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
-
青年有些搞不明白,自家小小的库房里有什么魔法。吹胡子瞪眼的剑灵进去一趟,就成了小孩身后一言不发的闷葫芦。
将小孩哄在房里坐着等饭,带着心不在焉的剑灵去了后厨,青年俯身往灶膛里添了几根柴,轻问道:“方才虞冉同你说什么?怎么是这幅模样?”
砚云接过青年手中的木盆把水倒进铁锅,闷闷道:“这没心没肺的说会记得你的恩情,但是不会报答你。还说什么身无长物只有一条命,已经把命也交给你了。”
“嗯,他的性子似乎就是这样,”青年颔首认同:“像是他会说出来的话。”
“是啊,多大点年纪的小屁孩,居然那么固执地觉得人生以后不会变好了。”砚云合上锅盖,用余下的清水冲洗着落了灰的汤婆子:“我更讨厌这小孩了。”
青年默然不答,适时接过沾着水珠的汤婆子,用干燥的帕子一点点擦去水珠。
砚云拧干布套,摊在木盆边上往灶膛凑,收了音用气声道:“他不想活。这不就是死士,太危险了。”
“公子定要时时处处留意他。”
青年垂目思忖了片刻,拿过布套缓缓运气掐诀,不一会儿便有水雾升腾逸散,竟是被他用真气蒸干了。用布袋套好汤婆子后青年才道:“话也不能这样说,这孩子只是从前过得太辛苦了。”
“世上人人都辛苦,不缺他一个。凭他的性子,日后必成祸害。”
青年捧着裹了酱紫色布套的黄铜汤婆子,颇有些憨厚傻气地笑道:“所以现在拉他一把才来得及呀。”
哽得砚云半天说不出话,最后只能愤愤道:“我看他有救,你才是真的没救了!”夺过汤婆子灌了热水便赶人出去,唯恐多看他一眼给自己气晕过去。
虞冉独自坐在膳房中,小口喝着温茶,听见房门推动声时抬眼看见了背光的青年。
随手挽的发髻摇摇欲坠,青年每每走动就要颤颤巍巍落下些细碎发丝来,披着枣红大氅捧着酱紫汤捂,怎么看都浸满了人间烟火气息。
那副平和温良的眉眼衬着晨光,通透得像是照进了琉璃,又怎么看怎么不似人间凡物。
怎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存在呢?
膝上蓦地一暖,原是青年把那汤婆子搁在了他腿间,虞冉讷讷道谢时被青年拉着手覆在了汤婆子布套外。
“水没烧沸,才不会烫着人,只是水要换得勤快些。”青年看了看虞冉捧住汤捂的手,又道:“前些日子还不确定,现在看你这手到底是冻伤了,一会儿我顺路给你拿些脂膏搽下,你记得脚上、耳朵上也抹点。小孩子容易起冻疮,你要多留意。”
小孩低眉垂眼默默坐着,良久才低声道:“你叫什么名字。”
青年没想到小孩兀地问出这么一句话来,拢了拢手指无意识地揉搓起来:“怎么突然问起这个,砚云刚还说你无心报答什么的。我也理解,长姐撒手人寰,你孤身一人在外漂泊……”
“你叫什么名字。”小孩执拗的重复了一遍。
“报恩什么的对你来说还太勉强了,我也不喜欢逼迫别人做他们不愿的事,你若是真的不想……”
“你叫什么名字。”小孩拉住青年的衣袖,定定看着青年双眼:“我想知道我这条命是谁救的。我真的想这么做。”
这下换做青年沉默起来,拇指反复搓揉着食指指腹,终于败下阵来:“薛贺山。我叫薛贺山。”
青年试图摆出无奈的神情,却难掩闪烁的目光和勾起的嘴角,接着絮叨起来:“你这小孩果真是个犟骨头,我看能一路给南墙都撞倒。我去膳房帮把手,你且抱会儿汤婆子,等我带早餐回来。”
待到青年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有一会儿后,虞冉这才盘算起来。既然已经看清心中执念,那就不要再虚度任何一寸光阴了。
首先是日渐消失的前世记忆。也许因为是掠夺别人性命换来的重生,留下什么都是罪过,忘了便忘了。只是翻盘的机缘也在于此,尚有几个节点需要记录下来,想来跟公子这样善良老实的有钱人讨点笔墨也不是什么难事。
其次是弘檀城与那人的初遇。从前是他无依无靠流落街头,如今有了薛公子这么个人傻钱多的靠山,不必用那副狼狈的模样去乞求那人垂怜,更不必为那些愚蠢的行径去卑躬屈膝地弥补挽回。
松风公子心地良善处事正直,眼里容不下宵小恶徒,那他这一世便不做宵小恶徒。既然前世懵懂无知都能入选无为庄,这次应该也不成问题。
无为庄是举国数一数二的修仙大宗,以立身行道、辈出恺悌君子而闻名遐迩。庄中独有一套历法计时,将民间历法的两月并作一月,便是“静思月”、“破庸月”、“长生月”、“齐德月”、“救苦月”与“净明月”。
静思月内庄中弟子都需闭门修炼术法或参悟卷宗功法,不得离开宗门,外人也不得进庄。每七日会选两个弟子负责庄内洒扫、耕牧乃至为长老及弟子们的日常需求。似乎说是为了纪念祖师爷建宗立教之初的苦修岁月,发展至今便成了虞冉一类低阶弟子的“苦修”。
