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皇帝和苏理廷一再拿袭爵说事,是一心要给顾氏叔侄制造嫌隙了。不知小顾救下阿萝之事到底真是官员无意中撞见的,还是皇帝有意派人盯梢发现的呢?那个嘉和,明显是情系顾宣嘛。上次皇帝还睁着眼说瞎话,说她和小顾是青梅竹马,公主和亲,皇家欠小顾一个儿媳妇,以此推动小顾尽快成家立室早日抢班夺权。皇帝摆明是扶植狼崽对付狼王了。狼王处境堪虑。偏偏顾氏内部也不省心,叔侄各有拥戴者。一旦叔侄失和,必将影响内部团结。说到底还是“一山不容二虎”引出的矛盾啊!
    看到这章顾六向云臻陈情说出的顾氏秘辛,内幕相当黑,颇有些感慨。顾氏基业能撑到现在着实不易呀!老侯爷战死,少主年幼,西路军的前途、顾氏基业的稳固,皆系于年轻的狼王一身。前文所述,顾氏先祖乃前番旧将,投诚相助太祖太宗平定天下,得袭纪阳侯,统领西路军,世代镇守西路边陲。西路军曾经抗击过突厥,又与西夏军纠战过数十年。顾家儿郎的责任,是保家卫国;他们的命运,就是前赴后继地死在战场上。说到这儿,忍不住想起了杨家将。精忠报国又如何?满门的孤儿寡妇,无数次地被陷害猜忌。说到底顾氏能存在的价值,就是为朝廷抵御外敌入侵。一旦没有了这个价值,恐怕早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了。毕竟他们是异族归顺,大概一早就被打上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标签,不被信任。顾氏长期手握重兵,注定了要被皇家提防猜忌。六年前西夏入侵,老侯爷战死,西路军血战退敌,方保得边境安宁。顾小叔扶柩返京。当时皇帝是怎么做的?没有抚慰嘉奖,也没有勉励追悼。九门关闭,缇骑郎、金吾卫异动,杀气腾腾。还是边关的加急战报打消了皇帝向顾氏动手的念头,转为君臣握手言欢。这皇帝真是刻薄寡恩啊!现在又在动西路军裁员和分化顾氏叔侄的心思。
    现在顾氏的处境,真是腹背受敌、处境两难。在朝被皇帝猜忌权臣算计。而在番邦夷狄的眼里,又被看作死敌。顾氏为了保住基业苦心经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小规模地挑起与西夏的战争,既可抢掠钱财,又能冒领战功。但这样做,无疑加剧了西夏人对顾氏的仇恨,引来他们对顾氏的疯狂报复。当年顾廷昭中美人计,老侯爷战死,西路军元气大损,大概也是仇恨循环,冤冤相报吧。如今皇帝舍嫡女和亲西夏,三年无战事,两国言和,对顾氏自然大为不利。没有了战争威胁,无仗可打,顾氏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就得面临裁军削权的不利局面。被拔了牙的狼还有狼性吗?没有了将士的纪阳侯还是狼王吗?难怪过去顾氏要狠心制造战争危机了。说到这里,俺又忍不住要狗血地YY一下剧情:嘉和公主心中有人,皇帝嫁女和亲能如愿么?
    这篇文中的顾氏家族总爱让我对比起《流水》中的裴氏家族,都是开国功臣、武将世家,都是手握重兵,一样地被皇室所忌。都是男儿血战疆场,保得祖宗基业。裴氏经过数代儿郎地奋斗,终于推翻了前朝,创立了帝业,将命运操控到了自己手上。那顾氏呢?这么多年不变的是顾氏子孙身死沙场的惨烈命运,不变的是皇家的猜忌提防,总有夺爵抄家下狱灭族的阴影笼罩着顾氏。他们是否还是那无怨无悔精忠报国的一族?文案中的“他搅得天下倾覆,逼得我断情绝义”那段话,让人心生无限揣测和遐想啊!这会是怎样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故事呢?越来越期待了。
    呃,不知不觉,凑成了一篇长评。取名无能,看到古言频道对本文的推荐语,觉得非常好。意境开阔,让担忧本文结局的我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就借为长评标题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