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并肩向光处 ...
-
林筱第一次见到宋瑾,是在公安机关幼儿园二楼的活动室。
那天是她转园的第一天,奶白色的小皮鞋踩在打蜡的木地板上,发出“嗒嗒”的轻响,像落在心尖上的小鼓点。妈妈牵着她的手,指腹带着熟悉的温度,可林筱还是攥紧了衣角——活动室里满是陌生的笑声,彩色积木堆成的小城堡旁,几个小朋友正围着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
“筱筱,去和大家一起玩好不好?”妈妈蹲下来,帮她理了理歪掉的蝴蝶结。林筱抬头,正好对上那个羊角辫女孩的目光。女孩穿着鹅黄色的连衣裙,睫毛长长的,像两把小扇子,手里还捏着一块啃了一半的苹果,看见林筱望过来,没说话,只是眨了眨眼,然后举起苹果,朝她晃了晃。
那是宋瑾给林筱的第一个“信号”。后来林筱总说,那天宋瑾的眼神像小太阳,明明没笑,却让人觉得暖烘烘的。
林筱慢吞吞地走过去,还没等她开口,宋瑾就把苹果递到她面前:“给你吃,我妈妈说,分享的苹果最甜。”苹果上还带着淡淡的果香,林筱犹豫了一下,接了过来,小声说了句“谢谢”。宋瑾立刻笑了,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我叫宋瑾,你呢?”
“林筱。”
“林筱,”宋瑾重复了一遍,然后拉起她的手,“走,我们去搭更高的城堡,比他们的还高!”她的手心暖暖的,带着点汗湿的潮气,却让林筱莫名地安了心。那天下午,两个小女孩蹲在积木区,用红色的方块当城墙,黄色的圆柱当塔楼,搭了一座歪歪扭扭的“城堡”,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们身上,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像一对分不开的小尾巴。
从那天起,林筱和宋瑾就成了幼儿园里形影不离的“小搭档”。午睡时,宋瑾会偷偷把自己的小被子往林筱那边挪一点,两个人挨在一起,小声说悄悄话;吃点心时,林筱不爱吃胡萝卜,宋瑾就把自己的草莓酱抹在胡萝卜上,哄她说“这样就变成草莓味的啦”;户外活动时,宋瑾跑得飞快,却总记得回头等林筱,怕她跟不上。
有一次,班里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抢了林筱的画笔,林筱急得快哭了,宋瑾却叉着腰站出来,像只小母鸡护着小鸡崽:“你把画笔还给林筱!不然我就告诉老师!”小男孩梗着脖子不肯还,宋瑾居然拉着林筱的手,把自己的画笔全塞给林筱:“我不用,你先用我的,我们一起画。”那天下午,两个女孩共用一套画笔,在画纸上涂出了一片五颜六色的天空,宋瑾画了一只小鸟,林筱就在旁边画了一朵云,宋瑾说:“小鸟要载着云朵飞。”林筱点点头,觉得这句话比画还要美好。
幼儿园毕业那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合影,林筱和宋瑾挤在最中间,宋瑾的羊角辫蹭着林筱的脸颊,两个人都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回家的路上,宋瑾拉着林筱的手,小声问:“林筱,我们以后还能一起上学吗?”林筱用力点头:“一定能!”
没想到,这份“一定”真的成了现实。小学报名那天,林筱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宋瑾——她的羊角辫变成了齐耳短发,穿着浅蓝色的校服,正踮着脚往公告栏里看。林筱跑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宋瑾!”
