来到了他的身边,
  “兄台,介意我坐在这里吗?"
  水殇缓缓抬头,来人是一位锦衣公子,周身气度非凡,眉宇间有一丝熟悉之感,但可以明确肯定他们从未见。
  “公子请坐。”
  水殇起身服了个礼,邀他坐下,那位公子也不拘束,淡定自若地点了一份馄钝,也如水殇一样文雅地进食。
  “不知公子是哪里人,刚才看到公子,一时好奇,才坐下叨扰。”
  水殇顿了一下。
  “我出自水乡江南,不知公子又从何来此。”
  水殇心生戒备,一般人不会仅因此而关注自己,即使关注自己,也不会直接问出处,也就顺着他问了下他的来历,这人气度不凡,应该出自贵胄,那就应该来自京城,只是看那人是否会说实话。
  那人也是眼神一暗。
  “公子,在下另有他事,先行告辞,后会有期,江湖再见。”
  锦衣公子立即起身辞去,不再停留。
  水上起身回礼,待那人离去后说道,
  “后会有期,我们会再见的,七殿下,朱琰。”
  水殇又在街上漫步,街上有不少卖货的商贩,商铺里有不少好玩的小礼品,花花绿绿,甚是
  惹人喜欢,少年天性使然上前把玩,让身旁的小姐丫鬟霎时红了脸,水殇就上前儒雅地行礼,
  “小姐,有礼了,在下初来驾到,不知这里哪家酒楼比较静雅呢?”
  “公子不必多礼,前走一百米左右有一家酒楼,名曰留仙居,那里的甜汤十分好喝,公子慢走。”
  水殇按照那位小姐的介绍,找到了那家留仙居,四面竹树环合,淡淡的可以闻到甜味,一闻就知道这家甜食做得很好,刚到二楼,就发现了一位僧人站在窗口看向他,似乎在一直等着他,等着他的到来,这时小二上前问到,“客官您想坐哪里?”你先下去,一会再叫你。”
  “大师不知您一直看我何故,可有何指教?”
  水殇礼貌地向大师行礼,水殇一直对僧人十分尊重,小时父母就和他常拜访禅师,听他们讲禅。
  “施主,贫僧法号玄度,佛渡有缘人,贫僧此行就是为施主而来,施主本乃极具慧根之人本可免去红尘之苦,若落入红尘,必会被红尘所缠。”
  “大师,我知道此后我的命运必会坎坷,但我已无路可退,既定的命运,我无力选泽,我的身后便是深渊,多谢大师普度,只是弟子无福罢了。”
  “施主不必着急回答,我们会再见的,慧根在,佛性即在,神光即佑。”
  第二天水殇便乘船离去,去往他坚定的目标之处。
  滚滚江水,遥遥宦海,茫茫江湖,无边无际,既已无后路,那便放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