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星光映航程 ...
-
回到江市,空气仿佛都变得柔软湿润,带着春天特有的、万物复苏的气息。校园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拖着行李箱的学生们脸上带着假期后的倦怠和新学期的兴奋,各种社团的招新摊位叽叽喳喳,充满了活力。
许晚棠推开莱青的工作室门,那股熟悉的松节油、颜料和某种说不清的“创作中”的气味扑面而来,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个舒心的笑容。
“还是这里的味道对劲。”她自言自语道,像是回到了自己的主场。
她利落地放下行李,挽起袖子,开始打扫整理。假期积了薄薄一层灰,她把工具归位,把没完成的染布样品重新挂起来审视。
正忙活着,同专业的一个女生探头进来:“晚棠,回来啦?假期过得怎么样?”
“挺好的!吃了睡睡了吃,差点不想回来了。”许晚棠笑着回应,手里的活没停,“你呢?” “别提了,被我妈念叨了一个假期,赶紧回来清净清净。”
女生凑过来看她挂起来的染布,“哇,这是你假期弄的?这个绿色好特别!”
“嗯,用老家那边的冬青叶试的,稳定性还不太好,得再琢磨琢磨。”许晚棠语气里带着点研究和探索的兴奋。
另一边,澄棠设计学院的图书馆里,白青泠已经进入了状态。她占了一个靠窗的安静位置,笔记本电脑、数位板、几本厚厚的参考书和印刷样本铺了半张桌子。
新学期的第一个项目简报已经下发,要求很高,她正全神贯注地梳理思路,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偶尔停下来在素描本上勾勒几笔版式草图。
她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许晚棠发来的消息,一张工作室窗台上那盆顽强多肉的照片,配文:「看!你的‘孩子’活得好好的,还胖了一圈![图片]」
白青泠的目光从屏幕上抬起,看到那张绿意盎然的照片,嘴角不自觉地带上一丝极淡的笑意。她放下笔,回复:「看来你没把它饿死。」
许晚棠几乎秒回:「那必须不能。我可是被外婆和妈妈夸着长大的‘小园丁’![骄傲叉腰.jpg]」
白青泠看着那个生动的表情包,能想象出许晚棠此刻得意的小表情,笑意加深了些。她回道:「嗯,很厉害。开会了。」
许晚棠回了个「加油!」的表情。
对话简短,却像一道微小的暖流,穿插在忙碌的间隙里。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都迅速进入了高速运转的模式。
许晚棠的植物染项目遇到了新的挑战——一种她非常想用的本地植物色素萃取后总是极易氧化变色。她泡在实验室和工作室里,反复调整PH值、尝试不同的抗氧化剂,记录下每一次失败的数据。
一天晚上,她又失败了,对着眼前那盆变得灰扑扑的染液有点沮丧。她瘫坐在椅子上,拿出手机,下意识地点开白青泠的聊天框,发了条语音过去,声音带着点疲惫:“唉,又失败了……想要一种干净的鹅黄色怎么就这么难呢?感觉像在跟化学方程式打架,而不是在和植物打交道了。”
发完她也没指望立刻有回复,想着白青泠可能还在忙。
没想到几分钟后,白青泠直接拨了视频电话过来。镜头那边,她似乎也在工作室,背景是电脑屏幕和散落的纸张。
“具体什么情况?”她开门见山,语气是一贯的冷静。许晚棠把摄像头对准那盆失败的染液,絮絮叨叨地说了自己的尝试和遇到的问题。
白青泠安静地听着,偶尔问一两个关键问题。她不懂植物染,但她强大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此刻发挥了作用。
“你试过的这几种抗氧化剂,性质可能都太烈了,会不会破坏了色素本身的结构?”她沉吟着说,“试试浓度再降低一半?或者,有没有可能不从‘防止氧化’入手,而是利用氧化过程,引导它变成你想要的那个颜色之后再进行固定?”
她的话像一道光,一下劈开了许晚棠固有的思路。她猛地坐直身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我可以控制氧化速度和程度!青泠你真是个天才!”
白青泠在镜头那边微微侧过脸,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语气还是淡淡的:“瞎猜的。你试试看。”
“嗯,我这就记下来!”许晚棠瞬间满血复活,抓起笔记本。
挂了视频,许晚棠重新投入战斗,感觉思路清晰了很多。而屏幕那头,白青泠看着恢复活力的许晚棠,眼里闪过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与欣慰。她喜欢看到许晚棠这种充满干劲儿、闪闪发光的样子。
周末,许晚棠决定暂时放过那堆化学试剂,出门透透气,顺便去附近的材料市场找找灵感。
她给白青泠发消息:「我去材料市场逛逛,要不要一起?据说新进了一批不错的进口纸张,你肯定喜欢。」过了一会儿。
白青泠回复:「地址发我。半小时后到。」
在市场门口碰头时,许晚棠看到白青泠眼下有淡淡的青黑,忍不住问:“昨晚又熬夜画图了?”
“嗯,赶个初稿。”白青泠简短地回答,目光却被市场里琳琅满目的材料吸引。
“走吧,‘白编辑’,给你补充点弹药库!”许晚棠笑着拉她进去。
市场里很大,两人慢慢逛着。白青泠对纸张区流连忘返,仔细摸着各种纸张的克重和纹理,和老板讨论着吸墨性和适印性。许晚棠则对天然纤维和染料更感兴趣。在一个摊位前,许晚棠发现了一种手感极好的苎麻布。
“老板,这个怎么卖?”她问。
“哎哟,小姑娘好眼光,这是今年新到的,韧性好,吃色也漂亮……”老板热情地介绍。
许晚棠正看着,白青泠也走过来,摸了摸那布料,对许晚棠说:“这种纹理,做你那个‘时光’系列的拓印载体,会不会效果更好?”
“对啊…”许晚棠眼睛一亮,“比我之前用的棉麻粗粝一点,更有质感!老板,给我裁个两米的。”
买完布,她们又逛到一家卖旧物的摊位。许晚棠眼尖,发现了一个小巧的、黄铜制的旧式活字印章,刻着一个古的“棠”字。
“哇,这个好玩!”她拿起来仔细看。
白青泠也凑过来,看了看那印章,又看了看许晚棠亮晶晶的眼睛,对老板说:“这个我们要了。”
许晚棠惊讶地看她:“诶?”
“当个书签扣,或者盖在笔记本上,挺好。”白青泠语气自然,已经拿出手机付了钱。
回去的地铁上,两人手里都拎着收获。许晚棠摆弄着那个黄铜印章,越看越喜欢。 “谢谢啊,青泠。”
“顺手的事。”白青泠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广告牌,顿了一下,忽然说,“你之前那个思路,试得怎么样了?”
“哦!对了!有进展!”许晚棠立刻兴奋起来,开始跟她分享自己根据建议调整后的实验情况。
她们就这样一个说,一个听,偶尔交流几句。地铁车厢摇晃着,窗外是流动的城市光影。虽然各自领域不同,但那种彼此理解、互相启发的感觉,让这段普通的旅程变得充实而愉快。
新的学期,忙碌是主旋律。但在这忙碌的轨道上,她们并非孤独的行星。
那些简短的讯息,偶尔的视频通话,心血来潮的相约出行,都像是一颗颗闪亮的星辰,无声地照亮着彼此的航程,传递着一种无需言明的挂念和支持。
许晚棠的温暖与自信,像阳光一样,悄然驱散着白青泠世界的清冷;而白青泠的沉静与锐利,也像月光一样,冷静地映照着许晚棠前行的道路。
她们在各自的世界里发光,却又在彼此的轨道上,留下了不可或缺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