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同行者 ...
李艗从茶园出来时,草帽檐上的额头还留着汗珠。刚才帮着老农校准了采茶的标准,又聊了聊今年春茶大概的收购价。
老农满面笑容的拍着李艗的肩膀,“李干部,多亏你上次帮我们对接了质检,今年的茶不愁卖了!”
“都是该做的。”李艗谦虚的笑了笑,“您把好品质关,后续包装跟上,价格还能在往上提一提。”
送走老农的李艗刚走到停车的路口,就听见身后有人喊:“李干部,等一等!”
回头一看,是住在附近的张奶奶,手里拎着个粗布袋子,快步往这边赶,后面还跟着几个村民。
“张奶奶,您这是?”李艗赶忙迎上去。
“刚就瞧见你在这边。”张奶奶把布袋子往他怀里塞,“自家种的白萝卜、青萝卜,还有白菜,都是鲜货,你们带回去吃。”
布袋子沉甸甸的,裹着泥土的微凉气息。李艗连忙推辞:“这可不行,您种点菜多辛苦,我不能要。”
“哎,你这孩子!”张奶奶按住他的手,眉头一皱,“你为我们茶园跑东跑西,吃点自家菜算啥?拿着补补!”
她不由分说把袋子塞进李艗怀里,转身就往回走,还回头叮嘱,“不许送回来啊!”
旁边的爷爷这时递过来一把翠绿的油麦菜,旁边的陈婶也塞给他一捆茼蒿:“李干部,也尝尝我们家的。”
李艗看着怀里堆得满满的心意,只好笑着收下:“那我可就不客气了,谢谢大家。”
“谢啥!”陈婶摆摆手,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李艗,你下午忙不忙啊?”
下午要去学校,李艗没有犹豫点点头“有事比较忙,您有事的话得改天。”
“啊,那行,我还说不忙的话帮我给二中老师送点东西去,我这不离的有点远吗,就想着你要是没事帮我跑一趟,有事就算了。”
李艗一听学校思维跑走了一瞬,反应过来后又赶忙说:“去的,我下午刚好去学校忙。”
“哎!那不正好!你等我一下啊。”陈婶一拍大腿,转身就往家跑,片刻后拎着一兜蔬菜出来,“帮我捎给学校的老师们,让他们也尝尝。”
“还有我家的!”张奶奶又从家里拎了一篮鸡蛋出来,“土鸡蛋,吃点有营养补补。”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儿,李艗车的后备箱就堆满了。
他看着大家热情的笑脸,心里热得发烫:“行,我一定给老师们带到,也替他们谢谢大家了。”
驱车往扶贫办赶的路上,李艗看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房屋,嘴角忍不住上扬。一想到下午要去学校,心里又莫名多了几分期待。
刚把菜卸下来,曹欲安就从楼上下来,看见后备箱的东西,笑着打趣:“哟李艗,乡亲们又给你送好东西了?。”
“嗯,是给我们。乡亲热情得我推都推不掉。”李艗笑着把鸡蛋递给曹欲安,“你帮我把这些放食堂,还有一些是给学校老师的,等会我们刚好带过去。”
曹欲安应着,把菜搬进食堂,回来时手里拎着个文件袋:“东西都收拾好了,咱们啥时候出发?”
“现在吧。”李艗掏出手机看着上面商量时间的信息,又编辑一条给段清溪发了过去:“段老师,我现在准备跟同事一起过去,大概半小时到。”
段清溪很快回复:“好。”
过了一会后面又跳出一条:“需要我去门口接你们吗?”
李艗眼里藏着笑意,“不用,我们直接找过去就行。”
曹欲安忽然凑过来,“谁啊?”
李艗撇他一眼按灭手机:“没谁。”
曹欲安挑眉:“……”
“把后备箱门关上,走了。”
“哦。”
车子快到学校门口时,李艗一眼就瞥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段清溪站在门口的树下,正和一位老师说着话,阳关洒在她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哪怕隔着一段距离,李艗也能确定是她。
车子停下,李艗推开车门喊她:“段老师!”
