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在广西的西南边陲,中越边境上,有一座美丽的小城,它的名字叫做靖西。我爱那里,因为那里像极了桂林,有“小桂林”的美称。城市很小,但特色很强,城里被群山环抱,美不盛收。
未到靖西之前,我从未想象过在广西的大山深处,还有如此一片纯净而绝美的佳境。以至于在靖西的田野山路上停停走走,流连于每一处至纯至美的风景中,我不舍得让自己的眼睛有些微的疲惫。因为,从心底里不舍得错过任何一处绝胜的风景,不舍得遗漏任何一个动人的传说。从旧州到鹅泉,从通灵大峡谷到古龙山峡谷,甚至从广西一越到,靖西,无不时刻在你心里创造着惊奇。
跟着朋友,寻着路人指点的路线,掠过一处处藏于路边的胜景。因为刚下过雨,整个天地一片清新,惹人怜爱。我们先是去了鹅泉,骑着摩托车,穿梭在群山俊岭之间。悠闲的踏着步子,走在乡野小径上。甚至幻想,在这如此美景,寻一处空谷清幽之处,盖上几所瓦房,男耕女织,过着田园一样的生活。走过月形桥,走过水车,走过依依的杨柳,再拉着绳子自己渡船至彼岸,我们去观赏“鹅泉跃鲤三层浪”。鹅泉自古以来就有祭鱼的习俗。古诗留下“鹅泉跃鲤三层浪”之说,是鹅泉的主景,鹅泉观跃鲤是吉祥纳福的象征。
这里青山环绕,青山边就是稻田,田园如画,翠竹婆娑,舒枝展叶,宛若临水梳妆的少女;稻田边就是流水,水清如镜,流水边就是亭台农庄。进入鹅泉碑亭,就看到一个“鹅”字巨碑,字体非常巨大,笔走龙蛇,行气流畅,颇具右军潇洒飘逸之风。
我们站在池边不停地向水中抛着玉米,数百条鱼,颜色鲜艳,争抢着玉米,互相叠压,激起了层层水花,还不时有鱼跃出水面,可惜的是,过了一会儿,几只调皮的鸭子也来凑热闹,兴冲冲地狂奔过来抢食,把鲤鱼们吓得摇头摆尾地游开老远。
后来车子拐进了一条充满壮族风情的小巷,这就是旧州。旧州是一个小小的古镇,很小,但是在看到旧州的时候,我惊讶了。这个小镇,是著名的绣球之乡,世界上最精美的绣球,就是在这里、在一双双巧手下制作出来的。到达旧州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一场小雨洗过的蓝天嫩得像刚睡醒的婴儿,有点懒懒的,棉花糖样的云朵在天上凝固了。两条呈“丁”字形的老街延伸开来,竖街尽头是青山,横街背靠鹅泉河。清水映着清山,古楼印着民情。
这个小城确实是旧了,街道宽阔整洁,沿街是清朝风格的老屋,基本上都是两层,青砖黑瓦,厚木门。青石板路已显得支离破碎,木板门上的雕花罩着厚厚的尘土,可是,老门匾,几乎每户人家门楣上都挂有的老门匾、“白玉豆腐”、“豪畅烈酒”、“馨德若兰”、“誉溢桑梓”等等,一户户人家的身份浓缩在四个大字里,或揭示他们的谋生手段,或标榜美德,古意悠然,通过这驻守的牌匾洋溢开来。门内门外,都是大大小小的绣球,成串飘扬着的大红大黄的绣球,又是俗气又是明艳,街上,尽是鲜艳的布条、绸带和丝线,流光溢彩,黯淡的老街也因此亮丽起来。在这古老的村镇,自古就以制绣球出名,镇上的500多户人家都有着一手缝制绣球的好手艺。那一双双灵巧的手,一针一线地在绣球上绣着栩栩如生的凤凰、仙鹤、花草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图案,也绣出了她们淳朴而美好的心灵。听镇上的人说,绣球不仅是旧州的传统工艺,还是壮乡人民的吉祥物,是状乡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兴奋的挑挑拣拣,买了几个绣球,一双小绣花鞋,爱不释手。一直很喜欢有民族特色的小玩意,遇到如此玩物岂能错过?
穿过绣球街,一片毫无遮拦的青山绿水迎面而来,其清丽秀美,如同画境:山水如镜、翠竹婆娑,每每往东走,会看到鹅泉河中小岛上的文昌阁,真真一幅好景色。山色青翠,有一座小石桥与之相接,三层楼四角形的古阁在金灿灿夕辉的烘托下,有着童话般的意境,仿佛携着数百年沧桑,穿越时空渗入到心里。据说,这里还曾是古人吟风弄月、琴棋舒怀之处,如今虽然时过境迁,游人行至仍隐约可见其中的浪漫情怀。
山村小镇有一种让人无法割舍的爱恋,也许是因为这里可以寻找到真实,淳朴和一种久违的归宿,还有那声名远播胜似桂林的山水带给我的悠然自得,在这里,城市的繁华消失得无影无踪,田园村落里风光无限,让人即使离去,也还会强烈地渴望重逢。
真想在旧州安静地呆上几天,在这里发发呆,看看书,或在旧州的山水间游走,或走街串巷,看原住民们绣绣球、制铁木家具、酿酒、扎染、刺绣……趁它还未被完全开发,趁它民风淳朴,趁它仍是清水出芙蓉时节。
这样的美景,总会让人暂时忘记了此时此地的际遇,放轻松下来。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因为一个人,爱过一座城。
对于一个城市,无论是繁华还是萧条,都不是爱或者不爱的理由,就像喜欢一首歌,必然会因为想起了某个故事牵扯到心里最脆弱的地方。一座城,如果没有了那个人,就变成了一座心灵的空城。
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