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罢朝一天 ...
-
“不错,不错。”看着《千山雪》,老十满意地点点头。
“吴大师的作品,存世的可不多了。没想到……”
他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个前朝怀王的题字。唉,真是暴殄天物。”看着一角的题字,老十不禁摇摇头。
“就是。一点也不知道藏拙。”卫氏点点头表示赞同。
“可不是。关键是写的字实在不怎么样,还特别爱现。你说,前朝梁文帝怎么就眼瞎,宠爱这么个货色。”
“据说这个怀王可是了不少祸祸了不少好东西。”卫氏道。
“好多名字画都赐给他了,可不就让他糟践了。”老十咬牙切齿地道。
“好了,别生气了,那个怀王都死了几百年了。以后咱们好好保存这幅画就是了。”卫氏安慰道。
老十点点头。“媳妇,你真是太厉害了,进宫一趟,把气出了不说,还弄到了这幅画!”老十冲卫氏伸出大拇指。
“还行吧。”卫氏矜持地点点头。而且听说鲁国公府也在重金求购吴诚大师的画作,准备往他们府里送呢。
哎呀,这种消息,一听就让人觉得舒服。
哼,她堂堂卫侯府嫡女,十皇子妃,哪是那么容易被欺负的。肯定要那些不长眼的狗东西们付出代价的。
“主要也是多赖皇祖母她老人家主持公道。”卫氏补充道。
老十扬扬眉。“那可是我的亲祖母。还能向着外人不成。”
卫氏点点头。
这两家有了矛盾,谁家老人不是向着自家孩子的。
太后娘娘就在慈宁宫住着,有人居然敢诋毁她的孙媳妇!这妥妥地就是蔑视皇室尊严啊。
太后肯定要出手的。
“皇祖母为咱们简直是操碎了心。”
老十脸上多了几分笑容,“明天我就去白云寺还愿,省得皇祖母老惦记着。也为皇祖母祈福,祝她老人家长命百岁。”
“我陪殿下一起去吧。”
老十连忙摆摆手,“可别,你大着肚子,别千万别往人多的地方去。挤到我儿子怎么办?”
“哎呦,还真把这茬给忘了。”卫氏笑道。
现在的白云寺,名气可是大得很。上次老十去还愿,里面人摩肩接踵的。老十愣是没挤进去。
“对了,你把这幅画收起来。收好了,将来留给咱儿子。”老十指指《千山雪》。
卫氏麻利地点点头。“多谢殿下。”
这幅画能到手,她可是出了大力气的。自己收着,将来就肯定是自己孩子的。如果到了十皇子的库房,将来归谁就不好说了。
虽然老十已经遣散了两个通房,还说不进侧妃,不过,皇家的事不好说的。胳膊拧不过大腿大腿不是,万一皇上下旨非让十皇子纳侧妃呢?
得到了吴诚的传世之宝。老十心情不错,晚上拉着卫氏嘀嘀咕咕,说了不少私房话,晚上睡得就有些沉。
第二天被卫氏推醒的时候,还有些迷糊。
“殿下。赶紧起来吧,还要上早朝的。”
“哎呀,太困了,不去了。让小方帮我去告假吧。”老十翻了个身,接着睡。
“殿下,现在不比以前,你忘了父皇刚罚了你的俸禄了?”卫氏再次推推老十。
老十赶紧坐起来,“哎呀,忘了这茬儿了。”
早退,旷工不是什么大事,但现在不是风口浪尖上么,昨天刚因为这个被罚,如果今天他敢不去早朝,他敢肯定,哪怕为了面子,他的好父皇肯定会狠狠地再罚他的俸禄的。
身为皇子,俸禄当然不少,可用钱的地方也多,昨天被罚已经够让他心疼的了,可不能再被罚了。
“纵观史书,还没听过哪个朝代是因为狠抓皇子旷工强大起来的。”老十边穿衣服边嘟囔。
卫氏也坐起来,帮着老十收拾,心里对老十的话还是很赞同的。不过她也明白,皇上本来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能说她家殿下赶上了,没办法。
起来吃了早饭,老十赶紧出门,为了保卫自己的俸禄,坐上了去往皇宫的马车。
马车上,老十还是呵欠连连。
到了宫里,差不多早朝时间也要到了,众臣也几乎都到了,老十用眼神和大家打着招呼。
这时候,刘英走了进来。
看到刘英,大家都是一愣。能在早朝上有位置的,好多都认识刘英,知道这是总管太监陈通的徒弟。不过一般陪着皇上上朝的都是陈通,今天怎么换人了。
还有,皇上呢?
