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子规鸣 ...
-
《禽经。杜鹃》“蜀右曰杜宇”晋张华注引注汉李膺《蜀志》曰: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
荆州贤君怀安,开明不见白日间,闻啼凄恻杜鹃。孤冤孤冤,孤魂常伴青天。
夜未央,欢歌笑堂寒,念故人,入梦乡。
“孤冤~孤冤~”(鸟叫)一只杜鹃鸟从窗外飞进屋子里,停在子鹃的掌心。
子鹃看着杜鹃鸟,叹着气,蹙着眉。
浅笑着对鸟儿说:“鸟儿鸟儿,人儿已不是当年,相对亦无言。”
未张嘴。
弦乐声越来越大,殿外的脚步越来越近,从帝掌着酒杯,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笑意。乐声未停,从帝越过众舞姬,将手中的酒倾杯倒在刚好入门的子鹃身前。
众人皆惊,停下了所有的动作,殿中安静得只剩下从帝的嬉笑声。
“夫人是来陪孤喝酒的吗?”
子鹃苦着眉,轻轻摇头,杜鹃鸟在她的身后扑哧着翅膀,像是在附和她的摇头。
“夫人乃西山哑女,便当真只会摇头,拒绝孤?”
子鹃依旧摇着头,从帝眨眼变了脸色,怒斥道:“不是陪孤就给孤回去!整日一副愁容,孤到底做错什么了!”
说话间,砸落了手中的杯盏,子鹃惊吓到,掩面后退去,看着从帝,欲哭无声,还是不停地摇着头。杜鹃鸟怒起,飞到从帝眼前,“孤冤~孤冤~”。
“恶畜!”
从帝拂袖,将杜鹃鸟摔到子鹃跟前,子鹃捧起受伤的杜鹃鸟,哭出了声。
是夜,窗外的杜鹃花摇摇曳曳,子鹃抱着受伤的杜鹃鸟,眼角还有泪花,嘴角却是笑着。欢笑声在梦中响起。
是他的笑声。他笑她发间落了花碎不知,伸手为她拂去。杜鹃鸟在追逐,杜鹃花满地。
远处的背影看着他们,只觉妒意。
“为什么你可以这般清闲,看着我为水患为前为后,你究竟做了什么?所有人都敬你爱你,为你而笑。不公平!”
从帝猛地睁开眼睛,掀被而起。淡漠无常,“望帝薨,孤没有错,古来帝王之位,属能者居之,孤治理水患,功大过望帝,孤该为王,孤比望帝更该为王。”
从帝轻眨眸。
三更天朦胧。
“子鹃,子鹃。”
“是望帝陛下吗?是您在唤我吗?”
“孤冤,孤冤。”
“望帝陛下。”一阵静默,子鹃才说起,“望帝陛下的苦心,子鹃何尝不知,看着他整日倚歌弄舞,荒废朝政,置百姓不顾……若子鹃能言,子鹃愿付出性命,只求将陛下的冤屈告知他,不要再如此下去了。”
“孤冤~孤冤~”(鸟叫)
子鹃被吵得睁开朦胧的眼睛,回想起方才梦中,张口想说什么来着,被鸟声掩了去。
“孤冤~孤冤~”
三月正是鹃花意浓,可赏春气。
子鹃端起酒案步近花海中的从帝。从帝闻声愁眉。
“你跟着孤来此做什么?你不是一直不愿与孤同乐吗?你们都是,没有一人愿我快乐。”
子鹃看着这个背影,执起酒杯绕到从帝眼前,将杯递给从帝,从帝一眼未看,仰杯而尽。身下,忽响起女子声。
“陛下妒忌先帝德善,众心向之,而今陛下得偿所愿,享君王之权,却以天下之苦为己之乐,不以荒待政事而疚,却为无喜而悲!望帝魂,望断子规哀鸣,明日闻不见,肠倾负君意,悲天下!”
子鹃言尽,口吐鲜血,杜鹃鸟飞奔而来,幻化成人。
“子鹃!”
从帝看着这一幕,惊得不能动弹。望帝拥着倾下的女子,不知谓何。子鹃阖着眼,留着最后的力气,说道,“子鹃愿以性命,传达陛下之意。”
便再也不动了。
望帝悲鸣,“子鹃……子鹃……”
从帝踉跄着后退,连子鹃也是为他而死。
“你可知,我想要的,不过是你曾得到的,臣民爱之,家眷乐之,可他们还是向着你——”
“你又可知,孤为何禅位于你?君王不计得失,功德不过结果,可你曾与孤说过同一句话。我若为王,定将这蜀地变成富庶之国,百姓安乐,如世外桃源境。”
有如霹雳,劈开了从帝尘封的记忆。
“我若为王,定将这蜀地变成富庶之国,百姓安乐,如世外桃源境。”
望帝抬眸,看着从帝,道,“你最初的愿,你忘了吗?”
声音渐渐消散开去,连同眼下的人,消失在这片片杜鹃花海。只剩下一只杜鹃鸟,啼叫着,口中渗出鲜血,滴落下,染尽了这满满的杜鹃花。
“孤愿~孤愿~”
“孤愿~孤愿~”
蜀国城楼,杜鹃鸟飞落,楼中之人,望着茫茫蜀地,淡去无踪。
“也许,孤依着错的决断执迷过,但孤最初的愿,始终不变。”(心声)
(字幕)
子规鸣,鸣的是哀民之心,唤的是新帝爱民之心。
唤的是初愿之心。
世事无常变幻,你最初的梦,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