宋瑾回头,看到林筱,眼睛一下子亮了:“林筱!我们在一个班!”公告栏上的分班名单里,“林筱”和“宋瑾”的名字紧紧挨在一起,像两颗靠得很近的星星。
小学的日子比幼儿园更热闹。她们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早上在校门口的早餐铺买两个肉包,你咬一口我的,我咬一口你的;一起在课堂上偷偷传小纸条,宋瑾的字圆圆的,林筱的字方方的,纸条上写着“下节课体育课要不要一起跳皮筋”“今天的作业你会不会做”;一起在放学路上追着夕阳跑,影子在柏油马路上拉得很长,书包上的小挂件叮当作响。
宋瑾的数学很好,每次考试都能考满分,林筱却总在应用题上卡壳。有一次,林筱对着一道数学题愁眉苦脸,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宋瑾坐在她旁边,拿出草稿纸,一笔一划地给她讲:“你看,这道题其实很简单,我们先算总共有多少个苹果,再算每个人能分到几个……”她的声音软软的,却很有耐心,讲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林筱听懂为止。末了,宋瑾还揉了揉林筱的头发:“没关系,以后我帮你补习数学,我们一起考高分。”
林筱的语文很好,作文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念。有一次,老师让写“我的好朋友”,林筱写的是宋瑾,她在作文里写:“我的好朋友宋瑾,像小太阳一样,会在我难过的时候安慰我,会在我不会做题的时候帮我,和她在一起,我觉得每天都很开心。”老师念完作文,宋瑾红着脸,偷偷给林筱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小学六年级那年,学校组织去春游,目的地是郊外的一座小山。爬山的时候,林筱不小心崴了脚,疼得蹲在地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宋瑾立刻停下来,蹲在她身边,小心翼翼地帮她揉着脚踝:“疼不疼?我背你吧!”林筱摇摇头:“不用,你背不动我。”宋瑾却固执地蹲下来,拍了拍自己的后背:“我能行!你快上来!”
林筱拗不过她,只好趴在她的背上。宋瑾的后背瘦瘦的,却很有力,一步一步慢慢地往上走。山路很陡,宋瑾走得满头大汗,呼吸也变得急促,可她却没说一句累,还时不时回头问林筱:“你还好吗?要不要休息一下?”林筱趴在她的背上,闻着她身上淡淡的洗衣粉香味,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滴在宋瑾的衣服上。宋瑾感觉到了,笑着说:“你怎么哭了?是不是疼得更厉害了?”林筱摇摇头,小声说:“宋瑾,谢谢你。”宋瑾笑了:“我们是好朋友啊,谢什么。”
那天的春游,宋瑾背着林筱爬完了整座山,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却还是和林筱一起看了山顶的风景——远处的天空蓝蓝的,飘着几朵白云,山脚下的田野里,油菜花金灿灿的,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宋瑾指着远处的风景,对林筱说:“林筱,你看,这里好美啊!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去更多好看的地方。”林筱点点头,心里暗暗想:以后不管去哪里,都要和宋瑾一起。
小学毕业考试结束后,林筱和宋瑾一起去看了分班名单,她们又在同一个初中,同一个班。那天,两个女孩坐在学校的操场上,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宋瑾说:“林筱,我们以后还要一起上高中,一起上大学。”林筱笑着说:“好啊,一言为定。”
初中的日子,多了几分青涩和忙碌。她们开始学习更难的知识,每天的作业也多了起来,可还是会抽出时间一起聊天、一起做题。宋瑾依旧是班里的学霸,数学、物理都名列前茅,林筱的语文、英语也依旧出色,两个人互相帮助,成绩都保持在班级前列。
初中二年级那年,学校组织了一次辩论赛,林筱和宋瑾都报名参加了。她们被分在同一个队伍,林筱负责一辩,宋瑾负责四辩。为了准备辩论赛,她们每天放学后都留在教室里,查资料、写稿子、模拟辩论,常常忙到天黑。有一次,她们为了一个论点争得面红耳赤,林筱觉得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宋瑾却觉得应该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两个人吵了几句,都有点不开心。
晚上回家的路上,宋瑾突然停下脚步,对林筱说:“林筱,对不起,我刚才不该跟你吵架。”林筱也有点不好意思:“我也有错,我不该那么固执。”宋瑾笑了,拉起她的手:“其实我们都没错,只是角度不一样。我们一起再想想,说不定能找到更好的办法。”那天晚上,她们在路灯下又讨论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论点。
辩论赛那天,林筱作为一辩,自信地阐述了己方的观点,声音清晰而有力;宋瑾作为四辩,在总结陈词时,逻辑清晰,言辞犀利,赢得了满堂喝彩。最终,她们的队伍获得了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宋瑾拿着奖杯,对林筱说:“林筱,我们赢了!”林筱点点头,眼睛里闪着泪光——她知道,这份荣誉,是她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初中毕业那年,林筱和宋瑾一起去了市图书馆,她们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梧桐树,聊起了未来。宋瑾说:“林筱,我想当一名警察,像我爸爸一样,保护别人。”林筱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那我也当警察,我们一起保护别人。”宋瑾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吗?那我们以后要一起考上警校,一起当警察!”林筱用力点头:“真的,一言为定!”