刘英拱拱手, “各位王爷,大人们,皇上龙体不适,今儿罢朝一日。大家回吧,皇上特别交代了,大家不用去请安了。”
老十一听,赶紧往前冲,他要去看望老爹。
这可是亲爹。
他爹虽然孩子不少,但对每个孩子都是关爱有加。特别是他,母妃死的早,可父皇再忙,也没忘了他,再加上太后的关照,所以母妃死后他才没受过什么委屈。
如今,听说老爹病了,他心里顿时揪了起来。
“十弟,等等我。”二皇子在后面喊道。
其他几个皇子也都追了过去。
大臣们对视一眼,直接回吧。按理说,皇上身体欠安,臣子们应该去探望的。不过皇上特地交代了不用去,他们去反而是不遵旨了。
刘英在后面紧走几步,“几位殿下,皇上没在寝宫,在安嫔娘娘宫里。”
不要往皇上寝宫走了,去了也白去。
老十闻言停住脚步, “可请了太医?太医怎么说?”
刘英支支吾吾地没说话。
几位皇子交换了一下眼神,看刘英这态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合着他爹好好的没事呗。不然不至于连太医都不请。
几个皇子纷纷看向老八和老十。
他们父皇自打登基之后,很少罢朝的,完全可以用励精图治来形容。什么“君王不早朝”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另外,安嫔娘娘虽然长的也算端庄,但离着倾国倾城还是差着点距离的。
还有,安嫔娘娘出身沈大学士府,自幼家教甚严。霸着皇上不让上朝,明摆着会成为满朝公敌的,以安嫔娘娘的智慧,是干不来的。
还有就是,安嫔娘娘不是没有儿子,她膝下还有十五皇子呢。哪怕为了十五皇子,她也做不出这种会引起公愤的事来。
既然不是安嫔娘娘主动霸着他们的父皇,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们父皇不想上朝呗。
昨天的事,应该是把他们父皇气着了。
两个糟心的儿子,直接就在早朝上给他弄了个下不来。
老十一看哥哥们看自己,一下就不乐意了。什么意思啊,好像父皇闹脾气是自己闹的似的。
他也是个受害者好不好。要不是老八母子非要把庄柔塞到他府上,要不是他们塞人不成就造谣,他至于在早朝上把事捅出来吗?
还不是逼的没办法了。难不成让他受窝囊气,憋着,眼睁睁看老八嚣张不成?
凭什么啊。
老十板起脸,直接看向老八,并重重咳嗽一声,提醒二三四五六七九哥,先弄清了原因再注视,该注视谁,也要心里有个数。
千万别搞错了。
老十一咳嗽,几位皇子立刻反应过来,十弟不高兴了。
其实他们也清楚,这事确实不是老十的错。
谁愿意被人安插个耳目过来呢。
于是也纷纷把目光从老十身上移开,专注地看向老八。
老八一看,气的不行。合着,兄弟们把今天罢朝的原因归在自己身上了?
不是,这事总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错吧。要他说,他们父皇敲打的是众臣才对。
一个年富力强的皇帝,恨不能干上五百年呢。结果,早朝上,想要个梯子的时候,众臣没有一个搭把手的。
这种事,就是迟暮的皇帝也受不了啊。何况他们的父皇。
只是,法不责众,总不能满朝文武都收拾了吧,于是,他们父皇才罢朝一日,表达一下愤怒。
不过。这话也就他心里想想,不可能说出来的。说出来不就是把满朝文武都得罪了嘛。
其实,真要说起来,这事应该怪老二老三老四吧。他们都站在老十那边,哪个大臣不怕四个皇子联合起来的报复?这才没人敢出来为他说句公道话。
哼,他还没觉得委屈呢,结果反而怪起他来了。
不过现在是人家人多,他自己一个人,一对四肯定是不占优势的。
再说,他母妃刚被降了位份,他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只要大家不说出来,他就当没看见大家的眼神。
老八扭头往回走。不走难道呆在这里看大家的眼刀吗?
既然父皇没事。他肯定不会主动撞上去挨骂的,既然口谕说不用探望。他躲着就完事了。
“既然父皇说了不用探望,咱们还是回吧。”二皇子挥挥手也道。
*
恭亲王坐在书房,面无表情。
今天,又是没去上朝的一天。
反正已经这样了,不如在家多呆几天。
待到传来今天罢朝的消息,恭亲王心里有些庆幸。幸亏今天没去,不然白跑一趟。
大大概猜到了皇上之所以罢朝应该也是对群臣不满,这才想着敲打敲打。
皇上没病没灾的,为啥会罢朝?这就要群臣好好体会了。
如果,自己昨天去早朝的话,肯定要帮皇上搭梯子的。这不,就因为没去,今天早朝都免了。
恭亲王再次确认,看来,这大楚朝没有自己是真不行啊。
看到自己的四女儿,恭亲王心里叹了口气。
四女婿没来。
原因么,众所周知,要去上衙。
现在别说四女婿一个五品官,就是皇子们,也不能迟到早退。据说六部的尚书们昨天都在主抓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