毕竟七日两人,整个静思月也只需十六七人便可度过,哪里轮得到高阶弟子与亲传弟子呢。
待到静思月的最后一日,也便是民历二月末,全庄开榜休沐。也是虞冉与那人在琼明城的第二次相遇。
虞冉默了默,这么狼狈的一面,不如不见。
破庸破庸,取自祖师爷“启蒙破庸,方得天地”一句,寓意破去眼前俗障登临仙庭。在破庸月第三日,即民历三月初三,庄主祭过青榜之后,就要遵循旧制招纳新弟子。
那么他只要在三月初三之前到琼明城,就能再次成为无为庄弟子了。
正琢磨着此地距离琼明城大概多远、路程需要多少时日,剑灵一言不发走了进来,重重把手中面碗丢在桌上打断了虞冉思绪。虞冉既不悦又莫名,下意识看向砚云,眉头紧皱目光凶狠。
“收敛点吧狼崽子,我知道你芯子都黑透了!”砚云不甘示弱瞪了回去,碍于随后跟来的青年,一把夺过汤婆子,大声说给青年道:“水都凉了也不知道换,手脚这么不勤快活该冻着!”说完也不理会小孩,扭头风风火火又走了。
青年在小孩对面款款落座,边拿筷子边哄道:“别听他的,这两三天来你怕是也知道了,砚云这个人刀子嘴豆腐心的。他只是给你换热水去了,先吃饭吧。”
虞冉闷哼一声,不置可否。而后举筷把葱花挑在一边,把莹白的面条拌了又拌,满肚子考量的他显然没什么胃口。
青年慢条斯理吃了两口,无奈叹道:“说说看,小脑袋瓜里盘算什么呢?装这么多心事沉不沉?难怪长不高。”
“这里究竟是哪里?”小孩试探着发问。
“南江城郊,谂山侧峰。”
“这里距离弘檀多远?”
“八十里。车马也需一两日才能到。”这些明明是昨天都告诉过小孩的信息。察觉到小孩试探的青年更感无奈,坦诚回答着。
“那这里距离琼明多远?”
“更远些,约有三百余里。舟车交替怕也需要六七日能到。”
虞冉略想了想,因青年的有问必答又增添了许多信任:“如今是什么日子?”
“今日是己卯年正月十二,你来那天是正月初十。”
得到答案后虞冉安心不少,终于不再任由那碗色香味俱佳的面条变成面糊,低头吃了起来。
还有不多不少五十天。
不多不少,正好是一切来得及的样子。
“公子,我想要些纸墨。”小孩咕噜咽下一口面条,捧着面碗补道:“不用很名贵的,草纸什么的就够了。”
“笔墨纸砚都有,等下吃完饭跟着砚云去山上捡柴山下采买,事情做完了才能给你。”青年笑笑:“不过我这里实在没在草纸,最差也是徽州安记的宣纸,不如你多做些活来换?”
虞冉无语哽住。对了,薛贺山其人看似低调,实则富得流油。想从他这里弄到草纸,反而是拉低了人家的的身价。若不是名扬十城的徽州安记,也配不上他的身份。
“你手上冻伤不能沾水,辛苦多做些粗活。这两天冬风凛冽,吹黄了好些竹叶,下午就劳你把竹园的栈道清扫出来吧。”
“这些活计哪里能够?只怕是那件浮罗衣都值不起,”砚云提溜着热乎的汤婆子接过了话头:“午间再来替我生火看火,晚上把后院的花给浇了。哦对,明天连柴也一起劈了吧。”
小孩接过汤婆子,反讽道:“只怕我明天做完院里所有活计也不够吧。”
砚云颔首:“那自然,公子予你的都是无价之物,三两件事哪够偿还。我建议你立个欠条赊账吧,十年八年总能清掉个零头。”
这话有理又无礼,呛得小孩只能咬牙切齿应了声行,又装得怯怯然去问青年:“我实在急用纸笔,公子能先赊给我吗?以后能做的活计我定一件不落还上。”
“当然可以呀,下午你先去清理栈道,我把纸墨都给你备在后院书房。”
公子果然人傻钱多。虞冉如是想。
公子果然宅心仁厚。砚云如是想。
青年见二人沉默不语,还自以为终于找到了让人和平共处的窍门,喜滋滋地吃起面来。
今日虽不见艳阳,却也和暖无风。无端端叫人心情好些起来。
匆匆放下扫帚的虞冉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书房,果然见到窗边书案上东西一应俱全排开。正高兴时倏地听到身后有书页翻篇的声音,回身才见青年靠在另一侧的矮榻上看得入神。
虞冉毫不做作地清了清嗓。
青年仍是眉头轻蹙、目不转睛地盯着纸张,像是正在苦思冥想某个难解之题。
虞冉自然不刻意地咳了起来,一声高过一声,直到青年终于抬眸:“怎么了?那天之后嗓子还没好彻底吗?”
“不是这个……”虞冉顿了顿,斟酌着怎么说才不会太冒犯失礼:“是……公子在书房读书吗……我要不晚点再来?”
青年微微扬眉略一思索,了然道:“是需要我回避吗?”
这也太了然了吧!还是我掩饰得不够自然?!虞冉愣怔时青年又问道:“虽然知道你不愿说,不过究竟是要做什么?怎么这样不可告人?”
“我……”虞冉望着窗外不知何处,良久才道:“我不想再过从前的日子了。”
“我也想重新、好好地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