高中的日子,更加忙碌。为了考上警校,林筱和宋瑾都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她们不仅要学好文化课,还要加强体育锻炼——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不低,体能测试也很严格。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她们就已经出现在学校的操场上,一起跑步、跳绳、做俯卧撑。宋瑾的体能比林筱好,每次跑步,她都会放慢速度,陪着林筱一起跑,还时不时鼓励她:“林筱,加油!再坚持一下!”林筱累得气喘吁吁,却还是咬着牙跟上宋瑾的脚步——她不想让宋瑾失望,也不想放弃她们的约定。
下午放学后,她们会留在教室里,一起复习文化课。宋瑾帮林筱补习数学和物理,林筱帮宋瑾补习语文和英语。遇到难题时,她们会一起讨论,有时候会为了一个知识点争论半天,直到弄明白为止。晚上回家后,她们还会通过电话互相抽查知识点,分享一天的学习心得。
有一次,林筱的体育测试没达标,她很沮丧,坐在操场上哭了起来。宋瑾走过来,坐在她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林筱,没关系,我们再练,一定能达标。”林筱擦了擦眼泪:“可是我已经练了很久了,还是不行。”宋瑾笑了:“那我们就再练更久,我陪着你。”
从那以后,宋瑾每天都会陪林筱多练一个小时的体育。她帮林筱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从跑步的姿势到呼吸的节奏,都一一指导。林筱也很努力,不管多累,都坚持完成训练计划。渐渐地,林筱的体能越来越好,体育测试也终于达标了。当林筱告诉宋瑾这个好消息时,宋瑾比她还开心,抱着她跳了起来:“林筱,你真棒!我们离警校又近了一步!”
高中三年级,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每天堆积如山的试卷,频繁的模拟考试,让很多同学都感到疲惫不堪。林筱也不例外,有一次模拟考试,她的成绩下滑了很多,她很焦虑,晚上躲在被子里哭。宋瑾知道后,第二天早上特意给她带了一杯热牛奶,放在她的桌子上,还留了一张小纸条:“林筱,别着急,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我们一起加油,一定能考上警校。”
看着那张纸条,林筱的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宋瑾都会在她身边。从那以后,她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每天都学到很晚,却从不觉得累——因为她们知道,她们的目标就在前方,只要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高考结束后,林筱和宋瑾一起填报了志愿——她们都填报了省警官学院。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既漫长又煎熬。每天,她们都会打电话询问对方有没有收到通知书,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林筱收到了省警官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拿着通知书,激动地跑出家门,直奔宋瑾家。宋瑾也刚刚收到通知书,看到林筱跑过来,她立刻举起通知书,笑着说:“林筱,我们考上了!我们真的考上警校了!”
