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事实证明,壳子里是个成年人的公主记忆力还是很好的。第二天,她就去找杨鹤看他种的花怎么样了。

      杨鹤把种子种在陶土盆里,跟公主说,要先把种子培养成小苗再移栽到土里。直接把花种种在院子里,不仅珍贵的种子有被鸟翻出来吃掉的风险,大风也有可能把埋土里的种子吹走,下大雨的时候也不方便迁移。

      种花要像养小孩一样,先把小孩养到成人,有抗风雨的抵抗力了,再把它移到屋外去。

      朱徽娓看着眼前小大人一样的杨鹤,把养花的注意事项讲得头头是道的,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她决定先让杨鹤先种起来试一试,当然今天还有正事不能忘了。

      朱徽娓向后看,苗芳苓拿着一些蔬菜种子过来了。
      她现在才一岁多,她不知道一岁多的小孩子怎么变现才是正常的,宫内要是有小孩子她能跟他们学一学言行就好了,偏偏她是长女,她的第一个弟弟现在才几个月呢,于是最近都很少说话。

      朱徽娓前几天偷偷去膳食司看过土豆了,果然是和她想的差不多的东西,朱徽娓装作好奇的样子拿上一堆蔬菜和种子回来西殿。顺便把土豆也混在其中带回来了。

      “杨鹤,你最近都在西殿负责种花和种蔬菜种子吧,内监十二司那边我去说过了,你师傅让你在西殿好好干。”苗芳苓边把蔬菜种子给杨鹤边对他说。

      反正杨鹤现在才十岁,在内十二监也做不了什么事,不如任由坤仪公主折腾,把她哄高兴了,西殿的众人也都能轻省几天。
      之前公主的兴趣是坐轿子里让人抬着在皇宫内乱走乱看,可把他们折腾得不行。

      不仅抬轿子的宦官们辛苦,跟着的人也走了好些路。苗芳苓还担心公主要是在外面吹了寒风,感染风寒后周皇后会怪罪下来。

      现在这个爱种花草植蔬的兴趣虽然特别了些,但又不需要公主亲自动手,只要在旁边动动嘴皮子吩咐人做就行了。之前过度活泼好动的公主能在西殿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安生几天,他们都能松一口气。

      公主懂事的时候像个小大人一样,自从来了西殿后,她从来没看到公主因为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发脾气,也没见过公主像其他小孩那样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

      但公主也有让她觉得孩子气的奇怪时候,之前逛遍皇宫的架势累得她们一整天都在外面忙前忙后的伺候。
      公主令着宦官们载着她狂走了几天后,前些日子突然想种花草植蔬了,这一次的热情又不知道能持续几天。

      公主是个固执的人,她要做的事情是一定要立马去做的。公主要在行动中消耗完自己的热情之后,她才会觉得无趣,休息几天,然后过几天又把目标转移到其他地方上去。

      这次对植物的好奇和热情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安排完杨鹤的事情后,朱徽娓回了自己的寝殿,她手里抓着一个小土豆,这是在御膳监的时候偷偷藏起来的。

      土豆和其他有种子可以种植发芽的作物不同,土豆是要等发芽后,再分成小块埋进土里。

      朱徽娓虽然也把土豆混在蔬菜中一起给杨鹤了,可惜不知道他懂不懂怎么把它种出来,为了保险起见,于是便自己偷偷藏了一个起来研究。
      要是被人发现了,小孩子好奇心重,偷偷藏一个起来玩也是说得过去的。

      她最近想找一些农业之类的书来看看,朱徽娓之前对种植可真没有什么研究。她虽然知道土豆亩产高好养活,可以种在山地丘陵地区,不用去挤占现有良田耕种,这些一大堆的优点。

      可惜的是她前世对农业、种植业还真没什么研究,土豆播种前要除草、松土她还是知道的。那她要先了解一下明末现在用的犁具是怎么样的,和前世用的东西有没有不同,看一下有没有改进空间。

      还有化肥,虽然土豆听说在没有多少肥力的山地都能长,但是有加化肥和没有化肥,种出来的亩产应该还是不一样的吧。

      这样想想真的有好多事要做啊,可惜现在这个身体还不识字,突然要求要拿很多书来看有点不合理。

      朱徽娓正考虑着有没有可能可以偷偷溜进皇宫藏书的地方,让她去看看这个时代的书,明代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书籍应该有一些的,就算她看不懂书里的生僻字,还可以看下当代农具的图片研究一下。

      朱徽娓脑子里正转着自己的小心思,坤宁宫里突然来喜讯。
      周皇后又怀孕了。

      稍等稍等,朱徽娓在心里算着时间,她的弟弟朱慈烺是二月初四出生的,现在是七月份,周皇后三个月胎像稳了后才传出这个消息的,那就是刚出月子不久,又中标了?

