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第五十一章 强徒也是有难言之隐的 ...
-
时序进入了盛夏,流火的季节连空气都要燃烧起来了。
每天不到卯时,太阳便早早地不请自来,炫耀般的在湛蓝的天空倾洒着它嚣张的激情;最耐热的柳树晃起了树叶,临水照着自己的憔悴;若不是有非出门不可的理由,人们都宁愿呆在高大的屋宇下享受最后的阴凉。
潞州,黑山寨。
蓊翁郁郁的一座黑压压的山林里,沿着悬崖边的羊肠小道盘旋而上,走了大约五公里,便会看到一座粗糙的寨门。
两根巨大的原始粗木树立着,上头简单的搭着一个木头飞檐,几径干枯的茅草耷拉着脑袋,颓颓废废地长在“黑山寨”三个大字的旁边。
这座山方圆五百里,树木高大,蔚然深秀。从山脚望去,白云相望,山顶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有雾的天气,山林逼人的阴凉,倒是个天然的避暑山庄。
标明“黑山寨”的地方并不是大本营,充其量是个瞭望哨。里面只有简单的两排简陋的房子,平时只住一批负责瞭望山下情况的小兵。
寨门后,紧跟着的是一个高高的瞭望台,可站五人左右,每天两人放哨。
山下不远有一条官道,自从这黑山崖盘踞了一帮匪徒之后,一般人便不敢涉足,宁愿多绕路,也不敢单身独走。
寨门左边,另有一条曲折的山路向上,不过要宽了许多,可供三匹马并驰,依势而上,走上十公里,才是黑山寨真正的巢穴。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黑山寨崔嵬而迤逦。所守或非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用来形容黑山寨一点也不为过。不过,这只能限于地理形胜。
这天早晨,朝霞刚刚光顾寨东屋顶上的飞吻,山顶因地势而起的薄雾还未消散时,寨主李封已经起了床,倚在粗糙的餐桌旁沉默不语。
李封,三十八,体大膀圆,声如洪钟,人豪爽大气。
此时,李封粗黑杂乱的浓眉拧成了一个川字,额上的皱纹难耐地你推我挤。
寨里的粮食快完了,上下两百多人吃什么呢?野猪野羊野兔的倒还有些库存,在屋檐下正滴着肥油呢!
李封抬眼瞧了一眼那些肥肥的腊肉,眉头皱得更紧。
那些能当饭吃吗?人不可能长期不吃五谷杂粮啊!去买吧,山下不远去倒是有几个村庄,一来银子短缺,而来那些人也正青黄不接,谁能有那么多的余粮出售?
看来得下山一趟了。
李封动了动身子,望向长长的餐桌。餐桌上还是空空如也,厨房里还在乒乒乓乓地响。时辰还早,恐怕厨房还没准备好吧。
李封站起身,抬腿往外走去,巡视着这一个大家。
眼睛溜到对面的一排房子时,光亮一闪,药材!
对了,寨里的甄大夫晒了许多的药草,本为寨中人准备的,这非常时期,倒是可以变卖一点钱财。
“寨主,已经三天了,每天吃这一点稀饭,连馒头都没有,人会受不住的。”厨房负责的冯大妈看到了李封,走过来担忧地说。
李封走进厨房,看了一眼抬进的木桶,搅拌了一下,木桶里还是只有他皱眉的倒影。
丢下长勺,直起身,帮忙抬桶的是甄大夫的儿子甄林,瘦瘦弱弱的,十七岁看起来只有十五,叫人揪心。在一想到寨里其他的孩子,李封的肩膀有些跨,身上立刻沉重起来。
看冯大妈还在看他,他皱着眉头说:“不要担心,我们会找到办法的。”
转身,饭也不想吃,李封决定先去找军师盖经筹商量商量。
身后 ,年过四十的冯大妈叹了口气:“林儿,你去喊大家来吃饭吧。”
甄林高兴地去了。
早饭后,山下瞭望哨中的人送来了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信息。
李封立即召集起寨中的头头脑脑,“忠义堂”里的二十一把交椅上坐满了一个个或胖或瘦或高或矮的英雄。
引起大宋一场特大风暴的抢劫案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开始萌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