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入考古队 ...
-
梁骁就这样被祝玉回拒之门外。
准确来说,是被硬生生地推出去,然后一扇门啪地摔在他面前。
他活了二十八年,从来没有被人拒绝过!祝玉回是开天辟地第一个。
梁骁余光瞥到周围看着他的人,整理了一下表情,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带,后槽牙都要咬碎了。对着门内小声道。
“祝玉回,我们来日方长。”
一天后,祝玉回和江满稍微休整后便启程回北京了,上野美智也把帛书提到寄回了北京。
祝玉回将两卷帛书凑成一卷,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地形图,上面刻写着铭文和一些神像绘画。
“小祝老师,这上面是地图吧?“
“是,这是战国时期的帛书,先前长沙出土了楚帛书,上面记录的是天象、灾变、四时运转、月灵禁忌,现在被摆在华盛顿的博物馆里。这一卷,和那一卷完全不同,且从未见过,很有参考价值!”祝玉回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那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
“这几天下来,探险队的事几乎无人问津,我们得想想别的办法了…”
正说着,便听到外面门铃声。
江满去开门,只见一个穿着藏青色亨利衫,黑色西裤、戴着无框眼镜、气质斯斯文文的男人站在门口。
“您找谁?”
那人把手机上祝玉回发的组探险队的帖子给江满看。
江满仔细打量着这个人,仔细看上去,菱形脸,英气的剑眉、单眼皮,微挺的鼻梁,一眼看去就是读书的斯文相貌。
“冒昧的问一句,您有探险的经历吗?或者有什么技能…”
“爬山、游泳、搭帐篷我都会。我看见祝先生发的帖子,说是去帕米尔高原,我从前就在那当过边防兵,对那的地势也比较了解。”
“看不出来啊兄弟,白白嫩嫩的,居然当过边防兵!太好了!缺的就是有经验的人!跟我进来吧。小祝老师,来客人了!”
带进来后,做了自我介绍。原来他叫吴望,现在是自己在北京潘家园做点文玩的小生意。
“这次想跟着去的原因,也是想回去看看战友,二是最近生意实在是不好,琢磨着出去长长见识,也比窝在这强。”
祝玉回也没多想,毕竟他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同去,就痛快地答应了。
“那就说定了,我们一起去,这几天置办置办家伙事。”
“得嘞。”看见祝玉回同意,他扶了扶眼镜,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
“现在就差一件事。这次出门光靠我们自己还是不够,我想了想,还是得跟着考古队,正好近期有一个考古队要去新疆,我们或许可以投奔他们。”
“行,那就这么说,小祝老师,我们都听你的,指哪打哪!”江满拍马屁说。
几个人两天置办好出门用的物品,帐篷、睡袋、登山用品、指北针、望远镜、干粮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
而后便跟着网上的地址,找到了考古队的位置。是个四合院,见着门敞开着,便叩门而入。
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年轻女孩。
“你好,你们是面试的?”
“啊…对,听说考古队在招人,我们也想试一试。”
女孩把三人引进去,只见一屋子的中年人坐在一起开会。
“程教授,他们三位是来面试的。”
程教授只是远远地打量了一下祝玉回,当即就拒绝。
“不行,考古队不是闹着玩的,不是谁说进就能进的。三位请回吧!”
祝玉回还未曾说明来意,就直接被拒绝,江满有些气不过,刚想和他理论,被祝玉回拉着。
“不知程教授可否认识祝青云?”
听到这三个字,程教授手中的活计停了下来,戴好眼镜仔细看了看祝玉回。
“你是他什么人?”
“我叫祝玉回,他…他是我父亲。”
不用祝玉回明说,程教授便知道了他的来意。
“祝青云,那也是考古界的一代翘楚,可惜…实在可惜…我知道你来的目的是什么,劝你一句,回去吧。”
祝玉回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严词拒绝,但如果不跟着考古队,以他们的能力,恐怕很难找到父亲和姐姐,当他正想多加拉扯之时,梁骁来了。
只见全屋子的人都站了起来,程教授更是亲自迎接。
“梁董来了。阿姝,你去倒茶。”
梁骁径直走进来,坐在了檀木椅子上。
“人选的怎么样了?”