林筱跑过去,和宋瑾紧紧地抱在一起,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那是喜悦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也是对她们多年努力的最好回报。她们终于实现了初中时的约定,即将一起走进警校的大门,朝着成为警察的目标前进。
警校的生活,和高中截然不同。每天早上六点,哨声准时响起,被子要叠成“豆腐块”,床单要铺得没有一丝褶皱;早上要出操,跑步、队列训练,汗水浸湿了训练服,却没有人叫苦叫累;白天要学习专业知识,刑法、刑事诉讼法、犯罪心理学……厚厚的课本里满是枯燥的条文,却必须牢记于心;下午要进行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擒拿格斗、射击、驾驶……每一项都充满了挑战。
林筱和宋瑾被分在同一个宿舍,同一个区队。每天早上,她们一起起床叠被子,一起出操;白天一起上课,一起记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互相请教;下午一起参加训练,一起流汗,一起进步。
体能训练是警校的重头戏,也是最累的项目。第一次进行五公里越野跑时,林筱跑了一半就累得不行了,呼吸急促,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宋瑾跑在她前面,看到她慢了下来,立刻停下来,跑回她身边:“林筱,加油!我们一起跑,不能放弃!”说着,她拉起林筱的手,一起往前跑。
林筱咬着牙,跟着宋瑾的节奏,一步一步地往前跑。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滴在地上,模糊了视线,可她却紧紧地攥着宋瑾的手,不敢松开。她知道,只要跟着宋瑾,就一定能跑到终点。
终于,她们一起冲过了终点线。林筱累得瘫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宋瑾也坐在她身边,擦着脸上的汗水。“我们……我们做到了!”林筱笑着说,声音因为喘气而有些沙哑。宋瑾点点头,也笑了:“嗯,我们做到了!”
射击训练是最让人兴奋的项目,也是最考验心理素质的项目。第一次摸枪时,林筱很紧张,手不停地发抖,子弹根本打不中靶心。宋瑾在她旁边,拍了拍她的肩膀:“林筱,别紧张,深呼吸,瞄准靶心,慢慢来。”
林筱按照宋瑾说的,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姿势,瞄准靶心,扣动了扳机。“砰”的一声,子弹打在了八环的位置。虽然不是满分,却是她第一次打中靶心。宋瑾笑着说:“你看,你可以的!再试试!”
在宋瑾的鼓励下,林筱越来越有信心,射击成绩也越来越好。期末考试时,她的射击成绩得了优秀,宋瑾也得了优秀。两个人拿着成绩单,互相击掌:“我们又进步了!”
警校的生活虽然辛苦,却也充满了乐趣。周末的时候,她们会一起去学校附近的公园散步,一起去书店买专业书籍,一起去食堂吃喜欢的饭菜。有时候,她们会坐在宿舍的阳台上,看着远处的风景,聊起未来的警察生涯。
宋瑾说:“林筱,以后我们当了警察,一定要一起办案,一起保护老百姓,做一名好警察。”林筱点点头:“好啊,我们要一起努力,不辜负这身警服。”
有一次,区队组织了一次模拟案件侦破活动。林筱和宋瑾被分在同一个小组,负责调查一起“盗窃案”。她们一起勘察“现场”,寻找“线索”,一起分析“案情”,一起制定“侦破方案”。
在勘察现场时,林筱发现了一枚小小的指纹,她立刻叫来了宋瑾:“宋瑾,你看,这里有一枚指纹!”宋瑾跑过来,仔细看了看:“太好了!这可能是‘嫌疑人’留下的线索。”她们一起把指纹提取下来,送到“技术科”进行比对。
在分析案情时,她们发现了几个疑点,一起讨论,一起排查,终于锁定了“嫌疑人”。在最后的“审讯”环节,宋瑾负责主审,林筱负责记录。宋瑾的提问逻辑清晰,言辞犀利,很快就突破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线,让“嫌疑人”交代了“犯罪事实”。
模拟案件侦破活动结束后,她们的小组获得了第一名。区队教官表扬她们:“林筱和宋瑾配合得非常好,观察力敏锐,逻辑思维清晰,很有警察的潜质。”听到教官的表扬,林筱和宋瑾都很开心——她们知道,这是她们一起努力的结果,也是对她们未来警察生涯的一种鼓励。
时间过得很快,四年的警校生活转眼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