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俗世呀,俗事呀 ...

  •   有很多人说,这是一首艳词,词媚俗露骨,有女罗衫半解。
      然而第一眼,我却极喜欢。俗世呀,最后一字,微微上扬的语调念来,就好像迎面撞过来一个女子的眼风,娇娆含笑,未语闻声。
      我听歌,素来先听曲声,再看词句。耳缘,眼缘,不过求一场自己欢喜罢了。
      喜欢aki阿杰的第一首歌是《黑暗鸢尾》,曾经循环了很久,《镇命歌》的旧曲,听许多人填词翻唱,只她让这首曲子最动听,诡异中透着大气,寂寂苍凉。到《俗世呀》里,唱腔妖娆飘忽许多,声线清冷又撩人,妖娆得凉薄。朋友说,听起来有萨顶顶的感觉。我不通音律,听着流畅悦耳便好。这曲旋律循环复沓,唱腔、念白有神韵,甚得吾心。
      也许很多人印象里的古风,就应该是词句或古拙或雅致或铮然,然而世间百态,怎能尽归于此?听多了温润端方模样的侠骨柔情、闺阁思怨,偶尔谈及俗世欢愉的感觉,也颇好。世事百相,合该这样各种面目都露上一露,也没什么上不得台面之说。这世间的存在,就是它值得被说道的理由。
      听来只觉得这女子,妖娆又清醒,一只看破世间形障,及时行乐的妖,大有醉生梦死之感。忽然想到了亦舒的喜宝,她说,我要许多许多的爱,如果没有,我要许多许多的钱。妖的生命如此漫长,会遭遇茅山道士,会被世人嫌恶,只好藉求一场场的贪欢,聊取微末温暖。
      大抵就是妖精遇上少年郎,一晌贪欢。妖精爱那少年郎多情俊俏,心生爱慕求露水情缘。少年见那女子体态风流,眉梢眼角似心仪的“她”,自然不会拒绝一场艳遇。抑或说,古代文人常爱做这种姿态,以放任为风流,一朝成名还能为后人留下茶余饭后的谈资。想想唐传奇中那些某生们。那些艳遇的主角,可以是章台罂粟,可以是山野兰花,可以是深院夭桃。就算最后他们娶了她们,难保不会在某段路途上再遇上一个少艾女子,眉眼依稀肖似她当年。忘了是哪本书里说的了,调情是有文化的风流才子做的事,调戏则是没文化的纨绔子弟做的事,所以,那些生啊郎啊,总是有情调的。词俗归俗,心态行事描摹得却极真实,意境也足,像极聊斋里走出来的女子。
      同是出自ediq的词,有人拿它与《白狐》比较。“白气一缕八仙桥,男体女身何重要,一宿香汗湿纤腰,颜色双绝我为妖。白狐一梦竹林水洞,稚齿笑冰肌骚。破庙上坐望月笑,夜助青蛇盗灵草。九尾的白毛,爱欲情仇妒火烧,屋外乌鸦闹,倾身为君勾眉角。”当年听时并没有多加留意,特意又翻出来听了听,仍旧谈不上多喜欢,或者说没有触动心中那根弦。人都有偏爱,大概我素不喜粤语的缘故吧。倒是那句“倾身为君勾眉角”,很有画面感,昔时张敞画眉较之还稍嫌中规中矩了些,又是“倾”身又是“勾”眉角,眼前好似就会现出那人行动间的身体轮廓来。还是更爱《俗世呀》这种妖异、细腻的路数,用词口语化,意境渲染得极好。溪中卵石水润光滑,炉烟妖娆如纱半掩。那女子踏月而来,偷看那少年郎,婉转挑逗,想来场面是极香艳的。“蜘蛛遗丝,随腿往上爬”,很细腻的触感,诡异之余,反而有那种“不觉身体酥了半边”的感觉。那少年郎心中有个“她”,而今她出现在身边,极尽挑逗之能事,大概就半推半就了吧。这大概也是许多人肖想过的。那句“奴家”让我想到妖精模仿良家女子的形态,定然是故作娇羞垂了头又抬眼偷觑,顾盼流转,无限风情。“燥喉的酒,你咽下了吗?余下那滴就赏了我吧。”私以为是歌词中最香艳挑逗的一句。萍水相逢,鱼水之欢,真俗世也。可这世上最俗的事,正是这俗世的一抹艳色,在眼中浓烈得化不开。
      这大概是我写过的最最不含蓄的话了。可是一直想说说这首词,这支歌。想想有些话不过就是明说与暗喻的区别嘛,不过尔尔,也就释然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俗世呀,俗事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