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三十三章 初见 ...
-
周玉莲在一旁含笑注视女儿与对方的唇枪舌剑,以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目光,此时见女儿眸中火光隐隐,却也不开口支援。
常乐深吸口气,我忍,我再忍,终于按捺下想把对方脸上那恶劣笑意拍散的冲动,温文尔雅地道:“大叔!你看这个戒面,是老坑冰种的,水头很足,所以我们也没有漫天要价。”
“大叔”二字更是咬得令人刻骨铭心。
之后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据理力争。
常乐看着对面犹如邻家调皮男孩、明显享受与自己斗嘴快感的安子逸若有所思。
听说,古玩界是有行话、行规的,议价习惯用“袖内拉手”方式讨价还价。
常乐起初还担心自己会听不懂行而闹笑话,但看今天的情形,“安家老货”这一方显然知道自己也业外之人,似乎也没有打算用那些虚头巴脑的来唬自己?或者,是这个安子逸,原本就不是正规军?
最后双方议定:手镯和纯金戒指戒指五千,镶玉的戒指一万一千五,一共一万六千五。这当然在“常家四人小组会议”的预料范围内。
周玉莲按照当初商定的要求以现金支付,安子逸换来小李,不一会儿就交割清楚。
在送母女俩走出“安家老货”时,安子逸叹气:“妹妹,如果你当时不要叫我叔叔,而是叫我大哥哥的话,我一定手下留情,杀价绝对不会那么猛的。”
得了便宜还卖乖!
“哎呀!您怎么不早说嘛!”常乐笑弯了眼:“大叔!如果您能多给一万元,我都可以叫你——小,弟,弟!”
安子逸脚下一个踉跄,险些被门槛绊倒。
旁边的小李低着头,肩头一阵抖动。
安子逸刚要在反驳几句,却忽然眼睛一亮,越过母女俩迎上前去,声音中满是意外及惊喜:“阿随!真是你!你怎么到这儿来啦!”
常乐抬头看去,突然间呆住了,觉得那浓密的泡桐树再也遮掩不住满天的阳光,以至于让它们洒满街道,让青石板都灼灼生辉;又有种错觉,好像明月星辰都突然把清辉集中在眼前那人的身上,以至于让人不由自主地仰望。
那个十八九岁的男子,米色休闲裤白色短袖衫,却穿出一种散逸风度;他一手随意地下垂,一手正扶在车门上,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平地让人感到清雅灵动;额前一缕黑发被顽皮清风吹得落于眼前,玉白的肤色,如画的眉眼,整个人有种不出的出尘风姿。
他就那样写意地站于青石路边,但却让满街的苍翠成为不起眼的背景,人群的喧嚣都似乎远去。
有那么一种人,就是专门生来证明老天偏心的。
袁分哀叹:“妖孽!超级妖孽!怎么有男人生成这副祸国殃民的样子?噢,买糕的,为毛老娘是只眼镜猴哪!为毛他不是只眼镜猴哪!为毛我现在还不能化形哪!噢噢噢——”
常乐黑线,果断地切断与袁分的联系,把它聒噪的抱怨隔绝,深吸一口气,与母亲一块继续往外走。
安子逸已经三步两步蹦到少年身边,搓着双手:“哦,阿随,你怎么来昆州市了?”不等对方回答,扫视停在旁边的小轿车,面露鄙夷:“哦,你这样的人,怎么会开这样低调的车子?”
常乐看看那辆小轿车,捷达?在二十年后的确满大街跑的是,的确很低调,但此时此地,这样的小轿车还是少见的,实在谈不上低调。
安子逸似乎很想把胳膊揽上阿随的肩膀,但暗搓搓地试了几次,还是在他一个淡淡的目光下讪讪地放弃,乖乖地走在他身边。
与周玉莲母女错身而过时,安子逸不忘招呼:“小妹妹,慢走啦啊,有空来坐坐!”
