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商品陈列所 ...

  •   一方面是因为她在家里的学习效果不如在学校,毕竟温柔乡英雌冢嘛,在家里,杨大婶伺候,小枣伺候,嫂子伺候,就连小侄女都会主动给她把鞋放到炉子边烤透了再拿过来。
      在这种关怀下,她很难不生出倦怠的心思,恨不得就这么懒下去。
      另一方面则是,学校食堂在考试期间提供的伙食很不错,即使是早上,也是肉蛋奶和膳食纤维齐全,又不要钱,同等水平的早餐家里虽然也能给她做,但是费钱费柴火还费力,那干嘛不来食堂吃免费的呢。
      不就是早起一个小时嘛,她起得来,大馋丫头从来不怕早起,就怕吃不到好东西。
      这不,杨金穗夹了煎蛋、拿了一碗鸡蛋羹,夹了面包片,拿了一碗皮蛋瘦肉粥,夹了培根,拿了一碗牛肉丸子汤......
      她美美地坐在餐桌旁,开始优雅进食,一边吃,还在一边看地理课笔记,就是这么好学,又刻苦。
      这么连着蹭了学校三天好伙食,杨金穗终于结束了这一学期的学习任务,至于成绩嘛,管他呢,她尽力了,现在的任务,就是迎接过年。
      来到北平的又一个新年,此时的年味还是很重的,尤其是今年杨家的收入更多了——
      虽然杨地主的收入锐减,老家受灾,今年的佃租都没收上来多少,再加上杨金穗登文后,杨地主自觉自家出了个文人,很了不起,虽然没回老家,但依然远程遥控亲族们帮着给祖宗好好祭奠了一场,还小小地搞了场流水席请老家的亲友们和佃户们吃饭,本就不多的收入更是所剩无几,花的时候有多“豪掷千金”,如今想起来就有多痛彻心扉。
      但今年杨大金挣得多了一些,一方面是因为抱了南格的大腿,和她合伙做了些生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和腾克家达成了合作,也算是开辟了新的收购渠道。
      而杨金穗就更别提了,一年前的她几乎是纯米虫,一共也没挣到多少斤猪肉,一年后的她,简直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程度,都不能用挣到多少斤猪肉来计算了,那是挣到多少头猪的程度。
      当然,过年的大花销,家里的长辈肯定是不会让杨金穗承担的,但是诸如买点糖果糕点卤味之类的,谁管得住她啊。
      家里上学的孩子也都放假了,即使是放假最晚的大侄子杨满福也艰难地完成了考试任务,开始在家里猫嫌狗厌地逗弟弟妹妹玩。
      也不知道是哪学的坏毛病,这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半段竟然能这么讨人厌,用一支公鸭嗓天天在家里叭叭叭地逗孩子生气,气得李大花打孩子的鸡毛掸子都打裂了两只。
      正好杨金穗想出去多逛逛,一方面是采买点吃的,另一方面也是想多看看世情,在学校里呆久了,还真有一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感觉,对外界的感知都变弱了,这样不好,不利于创作,那就多出去走走吧,顺便帮嫂子把讨打的小子带出去溜。
      小枣也放假了,腾克更是还没开学,于是四个人就这么经常在大街上闲逛。
      最繁华的街道上,已经林立着不少商店和商场,如果不是周围行走的是穿着长袍马褂、旗袍、洋装等民国风味很浓的路人,如果不是行驶着的车辆是黄包车和诸如福特T型车式的复古车型,恍惚间,杨金穗几乎以为这是身处九十年代的都市了。
      当然,还是有不一样的,比如,这里的外国人们,和她在后世见到的外国人有很大不同。后世的外国人,当然也有鼻孔朝天的,自诩为“洋大人”的,但这种往往是欠揍的一少部分,而且即使他们鼻孔朝天,后世的人也不会给他们面子。
      毕竟,他们所能享受的现代便利,华国人也能享受,甚至更好、更新、更多,就像很多留子,出国后甚至会有心理落差,觉得国外的公共设施陈旧又不智能,可使用的科技也不够便利。
      后世更多的是很能摆正自己位置的外国人,别管心里怎么想,来了这片土地上,就得乖乖守法守规矩。
      此外,本国民众的状态也很不一样。
      比如,在现代的时候,杨金穗已经有十几年没在街角看到行乞的人,以及乞儿们,但是在此时,却能轻易地见到,而且因为他们出去逛街,走的是比较繁华的街道,在这里碰运气的乞儿就更多了。
      可能也是人们对于乞儿的忍耐心和同情心更强些,行乞的成年人往往是乱糟糟地或坐或卧地藏在街角的阴影处,不怎么出来追着人乞讨。
      偶尔有,也会迅速被人呵斥开,甚至是踹倒,然后灰溜溜地像只流浪狗似的,跑开。
      而乞儿们,倒是活泼些,碰到看着面善的老年人,或者女人,会跟着要点吃的。
