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王子同舟(七)  ...
            
                 
                
                    - 
                        
 “靖王殿下可知这私炮坊炸毁的内情缘由?”
 萧景琰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碍于竹惜对梅长苏近乎崇拜的尊敬,他不想再跟梅长苏起太过猛烈的正面冲突。可是没想到,梅长苏竟然自己提起了话头,一阵讥讽的冷笑,顺着萧景琰的眼角眉梢,飞逸而出。
 “怎么?”萧景琰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梅长苏弱不禁风的身躯,谁又能想到,这一副孱弱的躯体之下,竟然潜藏着这般巨大而黑暗的破坏力量。
 萧景琰的眼神恍若利剑,一下子刺穿了梅长苏自以为已经刀斧不入的心。只一瞬的迟疑,他便已经知道萧景琰在怀疑什么。
 “怎么?难道,这不是苏先生献给誉王的好计策吗?”
 怎么这么冷呢?梅长苏忽然觉得。仿佛体内的水全都凝成了冰,化成了尖锐的凶器,贯穿内脏,鲜血淋漓。
 “咳咳咳......”
 “哥哥。”
 “苏先生!!”
 梅长苏弯下腰,一阵抑制不住的咳嗽,容不得他在萧景琰面前强撑那一副傲骨与冷漠。
 “萧景琰,你胡说八道什么?”
 霓凰郡主上前一步挡在了梅长苏和靖王之间,杏目圆睁。
 “苏先生不会做这样的事,你凭什么这么污蔑苏先生。”
 “郡主......”
 面对着霓凰近乎失去理智的过激反应,梅长苏艰难地拉住了她的手臂。
 “郡主......殿下也是一时情急。”话毕,又赶忙转过头,向萧景琰解释。
 “靖王殿下,此事确实不是苏某的谋划。苏某纵使真的利欲熏心,也不会拿几百条无辜的生命做筹码。咳咳咳咳......”
 “哥哥!”
 梅长苏高大的身躯似乎有些吃不重力,一时间失去了平衡。竹惜赶忙伸手去扶。在妹妹面前一向要强的梅长苏,这时也好像真的丧失了所有体力,整个上半身,几乎都靠在了竹惜的臂膀上。
 “苏先生!”
 梅长苏的脸色白得让人感到心慌。霓凰已是顾不得许多,心中又是焦急,又是惊怒。
 “萧景琰!你下了战场,便连跟人赔礼认错的礼数都不记得了吗?!”
 “郡主......”梅长苏还想阻拦。
 萧景琰本自有些愧疚,又见梅长苏因为自己的误解而被打击如此,心中纵然还有千般疑问,此刻也确是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而道歉。
 “苏先生,是景琰鲁莽了,还望先生莫怪。”
 仿佛释然般,梅长苏的嘴角牵起一丝安慰的笑意,尽管这笑意落在霓凰和竹惜的眼里,显得是那般惨淡而无奈。
 “殿下不必如此客气。苏某身子实在不济,恐怕不能留在这跟殿下一起善后,这些老百姓,就劳殿下多多费心了。至于明日兵部的指控,殿下只需堂堂正正地认领,自然,会有耿介的朝臣出来替殿下说话,殿下的过,也会立时变成功了。”
 “好了,人家都不领你的情,你还在这啰嗦什么?”见梅长苏这般被萧景琰误解,霓凰心里自是大不痛快,碍于梅长苏的暗示,她不得不收敛许多,只朝着萧景琰投去不满的一个眼风,算是作罢。
 “哥哥,我送你回去吧。”竹惜此刻是最近身搀扶梅长苏的人,无论他面上再如何装作坚强,这身体的绵软无力,是无论如何骗不了人的。竹惜心痛不已,她的兄长,她曾经那般骄傲耀眼的兄长,怎么成了如今这般样子?
 “你......你问靖王殿下......”梅长苏大口喘了几口气,面色还是死灰一般惨白。
 “哎呀,这个时候,还讲那么多虚礼做什么?”霓凰看到竹惜一人搀扶着梅长苏似乎有些吃力,有心想上去帮一把,可是见到梅长苏这般痛苦的样子,似乎多动一下对于他而言,都是伤筋动骨的折磨。
 “萧景琰,你快说句话!”梅长苏与竹惜停在原地没有动,好像真的都在等着靖王的命令。
 “萧景琰,”霓凰郡主沉下了脸,原本两道颇为秀气的眉毛紧紧皱在一起,一方诸侯叱咤边境的魄力,刹那之间,倾泻而出。
 “怎么,这么多人跟你讨情还讨不下来吗?非要我抬出青儿的王爵跟你说话吗?”
 “霓凰姐姐......”
 霓凰的一阵不依不饶地质问,呛得萧景琰十分窘迫,竹惜看在眼里,虽是生气他对于哥哥无端的误解,但终归还是不忍心。
 “霓凰姐姐,殿下,应该不是这个意思......”竹惜轻声劝慰。梅长苏也频繁地给霓凰递眼色,示意她不要太过激动。
 “郡主言重了,景琰断断不敢有丝毫托大的心思。”
 还好,萧景琰一向心性直爽,又素来敬霓凰郡主沙场英明,不过只断断的一瞬,他便调节好自己的心情。
 “今日是我鲁莽了,还请苏先生莫要见怪,先生这般......都是因为我言语不慎,本应该亲自送先生回去,可是这里实在腾不开手......”
 “靖王殿下客气了。”梅长苏挣扎着起身向靖王一揖,“苏某本是旧疾,是小惜和郡主有些小题大做了。靖王殿下自该以安抚民心为重,切莫为苏某挂心。还有,等下,让小惜送我回去就是了,郡主也......”
 “不行!”
 霓凰郡主斩钉截铁地说,分毫不容许任何拒绝。梅长苏叹了口气,只好任由她搀着自己的手臂,在萧景琰略显狐疑地眼神中,向马车走去。
 夜凉如水。
 萧景琰处理好了私炮坊现场的诸多事宜,已是子时过半。因为私炮坊距城外兵营更近,见天色已晚,他便让列战英安排各将士和京兆尹府的衙役暂且在兵营里休息。而他自己,却是一骑快马,向城中靖王府,踏雪奔来。
 他的心里一直是有些不安的。
 今日他对梅长苏态度确实欠妥。见到现场那么多无辜百姓流离失所,骨肉离散,他的心里着实有些愤懑;后来梅长苏赶来,又是那般无情计利,自然而然地,他便以为这件事又如同上次霓凰在宫中遭险一样,是梅长苏扳倒太子,又假意讨好誉王,实则为将来埋下引线的好谋划。这般思量下,他便再也无法冷静地面对梅长苏,也未及验证真伪,便把自己一腔无端地怀疑加诸到了梅长苏身上。
 府中已是一片黑暗。上上下下,似乎都已经进入了静谧的梦乡,只有宅中主路上点的几盏长明灯,发出明明灭灭的光。
 萧景琰心中一沉,加快脚步向书房走去。然而,书房之中,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令他感到窒息。
 小惜......你是在怪我吗?你可以怪我,可是不要轻易就离开我......
 忽然,远处有一丝丝微弱的亮光,划过萧景琰已然有些黯淡的星眸。
 府中东苑,书房右侧一进小小的院子。
 竹惜手持一盏小巧的琉璃灯,于月洞之前,盈盈而立。
 “殿下?是你回来了吗?”
 
            
            
            
            
                        
                            
                     
     
    
    
    
    
