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寻找和提醒 ...
-
王锦柏开始关注一种叫红魔血线虫病症了。
昆云古城及周边数县,男人有大肚子现象,瘦子也如此,患者肝和脾相继肿大,食欲减退,出现干咳、腹痛、腹泻、便血的现状,危及生命。而且患者出现此现象在昆云县和周边的县有近百年历史了,病人占县人口的五分之一还多。
过目不望的罕见天赋帮了王锦柏的大忙。他告诉王西淮:“爸爸,这是红魔血线虫病症,分布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此病传染源来之于水中壳类丁子蛤。中国数省皆有患者,而最为集中地之一就在我们华云省昆云县。”
王西淮说:“那我们必须要找出最佳方案和最便宜的药,医好患红魔血线虫病症的病人,灭掉丁子蛤!否则,愧为昆云王氏诊所医生了!”
王锦柏和陈锦树到江边,挖出丁子蛤,带回总院长室,放入一个个白陶瓷器具内,观察其发育、生长、□□、出幼过程,寻找其弱处和克星。
《昆云王氏中医诊所》妇产室业务火爆,每天有十来个产妇生产,本县的多数人家的产妇过来了,有的还是慕名从外县赶过来的。佘敏和赵小源的业务水平飞速进展,一开始还需王西淮和王锦柏指点,后来不仅能接生,连剖腹都能独立完成。她俩还聘用了一名医科大学毕业的专业女生一道工作,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得心应手。
那女生叫李梅,比佘敏大三岁,是医学世家的后裔。她长像虽不算美丽,却沉稳端庄,与事不惊,把握恰到分寸,有大家闺秀之风范,加上心灵手巧,诚实认真,业务水平并不输给佘敏和赵小源;理论知识方面,甚至要全面一些,更胜佘敏和赵小源一筹。她言祖辈不甚努力,医学世家的家业破落,已关闭了医馆,早就慕名想来昆云,加入王氏诊所工作。真是有缘。
佘敏白天工作,接生一个又一个婴儿来到人世间,很是快乐,到了晚上,却快乐不起来。业务知识越来越提高,她也越来越清楚自已生理方面的问题存在。她抱着王远险,潸然泪下。
王锦柏扶着她的肩问:“怎么了,佘敏?”
佘敏说:“你还要瞒我?瞒到什么时候?”
王锦柏轻声问:“我瞒你什么了?”
佘敏说:“我早就检查过,我不能生育了!”
王锦柏低声说:“对不起,好太太,我实在没办法,我要保证你的生命呀。”
“不!我宁愿不要生命,也要为你再生孩子,我要为你生孩子呀!”佘敏哭着,捶打王锦柏。
王远险吓得也哭了。
王锦柏抱住母子俩,说:“你看,又没个事,把小远险都吓哭了。王家人丁兴旺,孩子多得要命,满院子跑,我才不稀罕呢。”
佘敏叫了起来:“你不稀罕,我稀罕!你陪我的孩子!”又捶起了王锦柏。然后说:“锦柏,对不起,我对不起你!我不能让你只有一个孩子!”
王锦柏拍拍她,说:“别说对不起,这也不是你的错!我俩有小远险一个孩子,够啦!别伤心了,你再伤心,老是对着我哭,我承受不起,可要离家出走了!”
没想到这一句随口“离家出走”的话,出了大问题。
佘敏在妇产室先是问李梅:“你看王锦柏人如何?”
李梅说:“你的大博士丈夫吗,算是给你找着了,他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青年翘楚。我怕今生今世也遇见不到这么聪明,医学上顶尖的男人了。”
佘敏又问:“他如是单身,又有一个孩子,你会追求他吗?”
李梅笑道:“我哪有这个福气?”
佘敏含着泪说:“如有这个机会,我劝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呀!”
李梅摇头,搞不清佘敏话里的含义。
佘敏在东一进找到王红花,问:“大妈妈,我已不能生育,你知道吗?”
王红花有点吃惊地点了点头。
佘敏说:“锦柏不能只有一个孩子的。”
王红花问:“你想为了孩子给他纳妾?”
佘敏沉默不语。
王红花说:“我看锦柏不会同意的。他对你非常之好!别瞎想纳妾的事了!真的,锦柏不会同意,我不会同意,你爸爸王西淮也不会同意!”
佘敏不见了,只留下一封信:
锦柏,我走了,是不想拖累你。不要找我,找也找不到的。我对你有两个愿望,一是要对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医学做出贡献。二是续弦,最少要生出三个小王锦柏为止!
妹妹小敏
王氏家族就象抡了一颗炸弹。七年前丢了一个王锦柏,让王氏家族没有安宁。现在少奶奶佘敏又离家出走了,这还了得!