      朱徽娓知道崇祯朝的帝后可能是除了明朝初期的那三个帝后外最恩爱的,但也没想到他们恩爱到这个地步啊。

      崇祯才登基两年,周皇后就传出三次喜讯了,而且这期间都没有听闻哪个宫妃有受宠的迹象,看来周皇后地位稳固啊。

      西殿众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喜气洋洋的,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都说周皇后派来伺候公主的,周皇后地位稳固,对于他们这些在坤宁宫干活的人来说,当然是好事,殿内传来喜讯,按例都会赏赐殿内众人的。

      与西殿喜气洋洋的氛围不同,朱徽娓心里却不怎么高兴,因为她记得崇祯的第二子早早便夭折了,并没有长大成人。
      据史料记载,崇祯的第二个儿子朱慈烜是十二月初三出生的,这样算下来生下来的时候才八个月,并没有按照正常的十月怀胎时间生产,想来出生后身体一定不好吧。

      周皇后怀孕怀得太频繁了,这两年间接连生下了坤仪公主和太子,现在又怀上了,再好的身体也遭不住这样造啊。

      虽说她想坤宁宫内多些孩子,可以吸引周皇后的注意力让她对西殿的关注少些,但她并不想把皇后的身体年纪轻轻就这样辛苦。
      而且朱徽娓的身体现在已经不用帝后太担心了,周皇后自从有了长子朱慈烺后,确实已经把心思更多的放在朱慈烺身上。
      崇祯皇帝也把大部分的注意力也转移到了朝堂内,忙着组建自己的新内阁,朱徽娓已经好几天没见到崇祯皇帝的面了。

      朱徽娓住的西殿最近来的人越来越少了,自从宫内有了长子后,无论是后宫内还是朝堂上,更多的目光都是在关注着崇祯的长子朱慈烺。

      朱徽娓不是真的小孩子,不会想着要时刻吸引父母注意力,而且她对于自己能开始降低存在感而舒了口气。自己毕竟不是演员出身,有时候演小孩演得自己都觉得尴尬,要经常出现在人前飙演技她还是有点心虚的。

      ...

      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三,坤宁宫经历过一番兵荒马乱后,周皇后的第三个孩子降生了,崇祯朝的二皇子朱慈煊出生。

      但是仅过了三个多月,在崇祯三年三月十四,二皇子朱慈煊夭折。

      太医们对二皇子的病情束手无策,周皇后悲痛过度整日以泪洗面。
      坤宁宫上下都被笼罩在阴影之中。

      朱徽娓每日都去正殿看望周皇后,还忍住了尴尬每日里说些童言童语,希望皇后能分散些注意力,早日从丧子之痛之中走出来。

      周皇后虽在朱徽娓面前强撑精神,但眉宇间仍可以看出郁郁寡欢的痕迹。朱徽娓也知道皇后还沉浸在爱子夭折的悲痛中。
      朱徽娓只能承担起逗笑周皇后的重担,整日去正殿陪着周皇后,希望她能开心些。

      没办法,她弟弟朱慈烺现在才一岁,就算想让他接过彩衣娱亲的重任那也是不能的,他能不哭闹吵人乖乖吃奶那就算好的了。
      今年朱徽娓她三岁了,应该可以表现得懂事些,拿出长女风范来。

      宫内发生了二皇子夭折这种让人痛心的事情,让宫内上下沉闷了段时间,皇后和崇祯心情都不好,宫人也过得小心谨慎,最近更是用心伺候,怕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会撞贵人的枪口上。之前能随意放过的事情会因主人家心情不好而得到严厉的惩处。

      在皇宫内伺候的宫人们如履薄冰的过了几个月,直到一个消息流传开来,才打破了宫内沉闷的气氛。

      周皇后又怀孕啦!

      朱徽娓掰着指头算了算,从周皇后嫁给崇祯以来,基本上是每年一个,今年崇祯三年了,周皇后怀了四次,也是厉害。
      而且这期间后宫也没有传出其他宫妃怀孕的消息,朱徽娓很想跟她刚二十岁的年轻老爹说,别搁这光逮着一只羊毛薅了,让人家周皇后休息下吧!母猪下崽也不是这个下法啊!

      可惜她啥也不能说。

      幸好按照历史情况来看,周皇后生完这个长平公主后,下一次宫内再添新生儿就是崇祯五年了。虽然还是周皇后怀孕,但好在休息了两年,而且生完第五个孩子朱慈炯后,直到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周皇后也没再生孩子了。

      周皇后六年生了五个嫡子,就算放眼整个大明朝也是绝无仅有的,也算超额完成任务了。
      毕竟除了明朝初期的帝后关系比较和睦,之后的几任皇帝都跟皇后关系冷淡,皇后生出嫡子的也很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第 9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