段清溪闻声转过头,看见他们,快步走了过来:“你们到啦。”
“不是说不用接吗?”李艗笑着问。
“怕你们找不到美术老师的办公室,反正也闲着过来等一等更方便。”段清溪说着,目光落在曹欲安身上。
面孔有点熟悉。
第一次找李艗时见过一面,他朋友圈那张照片好像也有他。
“对了,给你们介绍一下。”李艗看向段清溪,“这就是我给你说的要和我一起来的同事,曹欲安。”
“曹哥,这位是段清溪老师。”
“段老师好,我们之前见过。”曹欲安率先伸出手,浅笑着说,“你叫我名字就行。”
“你好,”段清溪伸手和他握了握,“我记得。”
这下轮到李艗诧异,段清溪看他微微思考的表情开口解释;“我第一次去扶贫办找你的时候找他问过路,没想到他还记得我。“
“原来。”李艗了然。
“好了,跟我来吧,赖老师已经在办公室等我们了。”
刚走了两步,李艗忽然停下脚步:“等等,还有东西。”
他转身跑回车旁,拎出几袋蔬菜和一篮鸡蛋,“这是乡亲们让我捎给你们的,都是自己家种的菜养的鸡。”
段清溪看着那些还带着泥土气息的萝卜和鸡蛋,眼睛一下子亮了惊喜到:“好多,这也太客气了吧。”
说完眉头又轻微一皱:“让乡亲们这么费心,多不好意思。”
“是有些不好意思,但他们经常送我们也习惯了,他们给我们就收,毕竟是心意,也不好拒绝。”曹欲安说道。
李艗赞同,“都是心意,你不收他们该不高兴了。”
“也是,那你替我谢谢大家。”
“好。”
段清溪俯身提菜,李艗看到直接走过去接过她手里的,“不用你,我们来,剩下的让曹哥提。”
段清溪扫了眼剩余的,确定一个人可以后说:“行。”
这次没有道谢,李艗心里有点小满意。余光却看见曹欲安在原地没动,眼神带着疑问落在他身上。
曹欲安站在一旁看着两人,眼神转了一圈,见李艗在看自己,才回过神应道“对对对,我来提,你给我们带路就行。”
把东西放下后就闲聊着往美术办公室走。
推开门,赖老师已经在里面坐着了,桌上放了一沓学生们的手绘稿、茶叶样品和外地的优秀包装案例,淡淡的茶香混着纸张的油墨香。
“赖老师,人来了。”段清溪笑着说。
“唉你们好你们好,欢迎欢迎!”赖老师站起身,热情地招呼他们,“快坐,来看看孩子们的创意。”
李艗和曹欲安坐下,目光立刻被桌上的手稿吸引了。
曹欲安拿起一张画着茶丛的稿子,忍不住赞叹:“这些孩子的想法确实不错,比我们之前想的老样式新鲜多了。”
“我也这么觉得!”段清溪拿起一张手稿,眼里满是笑意,“你们看郭展飞的这幅,把清晨的露珠画成了漫天星星,还配了文案‘大山的星星落进茶丛’。”
李艗凑近细看,:“这个创意很好,既贴合他们之前去茶园观察的经历,又有记忆点,比千篇一律的山水图案新鲜太多。”
他转头看向赖老师,语气恳切,“赖老师,您看能不能基于这个思路,调整下构图?让茶丛的层次感再明显些,露珠的光影突出点,印在包装上比较亮眼。”
“没问题。”
赖老师拿起铅笔在草稿旁快速勾勒,曹欲安凑了过去,脑袋微微前倾:“赖老师,要是用渐变银灰色画星星,会不会既精致又不抢茶丛的风头?我之前帮农户选过包装材料,这种颜色印刷出来质感好,还耐脏。”
赖老师抬眼赞同道:“正合我意!我还打算把茶丛画成波浪状,呼应咱们这儿的山区地形,刚好跟你说的质感配色搭得上。”
“还有这个!”段清溪又拿起一张手稿,上面画着祖孙俩采茶的场景,文案写着“奶奶的采茶篮装着家乡的四季”。
“这个画面特别有温度,可以体现茶叶的传承感,农户们看了应该会有共鸣。”
曹欲安点头附和,指尖在画里的采茶篮上顿了顿:“李艗之前跟我说过,电商平台就吃‘有故事’这一套。咱们这茶叶是农户一棵一棵采的,这个设计刚好能把这份实在劲儿传出去,也能让消费者记住咱们的茶。”
李艗看着画里的祖孙身影,眼神柔和下来:“对,不只是做产品,我们还要讲好这里的故事。再结合之前聊的贡茶历史,包装的文化感就足了。”
他看向曹欲安“你回头跟农户们沟通,你跟他们熟,能用大白话把这些设计说透。”
曹欲安立刻应下:“没问题!我到时候提前整理下要点,一定让他们听得明白。”
段清溪笑着补充:“从地理角度说,这也是‘自然禀赋与人文传承的结合’。茶丛依托高山地形而生长,是它是自然的馈赠;祖孙采茶的场景是祖辈流传的生活方式,两者结合,正好凸显茶叶的独特性。”
“或许可以分两个系列来做?”
赖老师放下铅笔提议,“一个‘星光茶园’系列,主打年轻市场,突出诗意创意;一个‘传承茶香’系列,主打家庭和礼品市场,突出温情历史感。”
“这个主意好!”
李艗眼睛一亮,转头看向曹欲安,“这样能覆盖不同消费群体,还能把孩子们的创意都用上。明天我们去跟农户沟通,你帮着记记他们的意见,毕竟这是他们的茶叶,得让他们满意。”
“OK!交给我。”
曹欲安拿出笔记本,快速记下“分系列、农户意见、材料质感”几个关键词,抬头看向段清溪,“段老师,那孩子们那边后续怎么安排?”
“我明天上课就跟他们说这个计划。”段清溪语气温柔坚定,“让他们再完善下文案和细节,说不定他们还能想出更多好点子。”
曹欲安点点头,又低头补充笔记。
夕阳渐渐西斜,透过窗户洒在四人身上,长桌上的手稿在光影中仿佛有了生命。
李艗看着段清溪认真讨论的侧脸,再看向身旁专注记录的曹欲安和赖老师,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感觉。
这份关于茶叶的探险,有初心的奔赴,也有一群同行者陪伴。
忙了好几天工作总算快结尾了!不要辜负我的努力!一闲下来就火速码字。不出意外之后更忙。。。一周尽力两更吧!反正写给自己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同行者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