阿随也向母女俩含笑点头,两人脚步不停地进店去了。
恍惚中,似有一股若有似无的氤氲香气从鼻尖掠过,常乐抽抽鼻翼,想到青山翠崖上云雾间的幽兰。
身后,安子逸极其狗腿的、絮絮叨叨的声音传来:“阿随,什么事还劳你亲自跑一趟?有什么需要效劳的?只需你吩咐一句话,兄弟立马二话不说去做!只要你在我家老爷子面前美言一二啦……”
母女俩怀揣巨款,没有多做逗留,乘坐下午一点正那趟车返回明华。
至于安全问题,常乐倒不担心,她在离开安家老货没多久就又与袁分恢复联系了,毕竟袁分的精神力堪比探照灯,任何魑魅魍魉都难以靠近。
当然,周玉莲心中是免不了忐忑的,好在顺顺利利回到家。
看看时间,估计银行已经下班了,于是周玉莲第二天才进城,到银行取出两千元,连上卖宝所得的一万六千五百元,以及周玉苇家赔来的二千一百元,一共有二万零六百,在支付购房款一万七千元之后,剩下的钱准备用来装修店面、购置器具等。
在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后,常乐到这处新得的房产去参观。
它是青瓦土墙的平房,总面积约一百二十平米,呈“目”字形格局,分为三部分:前面是五十平米的门面,中间是三十来平米的天井,天井中有间小厨房,最里面是四十来平米的住房,母亲如果忙晚了赶不及回村,可以住在这里,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接下来的日子,各负其责:常乐对常笑常歌规定了每天必须要达到的作业进度,让他们负责做作业,并威胁“如果敢不做完就落跑后果自负”;
常奶奶翻看老黄历,找寻开店的黄道吉日;
常见春负责办理开店的各种手续: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等等;
周玉莲负责指找人打整店面,其实也没有大动干戈,只是粉刷墙壁、定制招牌、购买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这年头还不兴铺地板砖,地板是现成的水泥地,只是用洗衣粉认真洗刷得一尘不染。
因顾及到常见春所说的“政府官员配偶及子女不得经商”的规定,快餐店就挂在常奶奶名下。
比较特别的,就是应常乐要求,定做一个牌匾准备开业时挂上门头,还有在门头上在门边的墙壁上设置一块黑板,准备用来写“当日菜谱”。
而由常乐画草图,找砖瓦师傅定做专门的柜台也有点特别:以青砖砌成的长方体柜台,大约3.5米长、齐腰高,下面是实心的,只有靠上部二十厘米的中间是砌成水池状,边上还有排水口,然后支上木板做的盖,那木盖上掏出一个个圆形的大孔,把菜盆放上去正合适。只要在水池中注入热水,把盆放上,盆中的菜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温,当水冷之后可以把排水口的木塞打开,排净冷水塞入木塞,又可以注入新的热水。这个很笨的保温办法,却得到上至匠人师傅下至常家老小的一致好评。
常乐内牛满面:重生不容易啊,好不容易、终于可以剽窃一把前世看到的快餐店铝皮保温柜台了!
至于快餐店的名字,全家人总动员,发挥集体智慧,想了一大堆:“常记”、“好再来”、“好口味”、“好实惠”等等,而最后一直通过的是“常来”这个名字。
某个晚上,常见春和周玉莲夫妇到常元礼家,半夜才回来,后来告诉从全家一个好消息:伯伯常见喜答应来快餐店做厨师了。
全家人一致认为:常见喜伯伯热爱美食事业,炒得一手好菜,没有“君子远庖厨”之思想,人品又没得说,快餐店的大厨非他莫属,且一定能够不负众望。
于是常大厨准备开业后欣然赴任此光荣职务。当然,亲兄弟明算账,何况还不是亲兄弟呢!
常见春与常见喜签订合同,约定支付他底工资120元,另外再按快餐店的收益抽成百分之一,这酬劳算是明华县少有的了。
一个星期之后,各种证件办理完毕,店面也装修完毕,常奶奶决定再过两天——8月18日正式开业!
那么,这两天,就要准备印制传单了。
这年头,没有打印机,没有以后随处可见的复印店,怎么印制传单呢?那就是铁笔刻蜡纸、油墨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