王锦柏又默默插上两把驳壳枪,要上路了。
陈锦树要跟随,却被王锦柏阻止:“你别跟我了,找不到佘敏,我就客死它乡!”
陈锦树傻眼,跟随不行,不跟随也不放心,不知如何是好?
王红花哭了:“好儿子,大妈妈求你,别去了。”
王锦柏说:“大妈妈,寻不到佘敏,儿子方寸已乱;没有佘敏,儿子真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
王红花说:“那就过几天去。”
王锦柏说:“儿子心里难受,一天也等不下去!”
王红花说:“那大妈妈求你,带上锦树吧,一路有个照应。柏和树是不能分开的呀!”
王锦柏答应:“那就好吧。”
陈锦树听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耿山也来了,他是来接近小源,和小源培养感情,向小源求爱的。他一听王锦柏去寻佘敏,说:“这中国之大,人海茫茫,如何去寻?”
王锦柏说:“如寻不到佘敏,我就一直寻下去!”
耿山想了想,对贴身警卫员说:“你马上回医院,跟方政委讲,我请一个星期假,帮弟弟锦柏寻人,如不见我回来,继续把假请下去!”
警卫员受令而走。
王锦柏说:“这是我的私事,哥哥是干大事的,就别去了。”
耿山坚定地说:“不行,弟弟弟媳的事,我绝不能袖手旁观!”
耿山对赵小源说:“小源,对不起了,我来是想和你聊聊,陪伴你的,但我不能陪伴你了。我曾经请王家协助新四军打日本鬼子,王家的媳妇静泉阿姨为此已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王家的孙媳妇佘敏又出事了,我能不管吗?我必须作出我的一份贡献,弥补我以前的过失!”
赵小源听了深受感动,说:“你去吧,一定要帮锦柏找到佘敏。我等你!”她对这位大仁大义的院长,增加了好感。
王锦柏、陈锦树和耿山一行三人,策马扬鞭,来到伐县佘府,一问佘老爷和佘太太,佘敏没回来。
佘超,佘起也加入了寻找佘敏的队伍。
一行五人,来到延安,延安的军民防着国民党胡宗南军队的大举入侵,正着手迁移,所有的人都在忙碌,佘敏根本就不在。
两个最重要的地方不见佘敏踪影,大伙心急如焚,却不知所措。
王锦柏一拍头脑,说:“佘敏可能去峨嵋山了!妈妈生前曾说过很想到峨嵋去小住几日,陪陪哺育妈妈成长的民发师太,佘敏常跟妈妈聊天,莫不想了结妈妈的未了心愿,陪陪民发师太?”
五匹快马,策向峨嵋。
峨嵋山,峰峦起伏,重岩迭翠,气势磅礴,雄秀幽奇。这本是一个很状观的风景区,五人皆毫无欣赏风景之雅兴。五人策马来到一个亭台前,亭子正面上方挂了一个匾,雕着《静泉亭》三个隶书大字。
王锦柏望见,从马上掉下,大哭起来:“妈妈,亲爱的妈妈,儿子好想你啊,儿子内心空虚,不知如何生活下去了!”哭声越来越大。
一个人从远处飞奔而来,跌跌冲冲,扑在王锦柏身上;此人正是穿一身道袍的佘敏。佘敏哭着喊:“锦柏,锦柏对不起。”
王锦柏说:“你就忍心丢下我一个人?”
佘敏说:“对不起,锦柏对不起。我错了,我错了!妈妈不在了,我不该离开王氏诊所,丢下你一人!”
王锦柏说:“你不能生育,不是你的错,我不伤心。你要离开我,我真要伤心死的!”
佘敏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再也不离开你了!”
佘敏已经感到,王锦柏尽管在智力上聪明过人,学问很高,医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在感情上,却常常难以把握自己,有脆弱的一面,极其的脆弱,甚至就象一个离不开妈妈的孩子。可是妈妈已经不在了,他就更加难以控制了。而且这种脆弱的情感她自身好象也有,也难以控制。这种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她也搞不太清楚。她只有紧紧地抱住丈夫,让他在情感上得到慰藉。
大家见两人拥抱一起,这才松了一口气。
原来,佘敏一人爬山涉水,来到峨嵋,在万国寺见到了主持民发师太。民发师太开始不相信佘敏为静泉的儿媳妇,佘敏打出一套峨嵋入室的仙鹤十八式,才得以确认。民发师太得知爱徒静泉为国捐躯,特雕一匾额,并以一亭命名。
民发师太来了,鹤发道骨,手拿拂尘,步履轻盈。见到王锦柏,格外亲切。嘘寒问暖一番,说:“小徒孙,可别责难我的徒孙媳妇哟,她是因为太爱你的原故,才离家出走的。”
王锦柏说:“师太放心,徒孙知道。不然,徒孙怎么会千里寻妻呢?徒孙离不开她,一离开,徒孙就六神无主,不知道怎么办了!”