      是的,往往只是要吃的,因为要钱的话,他们未必能保存住,要点吃的,迅速吃进肚子里,这一天也勉强过去了。
      杨金穗他们也被一个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眼睛过分大、嘴巴也过分大的骷髅样的小孩跟着走了一会儿。
      杨满福看他岁数不大,而且很有分寸地保持着一段距离,不像是要趁人不备来抢钱包的样子,也就没怎么驱赶。
      他还开玩笑,“其实他抢也不怕,我们四个人里,也就只有小姑身上放的钱比较多,钱放的位置也低,我们只要护着小姑,就损失不了什么了,哈哈哈哈。”
      “喂,你小子,真欠打。”
      前半句还是正经话,后半句就是在嘲讽杨金穗了。
      因为大家的装钱的布包都是贴身收在腰侧的,这话,就是变相在嘲笑杨金穗个子矮了。
      但她其实并不矮好么,她只是还没正式开始发育呢。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她心里也有点忧虑了,众所周知,女孩子的身高突增期,往往就是来月经之前的那几年,十三四岁以前。
      而她如今虽然还没有来月经,其实也快了,到时候长个的速度一放缓,那就更难了。
      但是,明明家里人个子并不矮啊,像杨地主,杨大金,都有一米七多,自家亲娘,虽然杨金穗没有印象,但是杨地主说过,和她大嫂李大花差不多高,那就是一米五多。
      不要觉得这很矮,以自家的饮食结构,肉蛋奶比较少,碳水更多,能长这个个子已经不错了,国人的整体身高开始突飞猛进的时期,也是后世大家都能吃饱吃得有营养的时候。
      因为自觉自家基因还不错,杨金穗一直梦想着自己能长到前世自己的身高,一米六五,这身高就比较中等了,她也不敢奢求更多。
      不行,还是得多吃点肉,尤其是牛羊肉,这可不是她嘴馋,而是为了更正当的理由,长高!
      这么下定了决心,也不耽误杨金穗看到路边有卖烤红薯的时候,顺便买了几个,然后分了两个递给后面跟了他们好几分钟的乞儿,“好了,别跟着了,拿红薯找个地方吃去吧。”
      这乞儿一头黄毛,头发跟杂草似的在头顶炸着,毫无光泽,一看就是营养很不良,他警惕地左看右看,没发现同行,便伸出冻得通红甚至有裂口的手,迅速从杨金穗手里夺过红薯,都顾不得烫,立刻塞进怀里,然后跑掉了。
      杨金穗没有因为他没道谢而不开心,毕竟衣食足方能知礼节,连生存都难以保障的孩子,又这么小在外面流浪,当然不会有人教他礼貌,他也不会有精力去学如何讨人喜欢。
      这是时代亏欠了他们。杨金穗想。
      而这个时代又有多少这样杂草一样生或死,都无人关注的孩子呢。
      “小姑,我们去商品陈列所看看吧。”
      杨金穗的思绪被打断,立刻回复,“当然要去!”
      商品陈列所,算是北平四大商场之一,原身是清政府所建,几经更名,但建筑本身建造得足够经典和恢弘,且设施很齐全,不仅有常规的百货售卖,还有游乐场,棋牌社,广告社,理发馆,镶牙馆,书店,裁缝铺,剧场等,因此依然在北平的商城界屹立不倒。
      当然了,看这段介绍就知道,这个商场的物价水平也是不低的,杨金穗和同学们来这里逛过,但也没买什么东西,就是吃了点点心,买了两本书,去剧场看过一场戏。
      杨满福和同学也来这里逛过,他手头更紧张,就是纯逛,也就是他们还穿着学校的中学制服,且杨满福有同学手头宽裕,买了点东西,不然都要获得售货员的白眼了。而腾克和小枣,那当然是没来过的。
      杨金穗今年是抱着小小出一次血的决心踏进这栋巴洛克式的洋楼的,可能是临近过年,商场也做了不少修饰,上次还还有些发旧的西洋柱门罩被擦得锃亮,大厅的天花板上,不仅有垂坠的水晶大灯,还挂了一些红绸灯笼。
      腾克看得眼睛发亮,只觉得进入了一个从未到达过的世界,他在老家过得也很好,吃穿不愁,日常能跑马打猎玩乐,但和这里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正如此时,从他身边擦肩而过的同龄男孩们,穿着的是柔软又服帖的呢子大衣,脚下是锃亮的皮鞋,经过时还隐隐有香味飘来,腾克知道,这是一种雪花膏的味道,杨金穗也在用。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入v前应该就是随榜更模式,没特殊情况的话,下午七点更新。如果对文名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大家多提。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