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白府  ...
            
                
                
                    - 
                          扬州只有一个白府,住着两位白老爷。一位白老爷是两江总督兼扬州知府白仟佰;另一位白老爷是江南首富兼扬州首富白百万。说是如今一条扬州街,半条是白家,但其实两位白老爷的父亲还只是个有点小地的乡绅。短短几十年,何以发家?白知府白老爷走的是规规矩矩的科举路,寒窗十年,一举中第,但也不过是拼了个从八品的芝麻官,然而,路过金陵拜会恩师时,巧遇金陵王家的大小姐,一见倾心。王大小姐刚过了门,立擢礼部侍郎,正四品,从此扶摇直上。白首富白老爷是个生意经,娶了八房夫人,个个都在刀刃上,八房夫人娶毕,江南的粮、盐、糖、铁、铜、丝绸、花卉、青楼的生意全纳入白家。白知府膝下无子,白首富只有一女,名曰,白诗诗。所以,在扬州城里权势最大的,在白府当家作主的,不是两位白老爷,而是扬州城里这唯一的白大小姐。
  白大小姐年方二八,正是青春靓丽,春心萌动的年纪。有了两位白老爷发家的启示,江南之中,扬城内外,所有适龄的不适龄的青年才俊们都蠢蠢欲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谁知道白大小姐将来在哪里在何时着谁的道,就带着半个江南的财富就下嫁了呢。
  树大招风,尤其白家这棵树又高又肥,江南之外,长安城内的皇帝老爷都惦记上了。于是一日风和日丽,皇帝老爷便遣了当今太子李济民打着“笼盐铁,治私运”的皇命,浩浩荡荡的下了扬州。
  白知府一接到皇命,便命人起早贪黑地修葺行宫,一砖一瓦都不懈怠,深知善者不来,来者不善。果然,太子一行刚到,太子少保喻捷便发话,“我听人说,江南的白府立意风流,白府后花园,更是衔山环水、左右分流、高低勾搭、如诗如画。扬州行宫应是怎么都比不上的,太子远道而来,岂有舍好求次的道理?”太子行程遂改,下榻白府。
  下人匆匆来报时,整个白府鸡飞狗跳,下人丫头们奔走相告,乱作一团,夫人们重新着装,白大小姐被迫起床,待在管家卫贤的带领下跪在门前接驾时,太子一行人以及接驾的扬州大小官员商绅已然到了门前。白大小姐一向睡到日上三竿自然醒,此时还带着点床气,迷迷糊糊地想骂人,半点精神也没有的,低着头聆听太子与众人对话,突然听到了太子说道:
  “自下江南起,便听人说,白府千金国色天香,是难得一见的美人,今日终于有缘得见了。”
  白诗诗瞬间醒了,慌忙抬头,对上一双细长的凤眼。传闻中本朝太子貌美,动如清泉,静若美玉,甚至有人私下叫做“牡丹太子”。
  白诗诗的心狠狠的动了一把,好一个翩翩佳公子啊,绛紫色的长袍,暖红色的腰带,腰带上挂着一串价值连城的玉石,微风过处,还有清脆的撞击声,琮珑好听,手上横着一把玉骨的折扇,风流自成。她暗暗地想,原来也有靠谱的传闻,江南都传闻自己长的多么如花似玉,但她知道漂亮是白家的钱,绝不是她白诗诗这个人,而传闻中的这个牡丹太子,细腻白皙的肌肤,细密绵长的眉,高挺的鼻梁,绯红的唇色,若是卖到自家的小倌店中,稍加教导,必定是花魁了,真是可惜了可惜了。
  白诗诗顺着太子的目光,微微欠身,笑道:“民女白诗诗,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看了她,微微一愣,遂似笑非笑地说道:“白大小姐果然如传闻一般,….清丽可人。”
  “谢谢殿下美誉。”白诗诗逆着光看去,太子背后是宽宽的官道,然后是清清的湖水,碧绿的原野,最后是青青的远山,他就这样静静站着,摇着骨扇,与旁人一般,偏偏只有他站出了汩汩风流,一派倜傥。越是这样,白诗诗越是懊恼,为什么这么个美人,出生偏偏这么好,若是出生次些,骗到怡青院做头牌小倌,该是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啊!
   白知府和白首富领着太子一行人一路走走停停,直逛了大半个白府,太子才选定下榻的别院了。再等太子一行浩浩荡荡的休憩下,都已经晌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