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祖母 ...
-
她忙放下手上的绣活,从林苗手里接过册子,细细翻看:“老婆子我活了大半辈子,也少见这么新巧的花样,你从哪里得来的。”
林苗没想到杨青红的作品能得到这么高的赞誉,摸了摸鼻子:“这是我娘亲的。”
王婆子赞许的点点头:“你娘亲是个能人。小丫头,我出十文钱买你这本册子怎么样。”
十文钱虽然不多,但对于林苗来说也是笔小钱了。林苗眨了眨眼睛:“这是我娘亲的宝贝,可不好卖的。”
婆子看着册子还是觉得爱不释手:“二十文吧,我是真瞧着喜欢才想买。”
林苗还是摇摇头,把册子拿了回来:“对不住婶婶,真不好卖。”
婆子这才悻悻放弃,二十文买本册子,她也是昏了头。现在缓过来了,林苗不卖她还松了口气。
没过多久林丰收就买完点心回来接林苗,婆子还是不死心的又提了想买林苗那本册子的意思,当然她没报价格。
本以为衣衫褴褛的林丰收会满口答应,他却只是摇了摇头:“抱歉大姐,这是我家那位的东西,我不好做主。”
王婆子见买书无望,只得说了一句:“若是有机会,真想见见那位高人。”说着便又进屋去喊杨水生出来送送自家姑丈。
回去比来时要快些,一回云浮村还没进家门,林丰收就在屋外高呼了杨青红一声。杨青红忙出来迎。
林丰收一边从驴车上往下搬东西,一边说到:“今天有人说你是高人哩!”
杨青红笑骂道:“呸,我算的上是什么高人。”
夫妻俩压根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下完东西林丰收去还驴车,就翻篇了。
林苗却多了个心眼。她先前只觉得毕竟是古代,女子热衷刺绣是正常的,进了一趟城才发现这个时代对刺绣不仅仅是热衷,简直到了狂热的地步。她回村的时候,甚至还看到告示栏里贴着什么锦绣节的告示。
不晓得锦绣节是个啥,林苗只觉得既然杨青红有此等天赋,自己做闺女的不能好好浪费,万一什么时候自己成了真正的高人呢。想是这样想,林苗一时半会的也只能从穿针引线学起,没好意思把自己壮志说出口。
后天就是林葱出嫁的日子,第二天注定会很忙碌。一入夜一家三口就早早睡下。
只不过林苗躺在自己的硬板床上,却翻来覆去地有点睡不着。虽然经过了这一个月的磨合,她已经逐渐适应没有夜生活的古代夜晚,但十几年的熬夜习惯也没那么容易说改就改,每天晚上睡觉前她总得先要在脑子里琢磨些什么。
一斤米也是30多文钱,一本册子20文,要是把册子描摹描摹拿去出个版,能不能赚钱呢……
就这么杂乱无章的想着,林苗的意识也渐趋模糊,睡意慢慢涌了上来。可是不容她完全睡着,就听到屋外林丰年在喊林丰收的名字。
这么晚来找肯定是有急事,林丰收夫妻俩一听到声音后就连忙起床去开门。林苗没了睡意,便也起来看了看。
林丰年一个人提着个灯笼站在院子外头,一见林丰收出门就立马喊道:“快些,老娘怕是不行了!”
林丰收和杨青红俱是一惊,不晓得为什么老太太白天看着还好好的,晚上就不行了。但他们也顾不得多问,连忙锁好门跟林丰年一起往林丰谷家去。
杨青红走时看到林苗也出了门,便喊上她一起过去。要是老太太真不行了,林苗这个孙女理应要在跟前的。
林苗到现在为止也见过林家老太太一两次,只不过每次老太太都没怎么搭理她,所以她也很难对老太太有什么特别深厚的祖孙之情。
但对方好歹是个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濒危的老人,林苗虽不像林丰收那般焦急,但也不敢有所怠慢,任由杨青红拉着手摸黑赶到了林丰谷家。
林丰谷正蹲在门槛边上抽烟,林丰收一来就冲他问道:“老娘怎么了,请了郎中没?”
“就差最后一口气吊着了,请郎中也没用。”林丰谷深深抽了一口烟,摇了摇头。
老太太住在林丰谷家主卧旁边的矮木屋里,屋子又小又不透风。林家孙辈的孩子连着林苗一共也才六个,现在全都到了,熙熙攘攘地正挤在老太太床前。
老太太仰面躺在屋里唯一的小床上,双眼紧闭不省人事。她今年不过五十来岁,皮肤就已经干瘪得如同树皮一般。中年丧夫,独自一人拉扯大三个儿子,生活的艰辛已经在她的脸上刻满了沟壑。
看到这样一张已经如死灰一般的脸,饶是关系不亲也难免辛酸。围在床边的一圈孙子和媳妇,没有一个不眼圈儿泛红的。就连一向嫌弃老太太的张水仙,现在也老老实实地坐在那,没有把和杨青红的旧怨搬到台面上来。
杨青红叹了一口气,领着最后到的林苗在老太太床前喊了两声。
也不知道是不是凑巧,老太太听到杨青红的声音以后还真就勉强睁开了双眼,嗓子眼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都来啦?”
“都来了,孩子们都来了。”周玉芝抹抹眼角的泪花,回答着老太太的话。
林丰年和周玉芝无疑是这些儿子媳妇里头最难过的,这林葱眼见着就要出嫁,如果老太太在这节骨眼上真没了,亲事起码要推三年。
“小树也来了?”老太太像是要确认什么似的,费劲地喘着粗气,朝四周打量。
林丰年的大儿子叫林刚,媳妇叫何翠,大女儿叫林葱,小女儿叫林豆;林丰谷大儿子叫林大宝,小儿子叫林二宝;而林丰收家就林苗一个娃。林苗还真不知道小树是谁。
一旁的杨青红听到老太太的话以后却是忍不住哽咽起来:“小树在路上,马上就来。”
老太太的神色这才安详了一些,慢慢松开了林苗的手,大有大限已至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