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自习室的晚霞 ...
-
从那天起,每天放学,林屿都会和沈知夏一起去自习室。自习室在教学楼的顶楼,人很少,只有零星几个同学在做题。窗外是学校的操场,傍晚的时候,能看见晚霞把天空染成橘红色,好看得让人移不开眼。
沈知夏的数学很好,讲题的时候很有耐心。他会把复杂的题目拆成一个个小步骤,用最简单的方法讲给林屿听,还会在林屿走神的时候,轻轻敲一下他的桌子:“认真点,这道题很重要,下次考试说不定会出。”
林屿每次被他提醒,都会赶紧收回飘远的思绪,却又忍不住在低头解题时,用余光偷偷看他。沈知夏讲题时会微微皱眉,指尖在草稿纸上飞快地演算,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侧脸上,把他的睫毛映得很长,像两把小扇子,偶尔眨一下,会在眼下投出小小的阴影。林屿看着那阴影,心跳就会慢半拍,手里的笔也会顿一下,直到沈知夏问“听懂了吗”,才慌忙点头,假装自己刚才一直在认真听。
有一次,林屿卡在一道几何题上,算了半天都没算出来,急得额头都冒了汗。沈知夏凑过来,把他的草稿纸拉到自己面前,手指点在图形上:“你看,这里可以做一条辅助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这样就好算了。”他的声音离得很近,带着淡淡的橘子汽水味,还有一点墨水的清香,林屿的耳朵瞬间就红了,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打扰到他。
等沈知夏讲完,林屿按照他说的方法,果然很快就算出了答案。他抬头想跟沈知夏说“谢谢”,却正好撞进他的眼睛里。沈知夏的眼睛很亮,像盛了晚霞的光,带着点笑意,看着他说:“不错啊,一点就通。”林屿的脸颊更烫了,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草稿纸,心里却像喝了橘子汽水一样,甜丝丝的,还冒着泡。
自习室的时钟指向六点半的时候,晚霞已经把天空染成了渐变的粉紫色,操场上的同学也渐渐少了。沈知夏收拾好书包,对林屿说:“差不多该走了,再晚食堂就没饭了。”林屿点点头,跟着他一起走出自习室。
楼道里很安静,只有他们俩的脚步声,还有窗外传来的蝉鸣。走到楼梯口的时候,沈知夏突然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橘子,递给林屿:“我妈早上塞给我的,说是自家种的,很甜,你尝尝。”林屿接过橘子,橘子皮上还带着新鲜的果香,他攥在手里,觉得暖暖的。
两人并肩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晚风带着夏末的凉意吹过来,吹起了林屿的衣角,也吹乱了沈知夏额前的碎发。沈知夏边走边剥橘子,指腹蹭过粗糙的橘皮,沾了些淡黄色的汁液,空气里顿时漫开清甜的果香。他把剥好的橘子分成两半,指尖捏着果肉饱满的那半递过去:“吃吧,别客气。”林屿接过橘子,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指腹,那温度比橘肉还暖,让他瞬间缩回手,却又在低头咬下橘子时,偷偷弯了嘴角——果肉的甜汁在舌尖炸开,比平时吃的橘子都要甜,连带着晚风都像是裹了糖。
走到校门口的香樟树下时,沈知夏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薄荷糖,塞进林屿手里:“刚剥橘子沾了点味,含颗糖去去味,免得一会儿回家被你妈说。”林屿捏着那颗裹着透明糖纸的薄荷糖,看着糖纸上印的小橘子图案,突然觉得沈知夏好像什么都能想到——连他自己都没在意的橘子味,对方却记在了心里。
两人在香樟树下分了手,沈知夏往东边的小区走,林屿往西边走。林屿走了几步,忍不住回头看,正好看见沈知夏也在回头,两人的目光撞在一起,沈知夏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挥了挥手,转身加快了脚步。林屿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被晚霞染成暖橙色,直到那抹橙色消失在巷口,才剥开薄荷糖放进嘴里。薄荷的清凉混着残留的橘子甜,在口腔里漫开,他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半颗橘子,突然觉得,这个夏天好像被施了魔法,连平凡的傍晚都变得格外珍贵。
第二天自习时,林屿刚走进自习室,就看见自己的座位上放着一张画纸。画纸上是用铅笔勾勒的自习室窗口,晚霞漫过窗框,窗台上还摆着半颗橘子,笔触轻快,带着熟悉的随性。画纸右下角有一行小字:“昨天的晚霞,比平时好看点。”林屿捏着画纸,指尖抚过那行小字,抬头看向沈知夏的座位——对方正低头演算,阳光落在他的发顶,像撒了把碎金。他把画纸小心翼翼地夹进数学练习册里,心里像被晚霞填满了,暖得发烫。
之后的日子,自习室的窗台上总会多些小物件:有时是一颗裹着糖纸的橘子糖,有时是一张画着晚霞的便签,有时是沈知夏随手写的数学公式小贴士。林屿也会悄悄回应——在沈知夏的画纸上补画一只停在窗沿的蝉,在他的铅笔盒里放一颗自己攒的奶糖,在他讲题时,偷偷把凉好的白开水推到他手边。两人都没说破,却在这些细碎的互动里,让自习室的晚霞,成了这个夏天最难忘的风景。
直到七月初的一个傍晚,自习室突然停电。窗外的晚霞正好漫进来,把整个屋子染成暖红色。沈知夏摸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微弱的光落在两人之间的草稿纸上。他突然开口:“林屿,下周期末考后,要不要去城郊的湖边看晚霞?我听我妈说,那边的晚霞能映在湖里,像把整个天空都装进了水里。”林屿看着手机光里沈知夏的眼睛,那里面盛着和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