“快好了,差不多再差一个资料,收集全就可以出发。”
“好,尽快,我们时间比较赶。这次考古,我也去现场。”
听到这祝玉回才知道,原来梁骁是这次考古的出资人,想来上次在日本得罪他那事,怕是被他记了一笔,这事算是泡汤了。
祝玉回正盯着他,便被梁骁捉了个正着,被他对视回来。
“祝老师,我们又见面了。看来上次的伤已经好了很多了。”他故意打趣他。
“梁董,你们认识?”程教授问。
“对!对!认识,上次在日本多亏骁爷相助,才没在美国人那吃了亏。还没来得及登门道谢呢!”江满凑近乎说。
“那没什么事,我们就先走了。”祝玉回总觉得梁骁那双眼睛盯着他,就浑身冷飕飕的,总像在打着他什么主意一样,只想赶紧逃离。
“等等,你们是来干嘛的?”梁骁叫住了他们。
“梁董,他们是想加入考古队,但是他们实在是没经验。不太符合我们考古队的招人标准。”阿姝边奉茶边道。
“教授,这次出发我只有一个条件,谁都可以不去,但他一定要去。”梁骁指着祝玉回。
话音一落,全场又是震惊又是好奇。
却是不知这祝玉回有何过人之处,竟然能得骁爷青眼。
“不行,看他文文弱弱的,去了就是送死,到时候大家又要费力去救人,耽误进度,这个风险,不能来冒。”程教授依旧拒绝。
“除非,你有什么本事,能说服我?”程教授大概也是为了给梁骁面子,给彼此找个台阶下。
“鉴宝,算吗?”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笑起来,大概是觉得他年纪小口气大,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
程教授也是没想到,他一个外行,竟然也有口气说出这话。
“好,那我考考你。你要是经得住考,我就带你去。”
程教授把祝玉回带到一个装满文物的房间里来,里面有些完好,有些是待修复的文物。
“这屋里你随便拎出来几样,只要你能说出背景,年代,材质,工艺,真假。我就可以考虑一下。”
祝玉回打量了一圈,几乎都是真迹,有的是从墓里拿出来没两个月的。
屋里的人都在盯着他的状态,有的是看热闹,有的是想看他出糗。
“算了吧,祝老师,我们知道你,既然是做摄影的,就去一些山清水秀的地方拍拍照片,这行真不是你干的!”一个青年人调侃道。
江满白了那人一眼,随即担心起祝玉回。
“小祝老师,不成咱们就另想辙。没事,我陪着你。”
只见祝玉回拎起一个瓷盘,仔细端详一番。
“明永乐,青花并蒂莲折沿盘,官窑,价值不菲。”
“你…怎么看出来的?”江满小声惊叹道。
“青花发色明艳,釉面纹饰有自然形成的结晶斑点,即是使用进口青料“苏麻离青”所形成之“铁锈斑”效果,时代特征鲜明,还是很好看出来的”
接着又拿起一玉饰,看了看玉饰的背面,只见背面的边柱上有阴线刻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御用监造"的款。
“雕的是海东青啄大雁的头,明宣德年间的,御用监,皇族用的。”
全场都变了脸色,没人再小瞧他。
祝玉回再拿起一幅题字的宫廷画。
“道光御笔,可惜是假的。”
大家听到这纷纷松了口气。青年人可算抓住了他的短板,看起了热闹。
“你输了,这是真迹。请回吧。”
“这幅画不可能是真迹,百分之百的赝品。真正的道光御笔天下太平图,字体应当挺拔俊美,具有皇家书法的特点。但这幅题的字体绵软无力,缺乏挺拔之势。”
“他说的没错,真迹已经被我修复好,送回去了。这幅,是我从潘家园买来对比的。”阿姝说。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你自小便说绝不会和你父亲学考古,如今这本事是和谁学的?“程教授推了推眼镜,不解的问。
“自学。”
这事就连江满都没想到,平时爱跋山涉水拍大片的祝玉回,竟然还有这等功力。
大家也是面面相觑。
没想到祝青云口中是“考古废物”的儿子,竟然是个考古天才!他仅仅自学,就能达到这样的程度,简直让人咋舌!学院派的人纷纷觉得脸红惭愧。
“就算是这样,你能扛得住那样恶劣的气候吗?”
程教授不依不饶,梁骁听得烦闷,直接开口。
“程教授,刚才你说出发还差资料,差什么?”
“楚帛书的另一卷,找到就能出发。”程教授说道。
梁骁指了指祝玉回。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祝玉回赶紧从包里把楚帛书的完本复印本拿出来。
程教授顿时惊住,跑过来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帛书研究。……
“这下能带他去了吗?”梁骁问。
程教授再也不能说什么。
“那就一起去吧,后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