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西海情歌(1) ...

  •   时值暑假。
      “明天开始去参加一个为西藏贫困小学孩子募捐的活动,晚点妈妈给你收拾一下行李啊。”
      “啊?什么?要去西藏?”
      “嗯。做做好事,妈妈再多给你点钱,另一方面为你出国留学加点经历。”
      “……”余辛宜无话可说,不过他妈这思想也没毛病。想起了他曾经跟安佑夏说过的他那早已被安排好的人生,只能去了。
      前期的募捐活动早就在市里面开展完了,计划募捐的都募捐到了,他和要一起去的同学们是代表,将物资送达目的地。早上余辛宜妈妈亲自把余辛宜直接送到了火车站,千叮嘱万嘱咐,余辛宜答应着就进了车站。找到负责人,和同学们会合了,就差一个同学了,眼看火车快要检票了,还好这个同学终于赶到了,看起来像是起床晚了,头发有点凌乱,没扎好,余辛宜也就瞟了一眼,便跟着队伍去检票了。
      漫漫车程。
      一开始大家还挺拘束的,虽然都是同一个学校的,但是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年级,并不认识。十个人两个车厢,各自百无聊赖地玩了会手机或者是做别的事情以后,也不知道是谁提议打牌,打牌是最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也是一种能让大家熟悉起来的方式。打牌要分组对抗,分组后要自我介绍,打了两局就知道各自的实力了。在互相认识中,吴淑娴结对了和她同月同日生的学弟,巧了,真是缘分啊。一上来就是如此暧昧的气息。打了一会牌,又各自做自己的事去了,女生们仿佛有聊不完的话,边吃零食边聊了起来,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晚上大家又集体换成了软卧,时间还是挺长的,舒适也很重要。余辛宜刚洗漱完,就接到了安佑夏的电话,也不知道她找自己干嘛。另一边,安佑夏听到了余辛宜那边嘈杂的声音,才知道余辛宜在火车上,问他要去哪,余辛宜想保持神秘,就不告诉安佑夏自己去哪。这下轮到安佑夏纠结了,她是打着吴希怡的事来安慰余辛宜的幌子来找余辛宜的,又多了一个新的疑问。余辛宜第一次在火车上过夜,也是第一次睡上下铺,他选择的是上铺,紧紧地裹着自己的小被子,还搞了个外套,就怕自己冻着。火车上还行,没有特别吵,再加上也是熬得挺晚的,就这么睡着了。也不知过了多久,余辛宜在嘈杂声中醒了过来,原来是到了一个大站,余辛宜坐在床上看看窗外的月台一大批一看就是务工的人,这是自己从未见过的画面,有点出神和触动,但很快被打断,那个差点迟到的女生来问余辛宜要不要吃东西,这个女生叫毛贝贝。余辛宜摇了摇头,不知是睡多了还是睡少了,头有点昏,看了看手机已经近十二点了,也不知道到底是几点睡着的,有点难受,并不想吃东西,余辛宜胡乱换了下衣服,下床去厕所,有点巧,厕所刚好空着,于是很快就简单洗漱完了,回到自己的床上刷手机。如此漫长无聊的车程,只有靠手机上网和听音乐度过,毕竟跟其他人也不熟,其他人有时聊天,有时也做自己的事情,就这样,各自有各自打发时间的方式.