民发师太叹惜道:“唉,二十多年前,好不容易培养出个嫡传弟子,却跑到了王家。现在以为收到了关门弟子,又要被王家带走了!”
佘敏笑道:“师太,那么我留下吧?”
民发师太笑了:“哄我啊,当我是小孩子呀?锦柏站在面前,我还能留住你?就象当年留不住你妈妈一样。你有空来看看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耿山说:“弟媳妇,我的债还你了吧?”
佘敏恢复了以往的神采,问:“怎么,这么快就还清债了?”
耿山说:“我一路护送你家丈夫,我就不欠你了!”
佘敏说:“清了,不用找我了?我不用指导了?”
耿山听了,抓抓头,他还是有点儿担心:“那,那还不行,还需你帮忙。”
佘敏告诉大家:“他呀,解放军医院的大院长,正在和西南联大的才女谈对象。别看他是战斗英雄,打鬼子汉奸神气活现,谈对象可笨蛋一个!对啦,笨耿头,最近有没接触呀?”
耿山委屈地说:“刚刚接触,就被你搞泡汤了。才说上几句话,就去随弟弟出发寻人啦!”
佘敏笑道:“这叫好事多磨!”
耿山:“磨你个臭丫头,真搞崩了,我找你要人!”
佘敏说:“大家评评,又不是我搞对象!人家爱不爱你,与我何干?”
耿山忙着拱手而拜:“我真的一见小源就心慌,话都不会说了。好弟媳帮人就要帮到底,求你了!”
王锦柏说:“娘子,就帮帮他吧,耿山哥为了护送我,才没跟小源说上话,这会儿,小源可能真的在生气呢!”
佘敏说:“好吧,看在我乖丈夫的份上,我就暗中使把劲!”
众人都笑了。
民发师太说:“大家住几天,看看峨嵋风景,我尽尽地主之宜。”
耿山说:“你们住几天吧,我就不住了。我出来已有二十天,得回医院了。”
王锦柏说:“锦树,护送大院长吧。”
耿山说:“不用,不用!”
王锦柏也开起了玩笑:“你是护送我出来的,把你弄丢了,小源哭着要人,我上哪儿去赔一个大院长?”
耿山这才笑着同意。
陈锦树说:“那你们等我回来再走?”
王锦柏说:“不,护送耿山哥到解放军医院后,你直接诊所。我们不是看峨嵋风景,是陪陪师太一、两天。过了两天,我们就走。”
却说耿山回到解放军医院,一天,他到痔疮科一看,痔疮科也没用简易的手术法,就对科长说:“你留下一人门诊,其余上院长办公室!”
医生们到了办公室,耿山问:“怎么不用简易治痔疮的方法?”
科长说:“什么简易法,那是骗人的。开痔疮要在□□里面动刀,怎么也算个大手术,会那么简单?再说那个什么博士?院长大人,我们从小学到高中要读书十二年,读本科要六年,读研读博最少也要四五年,他才多大?二十多岁,是大博士,不太可能吧?除非他刚刚出世就上学了?”
耿山笑道:“他上次前来是为什么事知道吗?”
科长和医生都摇头。
耿山又问:“那弼时先生是何人知道吗?”
科长和医生都说:“中共中央大首长呀。”
耿山回头问:“方政委,弼时先生的电文在吗?”
方政委取出电文:
解放军医院,以后开头颅一事,不必舍近求远请延安的医生,危险而又浪费。让锦柏给你们的医生授课、示范即可。 弼时
耿山说:“弼时先生指的锦柏,就是那个年青人王锦柏。他小学跳两级,初中高中跳三级,十六岁的时候,在日本予固医科大学插班读二年级,他读完本科,全班所有的学生在读四年级,他研究生毕业了,全班所有的学生在读五年级;他博士都毕业了,那个班的所有同学,还在读本科,还没毕业呢!”
科长问:“他当真这么厉害?”
耿山笑道:“这就叫天赋,叫奇才!按予固医科大学一位日本教授说,这叫奇葩!”
科长和医生们听了,都感叹。
耿山又问:“新四军报曾转载的《一场没有战火硝烟的大胜利》的大幅文章,有没读过?”
科长说:“读过,印象很深刻,莫非那个医学才俊就是他?”