      32个小时后,在领队的带领下,一行人在傍晚八点左右到达了西宁西站,称之为傍晚,那是因为这里的八点半还有夕阳,微醺的夕阳美极了,但是他们顾不上这美景。首次集体出行,大家各种慌慌张张地把行李弄下火车,带的东西确实挺多的,包含募捐和新买的东西,也顾不上是谁的,一个车厢里的行李都弄了下来,一堆行李就像一堆垃圾一样混在一起堆在他们面前,不过好在随着大家各自拿完自己的行李,行李刚刚好,不多不少,随后大家就一起前往宾馆,刚放好行李,领队就让大家聚在他的房间分发安排表,包括时间安排和每天任务安排,强调了基本按照安排来就行,就解散了,各自回到房间洗洗睡了。从第二天开始,大家就不是学生了,而是志愿者,有了责任和担当。
      第二天,三位志愿者加上司机前往三所学校,其他人留守宾馆。天气很冷,四个人翻越日月山,才来到他们要去的第一个学校,途中还看到了超美的文成公主像。憨厚的老校长接待了他们,三位志愿者都收到了最珍贵的黄哈达,喝了超香的耗牛奶茶,还吃了自助将素有、曲拉、青稞面和白糖加热水捏成的糌粑。简单暖了暖身子垫了垫饥,接下来他们要干正事了,受助的学生们早已被安排在小小的操场上排排站,学校里就这么多学生,并不多,也就相当于余辛宜他们学校里两个班的人数。到底是生长在高原的小孩们,个个脸蛋红扑扑的,大概是经历了高原洗礼的原因,有的是冻的冻疮,有的被风吹的,脸脏脏的,有的衣服也脏脏的。三个志愿者首先发了糖,没想到发糖引起了轰动,小孩子们都拥了上来。这个在城市里小孩看起来随随便便就可以吃到的东西在这高海拔地区却是少之甚少。发完募捐来的又发了新买的物资,学生们都十分高兴地接过这些来自两千多公里外的馈赠。三位志愿者又去看了看这些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从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全都是寄宿的,24人一间宿舍,上下铺的,床也是小小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铁箱子放些生活用品。这时老校长来喊志愿者们再去吃点东西,清水羊肉让向来不吃羊肉的孙歆赞不绝口,还有羊肉水饺等等吃的,大家又简单地吃了下,当午饭了,就去了下一个地点,蒙古村幼儿园,小孩子们超可爱的,陈鑫拿着特地带来的数码相机对孩子们各种拍,甚是喜欢,同样,棒棒糖在这里特别受欢迎。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大家也是乐不可支,除了有棒棒糖,主要还分发了书、文具、衣物等等,特别是可供保暖的袜子,袜子是全新的,每人好几双,这倒是志愿者们从当地企业拉来的让他们带到青海的赞助,千里迢迢带的沉重行李又减少了点东西。但是大家的心都是满满的,而学校里的五星红旗似乎因为志愿者们的到来显得鲜亮。红旗不远处是方圆百里唯一的乔木丛,周围光秃秃的,确实也没什么树,陈鑫在乔木丛坐下跟校领导详细地了解学校的情况和他们遇到的困难,毕竟这份援助是一直持续下去的,不是装装样子,而孙歆去了教室,教室的墙上画着藏式风格的画,里面还有志愿者们看不懂的藏文,但是墙上的喜羊羊是大家共同的语言。两个志愿者在学校唯一的老师的帮助下,连画带字还加上了比划的动作,给小朋友们介绍他们从哪来,叫什么,来干嘛,台下小朋友们似懂非懂地听着,有的淌着小鼻涕,有的睁着圆溜溜的疑惑小眼睛,有的还高高地举起手不知道要比划什么,陈鑫从外面谈完话进来又开始对小孩子们拍拍拍,边拍照边露出慈爱的笑容,直到另外两位志愿者让他到前面说两句,他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相机。等陈鑫说完,志愿者们也要离开这个学校,去到下一个学校,也是今天的最后一个学校。
      这最后一个学校有点远。司机开了一路,也会热情地给他们介绍介绍。一路上看到好几次马,这边司空见惯的马对志愿者们来说都是稀奇事,如果不是特地去马场或是动物园,根本不会亲眼看到马匹。不像这里有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马。又遇到了文成公主像,开过去就是油菜花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正黄澄澄地盛开着,和远处的青山形成鲜明的对比,除了蒙古包,他们还能看到环青海湖的骑手们,但此时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刚刚落幕,路边的路灯就很有特色,两个骑行车的小人骑在路灯两个连接杆上。车继续开车,其实还是主要以绿色的草地为主,应该是牧草,因为他们看到了绵羊群还有不少蒙古包。也不知过了多久,他们来到了江西沟民族小学,几排低矮的校舍,草场就是操场。但是旁边在建的新校舍十分显眼。这里还是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服务基地。车刚停稳不久,热情的孩子们就来帮志愿者们搬物资,这学校的学生看起来就比较多了,而且支援方面相对前面两个学校实在是好太多了,除了袜子还有一堆一堆的书籍、笔袋、衣服等,也难怪来时大家的行李特别多,都是人肉带过来的,志愿者们都是非常有礼貌地双手将募捐来的物资递给孩子们,发袜子都发到手抽筋,当然不放过一点细节的陈鑫又是拿着相机一堆拍,已经超越为了收集活动素材,是真的喜欢这些孩子们,调皮的孩子们对着镜头卖萌、托腮耍酷得让陈鑫的嘴角一直上扬,还有主动来多拍照片的孩子,发完物资的志愿者们无聊八卦地闲聊挑选出最帅的小孩和美的小孩,特地合了影,再匆忙也不忘颜控。
      时间过得真快,三个志愿者要在天黑前赶回宾馆,只能早早地跟孩子们告别了,至少第一天的任务达成,他们三个人也渐渐熟悉。而另一边,剩下留守宾馆的志愿者们关系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