耿山笑道:“当然是他!治疗痔疮的简易手术,他就是在延安医院帮助医治病人时,一个小小的发明!”
科长说:“听院长一讲,我真惭愧,叫有眼不识泰山。我回去一定试用,如果不会,还得有劳院长请他来指导。”
耿山笑道:“这就对了,这我就放心了。”
有医生问:“院长跟他很熟?”
耿山说:“我当新四军总部参谋时和他及他的家人合作打过几次仗,剑劈日本女特工樱枝子的侠女,就是他妈妈;手刃日本大佐,就是锦柏博士本人。那两场仗我都参与的。不过他的妈妈在一次消灭日寇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了。当时,我就在旁边啊!”耿山说着,难过地掉下了眼泪。
科长问:“他妈妈多大?”
耿山说:“牺牲时才四十岁呀!那时,王锦柏刚刚从日本读完博士回来。你看多惨?”
科长说:“院长何不请他来我们医院工作?”
耿山摇头:“他家就是个医院,叫《昆云王氏中医诊所》。我们请来指导医学可以,帮忙应几天急可以,请来工作,不太妥当。他虽然和我们并肩作战过好几次,但还只是友人,只是朋友,而不是同志。他要医病的不仅仅是我们军人,而且要包括众多的人。包括穷人,富人,甚至国民党的要员。”
科长问:“国民党的要员他也医?”
耿山笑道:“他医过十几个呢,有的也是被逼无奈的,有的是他们来请的,就象我们请他一样。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还特地派人到他家,邀他到南京总医院任院长呢,他不去,都打起来了。结果还是没去。”
众医生说:“不去好!”
耿山问:“知道我为什么非要你们尽快使用他的医痔疮的方法吗?”
众人摇头。
耿山说:“我就是第一个被医治好的人!那时我当昆云县县委书记,锦柏给乡镇医生办了个免费培训班,我就是他教乡镇医生治痔疮的示范病人。我的痔疮当时王锦柏一边治,一边慢慢讲解给张镇医生听,也只化了五分钟,就治好和示范好了!”
众人议论:“难怪!他们几分钟就能解决,我们则要半个月,病人还痛苦的要命。难怪院长要逼我们改进呢!”
却说在《昆去王氏中医诊所》妇产室,佘敏和赵小源合作,接生下一个婴儿,两人回到办公室休息。佘敏则不休息,一直盯住赵小源看。
赵小源笑道:“我也不是你家男人王锦柏,你老看我干吗?”
佘敏说:“我在想一件事。”
赵小源说:“又动我的主意?你的伎俩,以为我不知道?”
佘敏求饶:“好小源,这回真不是伎俩,我是在想,要不要请你出任妇产科科长?”
赵小源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佘敏说:“妇产科科长,你是最佳人选,但我怕你干不长了?”
赵小源说:“有话你就说清楚吗,还跟我玩捉迷藏?”
佘敏说:“如果你一直留在王氏诊所,那当然是非常之好,但有一个人是过不来的。那个人如过来,昆云县却容不下他,凭他的资历和水平,他应该是苏城市市长。”
赵小源站起来,举起小粉拳,要打佘敏。
佘敏说:“你打呀,不谢谢我,还打我这红娘啊?”
赵小源说:“谢你个鬼!把我一个名牌大学生,硬配给了一个没读过几天书的军人。还谢你?”
佘敏说:“那你干脆一脚把他踹了?”
赵小源说:“那我先踹你!”真的去打佘敏。
佘敏赶紧躲开,说:“我怕你过不久,要当随军家属了?”
赵小源说:“随你个头呀,我才不跟他到处跑呢。他换一个地方,我随军,不成了家庭妇女?我堂堂一个大学生,去当家庭妇女,哪有这么个好事?接生一个个小生命来到世界上,是多么崇高的事业。耿山的确不错,除了文化欠缺一点,其他方面都很强,我也对他很有好感,但我已认定,不会因为他而改变我的人生道路!不过佘敏,我看李梅干科长倒挺好,她是正牌的医大毕业生,又有事业心!”
佘敏说:“对呀,怎么把她忘了?”
《昆云王氏中医诊所》改名为《昆云王氏中医院》,成立了九个科,大内科科长王南淮;大外科科长刘力;五官科科长王锦纶;妇产科科长李梅;痔疮科科长李阳光;化验检查科科长吴栋;护士科科长王锦苓;财务科科长王锦经;学科科长王西淮。王锦柏任《昆云王氏中医院》院长。
王氏诊所由几百年来凭几个人的号脉看病,到目前的六十多名专科医生,六十多名护士及其他科室人员,已有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